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呼和浩特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距今2400年前,中國北方戰國時期的第一座雲中古城拉開了呼和浩特地區建城史的帷幕,繼之出現盛樂城、豐州城、歸化城、綏遠城,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歷史的變遷給我們留下了多民族的經濟、文化元素,特別是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積澱。

解放前的呼和浩特

雲艷
2013年03月13日11:06   來源:內蒙古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上世紀30年代的呼和浩特大北街。(資料圖)

呼和浩特作為一個有著400余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在發展與改造中,這座歷史名城也在不斷地發展擴大,當年人們眼中的郊區荒地,如今已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城市發展的規劃藍圖。早在解放前,那些被住戶們所熟知的村落、路段,今日早已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而在原址蓋起的高樓大廈、拓寬的城市道路已成為了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段迅甫先生從小在舊城長大,他對那“三灣四灘一圪料,十八道半街”的地形至今難忘。

舊城、新城、火車站構成的三角城區

對於呼和浩特,段迅甫親切地將這裡比喻為“生我養我”的地方。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對這座城市更是有著深厚的感情,年過古稀的段老為了紀念這座城市的變遷,還曾寫下《被青城吞沒的村庄》一文,如今已被收錄在由他所著的《綠色夕陽》一書中。如今,在老人家中還收藏著一張解放前呼和浩特的城市地圖。

據史料記載,呼和浩特舊城在明朝萬歷三年(1575)被賜名為歸化城起,迄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乾隆四年(1739)為鞏固邊防,清朝在距離舊城五裡地的地方新建新城(綏遠城),而新城距今也有200多年的歷史。“新舊兩城雖相距僅5裡,但是因為新城為軍事要塞,在建城時規劃的十分方正,城牆高聳,四門壯觀,守備森嚴,城門定時開閉,並設有兵丁把守。所以新、舊兩城在當年並不像今日這般往來十分平凡,而且當時道路十分難行,也正是由於居民之間互不往來,通往新、舊兩城的道路也是路荒人稀。”段迅甫說。

京張鐵路修建后延伸到歸綏,也就是當年的京綏鐵路,1922年鐵路通車,以火車站為中心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居民區,這樣一來,新城、舊城和火車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城市布局,舊城為歸化城,新城為綏遠城,這樣以來就形成了歸綏市。

“建國前,由於新城的城市建設是有計劃且十分規整的,其大街小巷都是仿造北京來建設布局,所以在東、西、南、北街道的配合下交通十分便利,而舊城則較為凌亂,之所以凌亂是由於當時舊城建設面積較小,現在舊城北門當年有一個門樓,而南門就在舊城大十字的位置,征戰噶爾丹后舊城臨時擴大。”段迅甫說:“因為舊城以南以召廟為主,而以北則以衙署為主,在擴大城市時就將召廟與衙署連接在了一起形成舊城的市區,直到有了今日的舊城大南街、大北街、南茶坊等,而大十字以南的街道在當年都是不存在的。”

據段迅甫介紹,上個世紀初,城市發展雖然緩慢,但是也逐漸蠶食了城邊的一些村庄,佔領了大片農田,使一些村庄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人們把舊城的地形概括為“三灣四灘一圪料,十八道半街。”“三灣”是指九龍灣、西河灣、胳膊灣,“四灘一圪料”是馬蓮灘(位於今日的新民街)、苟家灘(位於今日東、西尚義街一帶)、后沙灘(位於今日的一中后街)、孤魂灘(位於今日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和位於小召西的圪料街(所謂圪料街就是不正的意思,指由大召到小召的街道),其余就是十八條街道和小召前的半條街道(今清泉街)。清代,以大盛魁為首的旅蒙通事行和以集生祥為首的皮毛蹄角行,在舊城南北形成了兩個商業中心,“南頭起”原為召廟的地盤,后來買賣字號和居民必須向喇嘛購地蓋房,召廟將土地零打碎敲出賣的結果,造成了大小召周圍雜亂無章、形同迷宮一樣的街巷。在大召西南有一條胡同叫長和廊,長約三百丈。長和廊所在地原是一個農村,它名叫長安村,清末民初這裡逐漸形成街巷,長安村也成為城市建設中第一個被“規劃”的村落。

