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光榮使命時時記 紅岩精神代代傳

紀念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建館55周年

2013年05月15日17:25   來源:重慶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紅岩魂陳列館

紅岩革命紀念館

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

紅岩荒谷耳,抗戰顯光輝。

紅岩,因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駐足,而成為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的指揮中心,成為統一戰線的中流砥柱。

如今的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由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的革命先輩們設計並施工修建的灰色小樓掩映在一片青翠中,顯得庄嚴肅穆。

74年前,紅岩精神在這裡孕育。今天,這裡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今年是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建館55周年,作為紅岩傳人,我們的使命就是把作為全黨和全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紅岩精神在全社會不斷弘揚。我們堅信,在新時期,紅岩精神仍將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不竭力量源泉,仍將是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動力。”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談到紅岩精神的傳承與發揚,信心滿滿。

1

55年砥礪奮進 半個世紀鏗鏘前行

74年前的紅岩,還只是一處小地名,位於距重慶市區十余裡的西北郊嘉陵江邊。

0世紀30年代初期,一位叫饒國模的知識婦女買下了這裡,辛勤開墾花果農場,滿山遍野種著桃樹、梨樹、蘋果樹、葡萄樹、海棠和月季。至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紅岩山谷已是花果滿山,綠樹成蔭。

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在重慶成立。為躲避日機的轟炸,南方局選中在饒國模的農場建立辦公場所,饒國模“欣然延納”。

1939年7月,辦事處在紅岩嘴13號修建的兩樓一底穿斗夾壁樓房竣工,南方局和辦事處機關人員即遷入其內辦公和住宿,長達8年之久。在此,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國民黨統治區廣大共產黨人和黨外仁人志士,在爭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斗爭實踐中,培育和鍛造了偉大的紅岩精神,其蘊含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是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

1955年起,在中央、省、市的連續指示下,重慶有關部門開始修復紅岩嘴13號、曾家岩50號,籌備革命紀念館。經過3年努力,至1958年5月1日,兩個革命遺址的復原陳列工作完成,正式開放接待觀眾,革命紀念館宣告成立,由董必武題名為“紅岩革命紀念館”。

1963年3月,重慶開始籌建“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美蔣罪行展覽館(后更名為歌樂山革命紀念館),於當年11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

2007年,紅岩革命紀念館和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進行資源整合,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簡稱“紅岩聯線”正式挂牌成立。

2010年,重慶市京劇團和重慶市話劇團整體劃轉紅岩聯線。

2010年底成立紅岩文化產業集團。

2011年,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對外開放並劃轉紅岩聯線。

至此,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形成了以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及其所屬革命遺址群為主體的紀念類大型遺址博物館,並形成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方方面面的關心支持,半個多世紀的砥礪奮進,造就了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如今的斐然成績。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先后榮獲“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全國紅色旅游先進單位”、博物館免費開放“最佳旅游推廣獎”、“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全國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機要系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中共重慶市委創先爭優“群眾滿意窗口”等稱號,2012年創建成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一系列殊榮仿佛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在紅岩精神的傳承之路上的辛勤與不懈。

“我們都是被紅岩精神影響的一代人。”紅岩聯線管理中心主任吳紹階談到,“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不能忘記紅岩,不能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先烈們留下來的精神財富。作為紅岩傳人,我們有信心將紅岩聯線做大做強,把紅岩精神從歷史領域推廣至現實社會精神生活領域。”

2

文物保護成效凸顯 研究開發碩果累累

一件文物的命運,足以看出一個時代對歷史的態度。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從建館之初的幾處文物遺址發展到現有文物遺址42處、對外開放2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1個),對重慶文物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做出了積極貢獻。博物館每年投入專項資金用於收集文物資料,所涉地域不僅包括國內10多個省市和台灣地區,還涉及美國、加拿大等國,其內容涉及紅岩文化、統戰文化、抗戰文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館藏文物和史料的數量,極大地豐富了展陳內容,而且進一步拓寬了研究發展領域。

據悉,目前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已經突破10萬件。其中一級文物227件,二級文物284件,三級文物2749件。

為了把研究成果社會化、效益化,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選擇了觀眾最容易接受的形式,把成果轉化為圖書、展覽、電視片、戲劇等多種形式,制作紅岩革命紀念館基本陳列《千秋紅岩》、歌樂山革命紀念館紅岩魂陳列館基本陳列《紅岩魂——白公館、渣滓洞革命先烈斗爭事跡》、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及各景區復原陳列展覽20余個;出版發行了《魔窟》、《信仰的力量》、《忠誠與背叛》等圖書20余部;創排展演劇《紅岩魂形象報告展演》、京劇《張露萍》、話劇《幸存者》等經典劇目10余部;自主拍攝《生命作証》等專題片等,逐步形成紅岩產業群,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正是有了這樣的產業消費,在2008年實行免費參觀后,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將市場經營的理念移植到文博事業的管理中,了解掌握觀眾需求,培育潛在的觀眾群體,收入不降反升,很多觀眾在參觀完景點后踴躍購買書刊、光盤、紀念品等特色服務項目,填補了門票收入空缺,實現創收。“隻有佔領市場,才能佔領頭腦。市場的主體是由消費者組成的,爭取更多的潛在消費者,不斷拓展消費空間才是我們在市場中取勝的關鍵。”朱軍深有感觸地說。

