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一代儒將肖克在戰爭年代身經百戰,立下赫赫戰功。就是這樣一位開國上將,堅持一針一線補衣服、納鞋底,卻把戰利品分給戰士﹔運籌帷幄間隙,堅持筆耕不輟,創作出長篇巨著《浴血羅霄》。近日,記者有幸採訪戰爭年代在肖克身邊工作8年的離休干部張富有,聽老人講述——

在肖克身邊的日子

記者 卜金寶 通訊員 張洪新
2013年01月19日10:53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012年12月15日,記者拜訪河北省保定軍分區第二干休所88歲的離休干部張富有,聽老人講述給肖克當警衛員的點點滴滴。

抽煙對身體不好

戰爭年代,肖克始終堅持不抽煙。1946年的一天,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楊得志特意把在戰爭中繳獲敵人的一些戰利品送給肖克,我們警衛人員也每人一份。我發現用鐵盒包裝精美的美國駱駝牌香煙后,懷著一顆好奇心,想品嘗一下“洋煙”到底是什麼味兒。剛點著火,肖克進來了,對我說:“抽煙對身體不好,不要抽。”事后,他把從國民黨軍繳獲的罐頭、面包等戰利品送給我一些。受他的影響,我也養成了不抽煙的習慣。

肖克將軍這種關心部屬的品格讓我受益匪淺。我在運城軍分區任副參謀長時,有個福建籍老兵不想退伍,我在做好正面引導的同時,積極協調地方幫他安置工作,送給他100斤全國糧票,讓這名戰士深受感動,愉快地服從了組織決定。

隨身攜帶針線包

肖克始終保持艱苦朴素、自己動手的習慣。無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察冀軍區,還是在延安大生產的楊家嶺,他走到哪裡,我都隨身給他帶著一個針線包。衣服破了、襪子壞了,都是他一針一線縫補。他還自己紡線,納鞋底。他有一雙從日軍那裡繳獲的黃色軍用皮鞋,平時舍不得穿,只是下雪天穿穿。后來,這雙鞋送給了平津戰役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后,條件好了,但肖老對自己要求很嚴,不僅自己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還嚴格要求家人。他的兩個孫子上中學時,經常穿有補丁的衣服。1972年夏,我在河北省軍區工作時去北京看望老首長。那時,他家住西城區大乘胡同。進門后,我發現他正在為孫子補襪子。見我來了,還讓我給他找剪子。看到他嫻熟的動作,將軍戰爭年代縫鞋補襪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牛皮背包失而復得

擔任肖克警衛員后,我始終隨身背著一個日本牛皮背包,裡面裝著肖克的《羅霄軍》(后名《浴血羅霄》)手稿。這部長達40多萬字的小說初稿,是肖克冒著敵人炮火硝煙擠時間寫成的。

1946年春,我和肖克的愛人蹇先佛隨一批干部從延安去承德。她帶著幾歲的孩子,我背著裝滿手稿的牛皮背包。那時,沒有火車、汽車,隻能夜以繼日步行。一天,到達河北灤平縣時,大家又餓又累,便在附近一個飯館吃飯休息。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突然發現牛皮背包不見了。這可把我嚇壞了,蹇先佛也心急如焚,我們找了整整一天也沒有蹤影。經過縝密分析,大家認為很可能是小偷以為包裡有錢偷走的,等發現沒有錢時就會丟掉。果然,當天晚上,我們從飯館的面櫃裡找到了牛皮背包。

從此以后,為了保管好這個珍貴的牛皮背包,蹇先佛又給背包縫了一根背帶,成了雙肩挂。每逢行軍作戰,我就將它牢牢背在肩上。牛皮背包失而復得,使肖克嘔心瀝血寫成的長篇小說《浴血羅霄》得以出版發行,並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榮譽獎。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