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陳雲:吃飯最反對浪費 吃完飯菜的盤子當鏡子照

2013年01月31日16:42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很多人說陳雲不講究“吃”。其實不然,陳雲是很講究“吃”的。

陳雲講究吃十分得體。早些年在商務印書館,職工們就發現陳雲吃飯很有規律,每餐定量,不多不少。問及他時,他就說:“吃飯是應該有節制的啊。”陳雲有一張很容易背得下來的食譜,隨著時代的不同,食譜的具體內容也會變動,但總是大同小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經濟困難,陳雲的菜單是:早飯稀粥、饅頭、花卷,再加一點咸菜﹔午飯、晚飯炒菜,肉、蛋極少放,基本為素。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后,他的菜單也有了微調:早餐豆漿、面包、果醬和稀飯﹔午餐一個肉菜、一個蔬菜﹔晚飯一份蔬菜、一個燒豆腐﹔主食米飯。世易時移,變之宜矣。然而陳雲就是這麼“頑固”。陳雲其實把他那張簡單的菜單看得很重:他說,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僅僅為了吃飯。

陳雲講究吃很有質量。陳雲身體很差,工作又勞累,很多人建議為他補充營養,增加蛋白質,以提高身體抵御能力。有時會有好心的領導、干部和廚師意外地在飯桌前端上一盤海參、燕窩、魚翅之類的營養滋補食品,但無一不被陳雲堅決退回。陳雲的飯桌上很少見大魚大肉。陳雲有他的觀點,“粗茶淡飯”並非不養人,隻要調節合理,就是最好的飲食。他強調科學的營養結構。素有“植物肉”之稱、物美價廉的豆制品是陳雲的座上客,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各種身體調節功能的、助消化的蘿卜、冬瓜、苦瓜等,也被陳雲相中。當然,一素到底未免有失偏頗,必要的動物蛋白也不可或缺,陳雲就此也安排了一個葷菜,考慮到晚上通常活動少,晚餐不宜吃得過飽,遂將其安排在午飯時食用。為避免浪費,陳雲每餐的飯量都是用秤稱的。

陳雲不僅自己吃得合理,還力求百姓吃得好。他知道杭州豆腐做得好,外觀又白又嫩,吃起來口感也好,就建議上海的師傅到杭州取經,回來后將上海豆腐質量加以改進。他談到豆制品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時說:“1937年,我們接應李先念率領的西路軍到達烏魯木齊。那時盡管條件很艱苦,我們還設法擠出點錢來,保証大家每天有豆腐吃。三年困難時期,吃飯都很緊張,別說肉魚蛋了。城市居民有許多人因為營養不足得了浮腫病。當時全國有1億城市人口,每年拿出30億斤大豆,是完全可以辦到的。這樣就先在大中城市每人每天供應1兩大豆。用這些辦法解決了城市副食供應問題。這件事對改善城市人民的生活關系很大。”

陳雲講究吃得安心。20世紀五六十年代,陳雲曾幾次回青浦老家農村進行社會調查。他從來不住飯店,而是住在當年與自己一同開展農民運動和地下斗爭的戰友陸銓生的普通農舍裡。吃的是粗茶淡飯,每頓飯隻有兩小碟菜,喝的是農家大麥茶。

陳雲吃飯最反對浪費。早在延安時期,由於日軍轟炸延安,中央組織部搬到北門外大約兩公裡處山坡上的窯洞裡。山腳下有一家叫西北菜社的飯館,經常招待那些跑來延安尋求救國道理的歸國華僑和國民黨地區一些官員富豪的子女。他們不習慣延安生活的艱苦,跑到飯館要了很多菜,為了擺闊氣經常沒吃多少就扔掉。為此,陳雲非常反感。他在一次群眾大會上批評了這一現象,並說:“吃飯要照鏡子。就是不僅把飯菜吃完,還要端起盤子來,用饅頭擦干淨盤底的油漬,用干淨明亮的盤子當鏡子照。”他列舉延安人生活的艱苦,每人每天三錢油、五錢鹽,吃菜自己種,糧食很緊張,肉食要靠各單位養豬來解決。所以,要堅決杜絕浪費現象。否則就會脫離群眾,逐漸變質。 

(原載《新民晚報》)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