3

宣教活動豐富多樣 多種平台有效整合

4月,又到清明節。天氣很配合地飛起了紛紛細雨,淅淅瀝瀝。

“每年的清明,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到歌樂山革命紀念館來悼念英烈.。作為少先隊員,我們在祭奠各位英烈的同時,發自內心地敬仰他們,要向他們學習。”今年清明節,一名參加活動的學生由衷地說。清明節期間,市內各級各類學校紛紛組織學生前來參加“清明祭英烈”活動。

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每年要組織很多類似的活動,如“11·27”紀念活動、“新兵入伍宣誓”、“新生入學宣誓”、“十八歲成人宣誓”、“紅岩詩歌朗誦”、“紅岩杯少兒文藝調演”、“山裡娃娃看紅岩”等,讓大家都有機會了解紅岩,學習紅岩。

此外,為豐富參觀內容,吸引源源不斷的觀眾,還推出了特色參觀項目,在參觀區開展“紅岩廣播故事會”、“紅岩詩歌經典頌讀”、“點火儀式”、“夜游白公館渣滓洞”、現場情景劇表演等特色內容。

2010年,重慶市京劇團和重慶市話劇團整體劃轉重慶紅岩聯線。紅岩聯線充分發揮京劇團、話劇團的專業優勢,創作排演紅岩題材的劇目,有效地將戲劇與紅岩精神進行了融合,其中很多劇目獲得了國家大獎。

與此同時,紅岩聯線還免費在全國創建紅岩文化室,提供《不朽紅岩》展覽、紅岩書刊音像資料,讓更多觀眾感受紅岩文化,學習傳承紅岩精神。目前已在市內的長壽、璧山、涪陵、江津、城口、銅梁、石柱、武隆等區縣,市外的浙江長興縣、江蘇常熟市共建有30余個紅岩文化室。

自1992年以來,紅岩聯線在重慶和全國部分省市的大中小學連續不斷地開展爭創“紅岩班隊”、“周恩來班隊”活動。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有“紅岩班隊”、“周恩來班隊”上百個。

注重紅岩志願者隊伍建設,傳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在景區為觀眾提供義務講解和咨詢服務。志願者來自社會各階層,有大學生、中學生、社區人員以及部隊現役軍人等,總人數達1227人。

2012年,推出了“紅岩——信仰的力量‘五進’活動”,用展覽會、展演會、故事會、報告會、展銷會五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紅色經典、紅色信仰進社區、進區縣、進學校、進軍營、進機關企事業單位。該活動已在巫溪、秀山等10多個區縣相繼開展,深受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群眾的好評。

一場場感人肺腑的演講、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將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的社會宣傳教育工作推向了新的高潮。

據不完全統計,自開館以來,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接待觀眾累計超過1億人次。其中,2007年以來接待觀眾達3300萬人次。此外,20余年來在全國200多個城市開展《紅岩魂》巡展、《紅岩魂》形象報告展演,接待觀眾近7000萬人次。

努力做大做強 共圓紅岩夢想

——探尋紅岩連線未來發展之路

“今天的紅岩,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就如何繼續做大做強紅岩聯線,做亮做響紅岩文化,為文化強市建設做貢獻,我們還要更加奮發有為,不斷探索。” 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講述了紅岩聯線的未來發展之路。

抓住一個靈魂。就是始終牢固宗旨,不斷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載體,廣泛傳播紅岩精神。

立足兩大定位。立足紅岩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努力把紅岩聯線打造成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目的地。

實施三大創建。一是深化創建國家一級博物館。二是努力創建國家5A級景區。三是力爭創建成為全國黨性教育基地。

建設四個紅岩。一是品牌紅岩。充分挖掘紅岩文化的思想價值和經濟價值,發揮紅岩品牌的雙重凝聚效應。二是實力紅岩。不斷提升研究實力、人才實力和經濟實力。三是形象紅岩。加強軟硬件建設,全面提升紅岩景區整體對外形象。四是千秋紅岩。加大傳承與弘揚力度,讓紅岩精神代代相傳。

培養五類人才。全力培養和引進一批資深的研究人才、專家型的講解人才、全國知名的演藝人才、獨具特色的創意人才和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

發展六大產業。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加快發展文化旅游、展覽展示、文化演藝、影視制作、教育培訓和文化產品開發銷售六大產業。(文/劉佳 張奧然)

留言板

他們都有自己幸福的生活,他們也都有對天倫之樂的向往,但為了追求希望,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他們英勇獻身,奏出了一曲動人心魄的英魂之歌!

烈士們永垂不朽,他們的浩然正氣與日月同輝!

——長春稅務學院 陳燕

在歷史長河中,他們只是滄海一粟,但是他們卻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他們創造了不可磨滅的精神財富。歷史不會遺忘,中國人民永遠記得那黑暗時代中犧牲的烈士。

——李宏宇

在改革開放大潮涌動的當今社會,我們更應該提倡那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願我們的下一代能在這種精神的熏陶下健康成長。

——遼寧本溪市政府 汪行星

千裡迢迢隻為了多年的這個心願,昔日的燈紅酒綠,醉生夢死,變為今日無言的慚愧。在這片洒滿英烈熱血的紅土上,我埋藏了半生荒廢的歲月,重拾起一份完整的心靈。

——湖南省電業局 張尚志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