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中英香港問題談判(1982—1985)

《周南解密港澳回歸》奠定回歸國際基礎

2013年04月17日09: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返回>>>《周南解密港澳回歸——中英及中葡談判台前幕后》,新華出版社出版,張春生、許煜編著

1981 年11 月周南從紐約回國。從1971 年11 月9 日去聯合國,到1981 年11 月10 日回國,整整十年零一天。1982年年初,吳學謙接替黃華出任外交部部長。他找到周南,讓他根據鄧小平有關國際形勢方面的思想和指示,起草一份外交政策方面的新文件。就這樣周南回到外交部辦公廳,主持起草政策文件工作。這個任務結束以后,1982 年周南擔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從那時起,他開始正式接觸香港問題。

香港問題真是說來話長,周南說它幾乎涵蓋了半部中國近代史。香港自古以來為中國領土,這個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南端(現在叫九龍),還有“新界”。1840 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后,強迫清政府在南京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把香港永久割讓給英國。1860 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圓明園后又簽訂《北京條約》,把九龍永久割讓給英國。甲午戰爭后中國戰敗了,日本強佔了台灣。英帝國主義趁火打劫,1898 年6 月9 日又迫使清政府簽訂所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香港的九龍半島北部、深圳河以南的大部分領土,后來稱之為“新界”。“租”期99 年,截至1997 年6 月30 日期滿。

何時收回和如何收回香港,以及“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都有一個逐步演變的過程。周南透露,當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解放廣州時,都打到深圳河了,之所以沒有繼續揮師南下進軍香港,是因為中央在西柏坡的時候就定下政策,對歷史遺留下來的領土問題先擱一擱。港澳問題必須解決,但一定要審時度勢選擇最佳時機來解決。所以,1949 年新中國宣布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向全世界明確宣布:中國政府不承認英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3 個不平等條約,聲明要在適當的時候通過談判來解決香港問題。

新中國成立初期又爆發了朝鮮戰爭,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打著聯合國旗號,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在那種情況下,中央認為香港保留現狀更有利於中國發展。據曾擔任過周恩來辦公室主任的長征干部童小鵬寫的《風雨四十年》一書記載:在20 世紀50 年代后期到60 年代初期,中央首先要解決的是台灣問題,其次才是香港問題。因此,1958 年12 月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上,周恩來根據原有西柏坡政策基礎,對港澳問題正式提出了“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八字方針。

與此同時,由周恩來概括並由毛澤東親自確認的對台方針“一綱四目”也形成了:“一綱”就是一國,在外交上隻能一個國家對外,這是大前提。“四目”包含了台灣問題解決后,台灣可以保持它過去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不變等等。周南說,由此可見,“一國兩制”構想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是經過長時期醞釀逐步豐富逐步完善的。從新中國第一代黨和國家領導核心起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

1971 年10 月,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第二年的3 月,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就接到中央政府指示,要他們向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遞交一封信,說明:“香港、澳門問題,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國家強加於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的結果。香港和澳門是英國和葡萄牙當局佔領的,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屬於中國主權范圍之內的問題,根本不屬於通常的殖民地范疇。中國政府主張,在條件成熟時,用適當的方式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因此不應列入反殖民宣言中使用殖民地地區的名單之內。”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很重視這封信。6 月15 日,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通過決議,正式向聯大建議從上述的殖民地名單中刪去香港和澳門。

1972 年11 月8 日,第27 屆聯合國大會以99 票對5 票(美、英、法、葡、南非)通過了相應決議,批准了這份報告。確認了中國對香港、澳門問題的立場與要求,批准了在中國建議基礎上形成的非殖民地化特別委員會的報告,從殖民地名單上刪去香港和澳門的名字。就這樣,從國際法方面確認了中國對香港和澳門的主權。

周南對此解釋說,列入殖民地非殖民化名單的這些地區,最后都隻能逐步地實現獨立。中國要求把它刪除,也就是說從法律和國際法角度上,已經確立了“這是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將來香港與澳門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而是中國恢復行使主權的問題。“這一招很重要,為后來解決港澳問題預先奠定了國際法基礎。”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