中國共產黨新聞 >> 黨史頻道 >> 歷次五年規劃(計劃)資料庫
黨史頻道特別制作
 
“十二五”規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於2011年3月14日由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十二五規劃”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全文】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必須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努力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歷次五年規劃(計劃)
"一五"計劃至"十二五"規劃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
  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
  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
  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5)
  第五個五年計劃(1976—1985)
  第六個五年計劃(1980—1985)
  第七個五年計劃(1986—1990)
  第八個五年計劃(1991—1995)
  第九個五年計劃(1996—2000)
  第十個五年計劃(2001—2005)
  “十一五”規劃(2006-2010)
    “十二五”規劃(2011-2015)
歷次回顧  
一五計劃(1953∼1957):工業增速 超英趕美
  “一五”計劃的制定歷時5年,數易其稿。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一五”計劃。頒布時計劃涵蓋的時間已經過半。其確定的一項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大型建設項目(以下簡稱“156項”)為中心、由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詳細】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一九五三—一九五七)
·中共中央關於制訂五年建設計劃應重視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的指示(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七日)
·編制第一個五年計劃應注意的問題(一九五三年九月十五日)
·關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幾點說明(一九五四年六月三十日)
·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節錄)(一九五五年七月五日、六日)
二五計劃(1958∼1962):大躍進 大倒退
  “二五”計劃大起大落,歷程曲折。“二五”計劃作為黨中央的建議,在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通過。此后,由於指導方針的變化,各年度的計劃數字不斷大幅調整變化,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正式文件始終未能頒布。【詳細】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一九五八——一九六二)的建議
·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一九五六年九月十六日)
·中共中央關於一九五九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問題的決定(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八日)
·中共中央批轉國家計委黨組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后兩年補充計劃(控制數字)的報告(一九六一年十月六日)
·關於第二個五年計劃后兩年的調整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一九六三年七月三日)
三五計劃(1966∼1970):三線建設 備戰備荒
  “三五”計劃本應在1963年到1967年實行。1962年,中共中央曾設想“三五”計劃主要是調整和恢復國民經濟,但毛澤東提出,1963年至1965年作為過渡階段,繼續調整打下底子,從1966年起再搞“三五”計劃。由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突如其來,正式的“三五”計劃沒有來得及形成。【詳細】
·中共中央關於印發第三個五年計劃的三個文件的通知(一九六四年五月二日)
·毛澤東在國家計委領導小組匯報第三個五年計劃設想時的插話(節錄)(一九六四年五月十日、十一日)
·關於第三個五年計劃安排情況的匯報提綱(草稿)(一九六五年九月二日)
四五計劃(1971∼1975):嚴重失控 調整戰略
  “四五”計劃最終仍以“草案”的形式印發。
  在國際緊張形勢和國內“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四五”計劃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標,導致上世紀70年代初期國民經濟出現了“三個突破”的嚴重失控現象:職工人數突破5000萬人,工資支出突破300億元,糧食銷量突破800億斤。【詳細】
五五計劃(1976∼1980年):新躍進 大轉折
  “計劃趕不上變化”。“五五”計劃實施期間,跨越了由“文革”至粉碎“四人幫”及撥亂反正的重大歷史轉折,致使計劃的制定與實施亦隨之變化。其制定開始於1974年,沒有獨立的文本,包含在《1976∼1985年發展國民經濟十年規劃綱要》之中。此綱要直至1977年12月才被下發,“五五”計劃縮水僅剩3年。【詳細】
六五計劃(1981∼1985):走向改革開放
  “六五”計劃是撥亂反正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在“文革”后認真總結長期社會主義建設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按照中央提出的從1981年到20世紀末20年內力爭實現我國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的戰略部署制定的。“六五”計劃的編制時間比較長,最初是作為《l976∼1985年發展國民經濟十年規劃綱要》草案的一部分,於1975年、1977年兩次進行編制。【詳細】
·關於第六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七五計劃(1986∼1990):改革闖關 治理整頓
  “六五”后期,從1984年第4季度開始,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消費基金增長過猛,貨幣發行過多,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經濟過熱。這些也成為“七五”開局的基礎條件。經濟過熱局面成為整個“七五”期間不得不認真對付的難題。【詳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摘要)(1986-1990)
·關於制定“七五”計劃建議的說明(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八日)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通過)
·關於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八五計劃(1991∼1995):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八五”計劃是在20世紀80年代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和治理整頓經濟環境的背景下制定的,最初要求保持6%左右的中速增長,設想建立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體制。但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和黨的十四大之后,人們的觀念和經濟發展態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詳細】
·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建議的說明(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議(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一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通過)
·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關於“八五”期間扶貧開發工作部署的報告(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日)
·中共中央關於調整“八五”計劃若干指標的建議(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一九九三年三月七日通過)
九五計劃(1996∼2000):宏觀調控 經濟軟著陸
  “九五”計劃時期,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面對的國內外環境,是歷次五年計劃實施中比較少見的。
  國際上,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1997年始發於泰國的金融危機迅速波及整個亞洲,對中國的出口、利用外資以及經濟增長都帶來了較大的沖擊。【詳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二○一○年遠景目標綱要(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七日)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和二○一○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八日通過)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九五”時期和今年農村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二○一○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報告(一九九六年三月五日)
·國務院關於“九五”期間深化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五日)
十五計劃(2001∼2005):指令計劃退場 市場配置資源
  進入21世紀,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非凡: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勝利實現現代化建設前兩步戰略目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在這樣的背景下,“十五”計劃出台。【詳細】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2001年3月15日)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2000年10月11日)
·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2001年3月5日)
十一五規劃(2006∼2010):改革開放 堅定不移
  “十一五”規劃綱要就提出了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一些基本政策。第一個轉變是把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作為基本出發點來促進經濟增長,實現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向消費與投資、內需與外需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詳細】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年03月17日)
·關於制定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的說明(二??五年十月八日)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二??五年十月十一日)
輝煌“十二五”(2011∼2015)
  “十二五”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和國內發展條件的深刻變化,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克難攻堅、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良好開局、全面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進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闊步邁進,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人民滿意、社會認同、世界矚目。經過近5年的努力,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居民收入同步增長,人民福祉大幅增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新興產業加快成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科技教育人才作用日益彰顯﹔重大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支撐保障更加有力﹔城鄉統籌發展深入推進,一體化水平穩步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有序推進,空間開發格局更加合理﹔節能減排成效明顯,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體制改革亮點紛呈,市場活力大幅增強﹔對外開放向縱深拓展,“一帶一路”戰略有序實施。展望未來,我國經濟發展依然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對“十三五”時期發展作全面部署,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詳細】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年3月16日)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建議的說明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我要評論  
 
 圖說歷次五年計劃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