村落漸漸消失,被城市所取代

民國10年,火車通到歸綏,早期原打算由新城南門經過西菜園一帶經大召通行,由於這一帶土地肥美,居住人口多,鑒於高額的地價為了節約成本,后提出另外兩種方案,一是放在大青山下壩口子附近,因為離市區較遠不方便人們出行最終被否定﹔二是設在梁家沙梁也就是現在火車站的位置。

“當年呼和浩特周邊有很多叫沙梁的地方,如東沙梁、北沙梁、徐家沙梁、鄭家沙梁、賈家沙梁、八科沙梁等,之所以被稱作沙梁可見當時城區郊外土地並不平坦,到處是鹽鹼地、沼澤地與河流沖積風沙堆積起來的高崗地。梁家沙梁村民搬出后,並以這裡為中心修建了火車站及其職工宿舍。另外,還為站長和段長修建了獨門獨院、花磚墁地的公館,這路就是今日的中山裡。后來,火車站前出現了糧棧、貨棧和飯店、旅店等商業網絡,把梁家沙梁的耕地完全吞佔了,臨街的鋪面及磚瓦房代替了低矮的“一出水”土房。梁家沙梁成為第二個被城市吞並的村庄。” 段迅甫回憶說:“火車站建成后, 1929年修建了直通到新舊城的大馬路。同年在糧棧西街西頭(現車站西街)籌建了綏遠電燈股份有限公司。1934年,附屬面粉廠開業。從火車站糧棧西街往南到舊城北門開了一條大路,起名叫通道街。在這條街上曾經有兩座村庄,一個是十間房(現金橋大廈所在地)﹔一個叫紅橋村,具體位置在現內蒙古醫學院后面。這兩個村庄在上個世紀30年代被城市淹沒。代州墳位於扎達蓋河以西,是山西代州人去世后所埋葬的地方,而這裡正是今日的牛街,目前飯店、KTV隨處可見,而那條路曾經則是一條明溝,后被填平而成。”

新城西門與舊城北門之間,有一條彎曲泥濘的土路,途經一個村庄,叫姑子板申(今巴彥塔拉飯店一帶)。這條路從新城西門出來,通過現內蒙古博物館所在地,穿過姑子板申村,沿營坊道前的新城道,經過清真大寺西的禮拜寺巷到達舊城北門。“之所以被叫做姑子板,在民間有這樣兩種說法,一是由於尼姑被稱做為姑子,而姑子板可能就是有尼姑庵所在的村落﹔另外一種為姑子板蒙語意思有板申房子的意思,由於這裡曾居住著很多走西口到達這座城市的外鄉人,是一個有很多姓氏組成的村落,又叫百姓譯為蒙語發音介於板申而得名,而如今這也無從考証了。”段迅甫說。1918年,時任綏遠都統的蔡成勛,為了新舊兩城交通方便、便於統治和管理,命令其所率領的第一師,出動工兵,從新城西門到舊城北門之間,修了一條直達馬路,在鹽鹼地上先修路基,再墊沙碾壓,並在路兩側栽楊柳樹,但由於這裡為鹽鹼下濕地,雨季一到道路泥濘難走,而這條路正是早期的中山路。直到日本侵略者佔領時才修成了洋灰路,但是有幾段路每年春天翻漿。建國后,在路兩旁開了排水溝、加寬路面才顯得平坦好走。去舊城雖然不用再走姑子板申村,但是該村仍是新城通往舊城小校場的捷徑。1923年,姑子板申村北面建起的長城外設備最全、規模最大、醫術最高的公教醫院,共佔土地192畝。1934年,綏遠毛織廠動工,佔用了姑子板申部分農田,廠址北為姑子板申村的墳地,大約有千余座墳,后在此地蓋起烏蘭恰特及內蒙古文化廳、內蒙古廣播電台等文化設施。上個世紀50年代,姑子板申村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而這也形成了解放前呼和浩特市的又一新的城市格局。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