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他影響了中國——陳雲全傳》領導商務印書館罷工

2013年04月10日16: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返回>>>葉永烈《他影響了中國——陳雲全傳》,四川人民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聯合出版

  領導商務印書館罷工

在商務印書館工會成立之后,作為委員長的陳雲,便開始醞釀領導罷工。

1925年8月中旬,陳雲抓住了很好的機遇:商務印書館當局打算裁減職工,此事預先工人得知,陳雲馬上在商務印書館發行所醞釀發動罷工,提出“薪金太薄”、“工作時間太長”、“男女工人待遇不平”等,隨即得到了商務印書館印刷所的響應。緊接著,商務印書館“一處三所”統一行動,都贊成罷工。於是,陳雲領導了商務印書館的大罷工,成為他平生頭一回領導的工人運動……

茅盾當時正忙於編《文學小字典》一書,得知要進行罷工,也就放下手頭的工作,擔任罷工的臨時黨團主要成員,和陳雲一起領導罷工。

據徐梅坤回憶,當時商務印書館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已經發展到30多人。在罷工前夕,商務印書館工會執行委員會、工會黨團以及工會積極分子共140多人,在上海青雲路的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裡舉行了秘密會議。會議由陳雲主持。茅盾出席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決定了罷工日期──從1925年8月22日開始。會議提出了“增加工資”、“縮短工作時間”、“改良生活和勞動條件”等11項復工條件。

罷工一開始,商務印書館工會就通過報界,發表了茅盾起草的《罷工宣言》,一下子就把過去商務印書館的“文明機關”、“待遇優厚”、“勞資感情融洽”之類印象打破,造成了很大的震動。

1925年8月24日,上海《時報》發表報道《職工會委員長之談話》,這是陳雲平生第一次見報的談話。

報道全文如下:

昨日據該館總發行所職工委員長廖陳雲、(引者注:按當時報紙的習慣,報道全文用的都是“、”,現照原文引用。)聲稱自前日至今、公司方面雖屢有人來此接洽、但均非正式、且無結果、在工會方面、確認為有組織工會之必要、其理由有二、(一)增進公司與同人之感情、(二)排除公司與同人之種種隔閡、故先邀公司承認工會、然后再開談判、在公司方面、增加若干俸金、或肯容納磋商、但須打消工會之組織、由此以觀,雙方相差太遠、風潮當不能即日平靜、又昨日報載本館某職員之談話、所雲一切、完全非實、本館歷年之贏余、及各職員所得之花紅、在會計科均有翔實之統計、同人豈可捏造雲雲。

在陳雲的領導下,商務印書館“一處三所”組成了“商務印書館罷工中央執行委員會”,作為罷工的最高指揮機構。這個委員會共有13個委員,陳雲、茅盾都是委員。

現在尚保存於上海檔案館的商務印書館罷工的《復工條件》,共11頁,用毛筆寫在標著“商務印書館工會用箋”字樣的直格紙上,那娟秀的字體一望而知出自茅盾筆下。箋上還印著商務印書館工會的地址“上海閘北寶山路振盛裡底”。

這《復工條件》共9條,摘要如下:

一,公司應無條件正式公布承認工會﹔

二,增加工資,男女一律﹔

三,減短每日工作時間﹔

四,優給恤金及退俸金﹔

五,每年紅利須平均分派,計算法應以薪水大小為標准﹔

六,改良待遇﹔

七,職工等不得無故辭退﹔

八,商務俱樂部應恢復同人名義,永遠移交同人負責辦理﹔

九,關於此次罷工人員不得藉端辭退,罷工期內工資照發。

罷工期間,職工全部離開了工廠,隻留10多名工人糾察隊守廠。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雲五和工人代表反復談判,終於在8月27日勞資雙方簽訂復工條件。這樣,商務印書館職工在8月28日宣布復工。

20歲的陳雲“初出茅廬”,和茅盾一起成功地領導了商務印書館這次罷工。

1925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所職工會創辦了《職工》雜志。陳雲以“懷”、“民”、“懷民”等筆名,發表了《職工在現社會的地位》、《總工會是什麼》等文章。

上海各報紛載商務印書館罷工的新聞,使這次罷工產生了頗大的社會影響。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