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936年版的《武訓畫傳》
孫之俊,(1907-1966)原名孫信,又名付基、特哥,河北藁城市東四公村人,1927年畢業於直隸省立第七中學,1928年組織“五三漫畫社”,同年發表第一部連環漫畫《快樂家庭》,1930年畢業於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在校期間參加北平漫畫社和中西畫會“吼虹社”,開始發表作品,畢業后多年從事教學工作。抗戰前夕,孫之俊在北平和葉淺予先生一起發起並組織北平漫畫展,1938年繼葉淺予先生之后發表《王先生外傳》,一月內銷售一萬冊,一時有“南葉北孫”的稱法。抗戰勝利后,在北平一面教書,一面協助中共地下黨員從事革命工作,並兩度被捕,堅貞不屈,直至北平解放才走出牢房。他是中國現代漫畫和連環畫的先驅者之一,現存漫畫、連環畫作品四千多幅(件)。他的漫畫造型生動,線條流暢,涉及范圍甚廣,其中針砭時弊,替百姓說話,對軍閥、達官貴人的腐朽予以抨擊的主題甚多,是研究近現代漫畫史的重要資料。
民國時期,如蔡元培、梁啟超、陶行知等著名學者、教育家紛紛利用在百姓中早已廣為流傳的“武訓的故事”,宣傳“武訓的精神”,借此推動我國教育和社會的改良。此種觀念為父親孫之俊和李士釗、段承澤等人所接受、響應,並讓他們成為當時為普及教育、改善民生而奔走呼號者中的一員。《武訓畫傳》正是父親為此目的,前后三次和他們合作創作而成的。
1936年,段承澤先生受武訓行為的感召,開始在包頭建立河北新村,收容河北、河南難民,為他們建筑房屋,發放農具,並帶領他們“半天學習,半天勞作”。段承澤(1897-1940),國民黨陸軍中將,河北定縣人。他早年從軍,歷任軍職。1926年起,歷任旅長兼寧波警備司令、“五省聯軍”第一軍副軍長及代理軍長兼第九師師長、陸軍第四十七師師長、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1931年冬,他辭去軍職,開始實踐“移民屯田”以促進社會改良。段承澤對武訓非常推崇,曾把武訓比作“中國的傅立葉、歐文”。1936年下半年,在漫畫界已經小有名氣的父親受段先生的邀請,兩次到“包頭新村”,與他研究如何推廣“武訓精神”。最后決定,由段先生撰文,父親繪圖,合作創作了了第一本較為系統的《武訓先生畫傳》。
1937年春,這套《武訓先生畫傳》在天津大公報上發表。隨即父親又精選故事梗概畫成四條屏形式的連環年畫,由天津楊柳青印刷出版三萬份,發行於華北各地農村,用以宣傳教育事業的重要。
抗戰爆發后,段先生認為,國難當頭理應勇赴前線,於是自籌資金建立榮軍醫院,以收治與日寇作戰的傷病員。他先后出任第七兵站分監、第二十軍團總參議、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設計員、中央訓練團辦公廳總務處長、軍事委員會后方勤務部政治部主任等職。1939年,他創辦“傷兵教育委員會”,又於1940年創辦“榮譽軍人職業協導會,任總干事,被人稱為”榮軍之父“。
在繁忙的工作期間,段先生也始終不忘宣傳“武訓”精神。1938年,段先生在長沙出版了《武訓先生畫傳》單行本。1939年他到了重慶,《畫傳》又得以再版。1940年段先生病逝,他的夫人王庚堯將畫傳的鋅版贈與生活教育出版社,陶行知先生特意為此作了跋,並參與斡旋從1943年至1945年間由該社再版六次該《畫傳》。不久,陶先生又將其譯成英文介紹到國外,一度在歐美各國知識界引起反響,國外教育家稱武訓為“無聲的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本就以在各地開辦平民識字讀書處和平民學校,以推動平民教育運動為己任,在重慶期間,陶行知先生將《武訓畫傳》贈給了孫瑜和趙丹二位影視界名人。這兩位藝術家本來也頗為武訓精神所感動,因此便以這本書為底本資料開始籌備拍攝電影。這部段承澤和父親合作的《武訓先生畫傳》遂成為電影《武訓傳》的啟示和依據。
眾所周知,雖然也有商業運作的先例,比如葉淺予所創作的漫畫《王先生外傳》后來也被拍成電影,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的文化事業和娛樂事業尚屬起步階段,它們並不是環環緊扣的,因此電影和漫畫之間並不存在“策劃關系”。
那麼為什麼父親后來畫的《武訓畫傳》正好和電影《武訓傳》同時推向社會了呢?這還得從陶行知先生說起。熱心推廣“武訓精神”的陶行知先生在上海創辦了“武訓學校”后,曾對當時十分活躍的山東聊城文化人李士釗說:“南方畫家不了解北方農村的生活,你到北平去還是請孫之俊先生再畫一套精美的武訓畫傳吧!”
李士釗(1915-1991)是山東聊城人。20世紀30年代在國立上海音專學習。抗戰期間,他參加創辦、編輯華北解放區《抗戰日報》,編著有《武訓先生的傳記》等作品。20世紀40年代,他開始發表作品,並譯配了《聯合國國歌》。陶行知先生1946年7月25日病逝於上海,他的突然去世給李士釗很大的打擊,為了完成陶先生生前的囑托,李士釗先生決心接手陶先生未竟之事業,擔當了上海武訓學校的校長,並邀請了如孫起孟等著名學者擔任教師,又親赴北平約父親再作《武訓畫傳》。
李先生和父親一見如故。二人經過坦誠交流、精心磨合,決定在去粗取精的基礎上,力圖用“革命的新觀念”重新評價武訓。最后,由李士釗編著、孫之俊繪圖的《武訓畫傳》在1951年由錢君匋先生主持的萬葉書店正式出版。父親和李先生當時的想法是,武訓創辦義學的精神可以用來解決普及教育的問題,同時還可以達到提高國民素質的目的。(孫燕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