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你不能沒有家

2013年03月08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返回>>>《洗塵》,梁衡 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讀一篇談烈士后代趙一曼之子境遇的文章,暗吃一驚,陰影在胸揮之不去,並生出許多關於家的聯想。

趙一曼受命到東北領導抗日工作時,孩子才出生不久。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是烈士抱著孩子的那幅照片和那個著名的“遺言”:“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但是寧兒,就是后來的陳掖賢,成長情況並不理想。因母親離開之后父親又受共產國際派遣到國外工作,陳隻好寄養在伯父家。他稍大一點,總有寄人籬下之感,性格內向,常郁郁不樂。新中國成立后,生父回國,但已另有妻室,他也未能融進這個新家。

陳的姑姑陳琮英(任弼時愛人)找到陳掖賢,送他到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讀書。但他畢業后卻未能從事外交工作,原因說來有點可笑,隻因個人衛生太差,不修邊幅,甚至蓬頭垢面。他被分配到一所學校教書。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說組織上對這位烈士子女還是多有照顧,但他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致命的弱點:自己管理不了自己的個人衛生和每月幾十元的工資。屋內被子從來不疊,煙蒂遍地。錢總是上半月大花,后半月借債。組織上隻好派人與之同住一屋,幫助整理衛生,並幫管開支。后來甚至到了這種程度:每月工資發下,代管者先替他還債,再買飯票,再分成四份零花錢,每周給一份。但這樣仍是管不住,他竟把飯票又兌成現錢去喝酒。一次他四五天未露面,原來是沒錢吃飯,餓在床上不能動了。婚姻也不理想,結了離,離了又復,家事常吵吵鬧鬧,最后的結局是自縊身亡。這真是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

陳掖賢血統不是不好,烈士后代﹔組織上也不是不關照,可謂無微不至﹔本人智力也不差,教學工作還頗受稱道。但為何竟是這樣的下場呢?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過不了關!而這個能力又不是學校、社會、組織上能包辦的,它隻有從小教育,而且隻有通過家庭教育才能得到。趙一曼烈士在遺書中已經預感到這種沒有盡到教育責任的遺憾。這種情況如果烈士九泉之下有知,一顆母愛之心不知又該受怎樣的煎熬。

一個人品德和能力的養成有三個來源:學校的知識灌輸、社會實踐的磨煉和家庭的熏陶培養。家庭是這鏈條上的第一環。人一落地是一張白紙,先由家庭教育來定底色。家庭教育與學校、社會教育最大的不同是:無條件的“愛”,以愛來暖化孩子,煨彎、拉直定型。學校教育有前提,講紀律,講成績﹔社會教育有前提,講原則,講利害。家庭裡的愛,特別是母愛是沒有原則和前提的,愛就是前提,是鋪天蓋地、大包大容的愛。這種博大、包容的愛比社會上同志、朋友式的愛至少多出兩個特點。

一是絕對的負責。父母的一切行為動機都是為了孩子,沒有隔閡、猜疑,不計教育成本。大人是以犧牲自己的心態來呵護孩子,就像一隻老母雞硬是要用自己的體溫把一顆冰冷的蛋焐成一隻小雞,並且一直保護到它獨立。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小孩子不吃飯,父母會追著哄著去喂飯﹔不加衣服,父母追著去給他添衣。有不懂事的孩子說:“我不吃難道你餓呀?”確實,父母肚子不餓,但心中疼。同時又因為有了這種無私的、負責的態度,才敢進行最徹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堅決引導孩子向最好的標准看齊,隨時滌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罵的手段,所謂打是親罵是愛。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在成人社交場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舉止太俗時,就暗說家教不好。但說歸說,這時誰也不肯去行教育責任,指破他的缺點了。因身份不便,顧慮太多。皇帝的新衣隻有在皇帝小時候由他媽去說破,既已成帝,誰還敢言呢?有些毛病必須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習慣必須在家庭環境中培養,錯過這個環境、氛圍,永難再補。

二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因為有了動機上的無私、負責,才會有效果上的無微不至。孩子徹底生活在一個自由王國中,他所有的潛能都可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就像一顆種子,在春季裡,要陽光有陽光,要溫度有溫度,要水分有水分,盡情地發芽扎根。孩子有什麼想法不會看人臉色而止步,不會自我束縛而罷休。甚至撒嬌、惡作劇也是一種天性的舒展。這樣,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會完整地保留下來,將來隨著外部條件的到來,就可能長成這樣那樣的大家、人才,甚至偉人。但是一進入社會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兒園教育,都是某種程度的修理、裁剪、規范統一,是規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創造教育。家庭教育中的無微不至,充分自由,潛移默化將一去不再。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孩子一說去幼兒園就大哭不止。當然,人總得從家庭教育升到學校教育階段,但絕不能缺少家庭教育。

其實,家庭給人的溫暖和關愛,以及由此產生的特殊的教育作用還不止於孩童階段,它將一直伴隨到人的終生。表現為夫妻間、兄弟姐妹間、子女與老人間的坦誠指錯、批評、交流、開導、幫助等,這都是任何社會集體裡所辦不到的。我們細想一下,一個人成家之后在親人面前又不知改了多少缺點,得到多少鼓勵,學到了多少東西。因為家庭成員的合作克服了多少生活及事業上的難題。現在社會上有很多繼續教育機構,但常忽略了這個終生家庭教育機構,一個獨身的人或寄人籬下的人將失去多少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這麼想來,人真的不能沒有個家。

馬克思說,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當一個人少了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家庭關系,少了家庭教育、家庭溫暖,他至少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人,不是一個很幸福的人。佛教哲學講結緣。在人生的眾多緣分中,情緣是最基本的,因情緣而進一步結成家庭就有了血緣,進而使民族、社會得到延續。一個人沒有愛過人或被人愛,就少了一大緣,是一悲哀。有愛而無家,又少了第二大緣,又是一悲哀。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家庭這個細胞它將無緣發展。雖然,曾有志士仁人說過“匈奴不滅,何以家為”的壯語,但那是特殊情況,甘願犧牲小家為了天下人都能有一個安定的家。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犧牲前在其著名的《與妻書》中說“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趙一曼烈士對兒子說“你長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亂世舍小家是為救國家﹔盛世則要思和小家而利國家。歷史上也確實有過放大無家思想的實驗,但都以失敗告終。如太平天國,分成男營、女營,夫妻不得團聚﹔人民公社搞大食堂,取消小家庭的溫馨﹔“文革”前的干部分配制度造成千萬個家庭的兩地分居。近讀一則資料,1930年國民黨立法院甚至討論過要不要家庭的問題。可見任何政黨都有過“左”的行為,當然都成了歷史的泡沫。最新的一份社會調查顯示,人們對幸福指數的認同要素,第一是經濟,第二是健康,第三是家庭,然后才是職業、社會、環境等。現在出現的老人空巢家庭,農村留守兒童,都是變革中我們不願看到的“家”字牌悲劇。但有三分奈何,誰願作無家之人?恩格斯說家庭就像一個蘋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蘋果。獨身、單親、離異、留守、空巢、無子女都不能算是一個完善的家庭。當年林則徐說,煙若不禁,政府將無可充之銀、可征之丁。現在如果都由這樣的家庭組成社會,國家將無可育之才、可用之才。社會要增加多少本該可以在家庭圈子裡消化的矛盾。

《西廂記》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則為天下計,願情緣血緣總相續,小家大家皆歡喜。

(2007年1月4日)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