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3日,是美國飛虎隊駝峰英雄陳文寬先生百年華誕,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向他發去賀電,並電話祝賀。陳老非常高興,一再感謝雲南人民給予的關心和榮譽。陳老在美國的親友也為他舉辦了盛大的生日宴會。
陳文寬,廣東台山縣人,1913年4月13日生,10歲左右隨父赴美,青少年時即在美國接受航空訓練,抗日戰爭爆發后投奔中國抗日戰場。
英雄相遇
1942年5月7日,陳文寬經駝峰航線剛從加爾各答回到重慶,就接到命令,次日再飛回加爾各答,並在密支那暫停,將當地的公司辦事人員撤出,因為日軍在前一天已經攻陷緬北的八莫,密支那危在旦夕。
第二天清晨,就在陳文寬將飛機發動即將滑向跑道之際,美國大使館的幾輛車子駛進停機坪,幾位美軍人員下車后,冒著螺旋槳吹起的強風,向飛機跑來。陳文寬於是通知機務人員趕緊將機艙門打開,讓那幾位軍人登機。
飛機起飛后,陳文寬因為惦記著要趕到密支那去營救那裡的同事,所以沒有按航線飛行,而是抄近路加大油門向昆明飛去。離昆明還有半小時航程時接到地面通知:日軍正在轟炸昆明,飛機都得回避。當飛機在昆明附近的一個迫降機場停妥之后,他立刻讓乘客向跑道兩旁的壕溝內疏散。當所有乘客都離開飛機后,他也跳進了壕溝。這時,他看見起飛前臨時登機的幾位美國籍人士,其中一位美軍引起了他的注意。看到那人胸前的名牌之后,陳文寬頓然大悟,原來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杜立德。杜立德的事跡在當時家喻戶曉:1942年4月18日晨,美國飛機在陸軍航空隊參謀杜立德少校指揮下,首次轟炸了日本東京等地……
在駝峰新航線上,兩位抗日飛虎相遇了。
空襲警報解除之后,陳文寬招呼所有旅客登機,杜立德卻並未隨著其他旅客登機,而是緊隨在陳文寬后面。沒等陳文寬開口,杜立德就先問他預備朝哪個方向起飛?
飛機通常都是迎風起飛,當時的風是由山頂向下吹,所以,按照正常情況是往山頂方向起飛。但是陳文寬那時已是擁有十年經驗的資深飛行員,他知道迎風起飛是正常的步驟,但是他更知道一般在山頂附近都會有一股下降氣流,如果是向山頂方向起飛,飛機剛離地就會遇到下降氣流,相當危險。所以他告訴杜立德,將順風起飛。
杜立德聽到陳文寬的回答笑了,拍著他的肩膀說:“如果你要逆風起飛,我就不上飛機了!”
了不起的飛行員
由昆明到密支那有500多公裡,當時差不多要飛行兩個多小時。飛機起飛后,陳文寬就讓通訊員發報給密支那的中航辦事處,報告飛機抵達時間,但是始終收不到任何回應,陳文寬心急如焚。
快到密支那時,杜立德手裡拿著一份航圖從后艙走進了駕駛艙,他發現飛機並不是飛往加爾各答,就問陳文寬究竟要飛到哪裡?當陳文寬告訴他將先前往密支那時,杜立德瞪大了雙眼問:“你瘋了嗎?密支那不是今天已經淪陷了嗎?”
原來,杜立德在離開重慶時,美國大使館的情報官曾告訴他密支那將會在當天淪陷,但是飛機在昆明加油時,陳文寬還最后一次聯絡到密支那的中航辦事處,所以他決定還是要前去看一看,將工作人員撤出。
十多分鐘之后,飛機飛抵密支那上空。陳文寬發現竟有一架中航的DC-3正滑向跑道,另外還有許多人在停機坪上。陳文寬立刻與那架DC-3取得聯絡,原來公司擔心陳文寬的那架飛機來不及趕到密支那,於是臨時又由加爾各答派出一架飛機來接運工作人員。
陳文寬知道公司的工作人員已經安全登機之后,鬆了一口氣,他本想隨著那架飛機飛回加爾各答,但是他看著機場停機坪上的那一群人,決定降落救援。因為他知道,這將是他們免遭日寇屠戮的唯一希望。
那群上不了飛機的人,本已失望地想離開機場,往附近的叢林方向跑去。沒想到陳文寬的飛機竟然從天而降,大家心中又重新燃起希望,都往停機坪跑去。
飛機在停機坪停妥,陳文寬立刻跑到后艙,和機械師一同將艙門打開,那些難民就像潮水一般涌向機艙擋都擋不住。因為沒有裝上扶梯,陳文寬就站在艙門口,一個個將那些人拉上飛機。艙門關上之后,機艙內擠得無法轉身,陳文寬竟是由人群的頭上爬回駕駛艙的。
兩個鐘頭之后,飛機在加爾各答落地,機場工作人員才發現本來隻可以坐21人的飛機,竟擠進來78人!杜立德在下機時,特別走到陳文寬面前,跟他握了握手說:“你真是一個了不起的飛行員!”
(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據王立楨著《螺旋槳邊的歲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