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昨日,86歲的竹溪縣蔣家堰鎮徐家溝村一組的趙成重老人,顫巍巍來到村頭半山坡上的趙家墳院前,為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祭掃。
青山,野草,風蝕的墓碑。通過老人介紹,一段封存了大半個世紀的紅色歷史呈現在眼前:1949年7月,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19軍軍長劉金軒率領部隊參與解放鄂陝邊界的關埡子戰役,56名戰士犧牲。時年22歲的趙成重作為支前擔架隊員,參與了傷員轉移與烈士安葬等工作。
因種種原因,這些長眠於竹溪的烈士一直沒有親人認領,多數成了無名英烈。解放后,當了村干部的趙成重自願當起義務守墓員。每逢紀念節日和農歷初一、十五,他都前往掃墓祭祀。
為讓英烈安眠於地下並能魂歸故裡,趙成重數十年一直在為之奔走。1951年,在其奔走下,兩名河北籍烈士的親人被找到,魂歸故裡。
為便於護墓,在趙成重多次建議下,1973年,原埋在蔣家堰岳王廟的數名烈士遷葬到趙公祠,兩地烈士合在一處。2011年7月,他再次促成當地政府將埋葬於趙公祠、蔓荊溝和瓦房河三地的54位烈士忠骨,遷葬到徐家溝村趙家老墳院合葬,該墓園被作為竹溪愛國主義及紅色教育基地。“現在已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事了。”站在英烈墓前,已義務護墓、掃墓64載的趙成重淚水漣漣。
他說,自己年歲已高,今生最大願望是能在有生之年,借助各方力量為這些英烈找到親人,讓英烈不再孤獨,也希望后人不忘歷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記者唐曉安、通訊員喻泉源、毛鴻全、顏義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