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評論》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這是28年前的一件往事----1984年4月,武漢一位工人,因為親身受到的冤屈而給小平同志寫了一封信。信中不稱“軍委鄧主席”,也不稱“中顧委鄧主任”,而是懇切地寫道:“小平同志,我這樣的稱呼,似乎不太禮貌,若有不妥之處,請給予責備。”小平同志看了這封“稱同志”的信,當即寫下了一段話----“頭一次看到這樣的稱呼,我很喜歡,酌重處理”……
重提28年前的這段往事,不僅是因為這封信和小平同志親筆寫下的“我很喜歡”,后來在武漢展出時給人們心靈的撞擊和激蕩,更是因為小平同志說的“久違”了的“同志”二字,近些年來,在我們的生活中豈止是“久違”而已----在不少地方,無論是機關還是事業企業單位,“黨內稱同志”這條黨規業已蕩然,“同志”二字早已退出上下關系,而稱“長”道“總”的風氣倒已風靡,以職務相稱、以官銜互道,幾乎成了“同志”間的習慣甚至規則。如果說這還罷了的話,還有把領導稱為“老板”的,甚至將“長”呼作“老大”了,這就不只是幾分人身依附,而頗有一點江湖上“道”的味道了。
同志間不稱同志,固然有某些地方、某些單位風氣使然的原因,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關鍵還在於某些領導同志不“喜歡”----他們對於“稱官銜”,覺得十分舒服,一稱“同志”,反而感到不受用﹔有的人甚至對一句“老板”感到“分外親切”,感到“十分有感覺”,你稱他“同志”,他反要問你“意欲何為”?有的領導同志,一開始對稱“長”道“總”不習慣,也曾經不“喜歡”,但久而久之,在轎子上時間坐得長了,就欣然受之,偶爾稱他為“同志”,他還真的不習慣、“不喜歡”,甚至認為你“不懂規矩”乃至“不懂道理”啊----當然這個“規矩”和“道理”,在有些地方,成為官場的規則,成為上下之間的守則,成為誰也不能打破、誰也不能僭越的雷池,這就不僅是“喜歡”不“喜歡”的事兒了。
其實言為心聲,稱呼也不只是一個叫法問題。有人查過辭典,說“同志”二字,一是說為共同理想事業而奮斗的人,二是指人們慣用的彼此間的稱呼。前者體現宗旨,后者彰顯平等,所以“同志”二字,其實是最高尚的稱呼,也是最難得的稱號,更是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全部出發點和民主作風、平等意識的深層表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小平同志一聞“同志”,就說“我很喜歡”,這個“喜歡”,不只是他個人的風格和喜好,而是他對黨內關系乃至黨和人民關系的畢生理解。我們從小平同志“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的肺腑之言中,從天安門城樓上他面對“小平你好”的橫幅而露出的由衷笑容中,從小平同志因為“怕”擾民、干擾地方而幾十年“不敢”回家鄉中,難道不能體會到小平同志對於稱“同志”的“我很喜歡”的政治學來由和它的一脈相承麼?
小平同志“很喜歡”稱“同志”,那麼親愛的同志,我們“喜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