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古田會議舊址群的維修保護建設

2013年05月17日15:27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核心提示】

“博物館(記憶+創造力)=社會變革”,這是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彰顯了博物館在記憶歷史的作用,並在思辨歷史中給人們提供創造力以及影響社會變革的推動力。僻處閩西山區小鎮的古田會議紀念館是怎樣吸引無數領導和觀眾的眼光?怎麼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紀念館成為全國3000多座博物館中赫赫有名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古田會議會址景區又是怎樣實現華麗轉型“三級跳”?怎麼從一個偏僻單調的鄉村小景點壯大為年接待游客近200萬人次的紅色旅游知名目的地?請看來自古田會議紀念館的系列報道。

福建·上杭·古田,1929年寒冬。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就在古田這個偏僻山村的一個客家宗祠改造的小學裡領導召開了紅四軍黨的第九次黨代會,史稱古田會議,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找到了黨和人民軍隊建設的正確方向。從而使古田聞名遐邇,永載史冊。中國革命從古田山坳中騰飛而起,從勝利走新的勝利,從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1961年,古田會議會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因地理偏遠、人員缺乏、經費不足等因素,並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非常低下,古田會議會址周邊其他舊址更是談不上得到有效保護,一度落寞凋敝,芳草萋萋,像紅四軍司令部舊址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甚至沒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瀕臨倒塌,養豬圈牛,滿目瘡痍。

2004年新春伊始,龍岩市委、市政府啟動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前后歷經7年多的時間,先后開展了四期的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的協調領導小組,組織相關部門科學規劃、認真實施,特別是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高起點、高標准地對古田會議會址、紅四軍前委和政治部舊址——鬆蔭堂、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寫作舊址——協成店、中共閩西特委舊址——樹槐堂、中共閩西一大會址——文昌閣等革命舊址進行維修、保護,並對周邊環境和道路進行了規劃、整治和建設,按既定目標把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做成精品、不留遺憾”。

得到維修保護之后的古田會議舊址群重現了歷史的原貌,舊址周邊環境整潔、道路寬敞,舊址內增加了相應的輔助陳列展覽和原狀復原陳列,參觀內容豐富。立竿見影的成效被領導、專家和觀眾一致認可。國家文物局文物行政執法專項督察組組長熊正益肯定地說:“我這次來看到古田會議紀念館的管理水平很高,人的精神面貌很好,特別是舊址群維修保護得很好,確實沒有想到。”

在主動開展舊址維修保護工作的同時,龍岩市委、市政府還組織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升級,將“鬆蔭堂”、“中興堂”、“協成店”、“文昌閣”以及新泉整訓舊址等10處舊址作為古田會議會址的擴展項目,成功地於2006年捆綁申報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大提高了古田會議舊址群的品位和檔次。

古田會議舊址群的維修保護工作,是在沒有國家計劃撥款的情況下,靠閩西老區人民自力更生,自籌資金,特別是在剛開始的2004年籌集1300萬元用於文物的維修保護,是需要氣魄和眼光的。事實証明,龍岩市委、市政府主動決策、主動造勢、主動出擊、主動作為,出色完成的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是黨委和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的一次全新認識,是龍岩文物工作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舉措,是龍岩市委、市政府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的一次成功實踐。

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的勝利完成,為其他著名景點和革命舊址的維護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模式、新的工作格局。毗鄰閩西的廣東梅州葉劍英元帥故居的維修保護工程吸收借鑒了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的成功做法,十分注意原始環境風貌的保護與復原,切實遵守文物維修保護“修舊如舊”的原則。

隨著古田會議舊址群維修保護工程的完成,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成功,大大提高了古田會議會址和古田會議紀念館的知名度,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近幾年來,國家文物局等部門投入的文物保護經費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項目資金大大增加,累計已達數億元。在此基礎上,新一任龍岩市委領導決定開展古田會議會址景區爭創國家5A級風景旅游區,促進了文物的更有效保護和更合理利用。

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古田會議這一福建的第一政治品牌得以做強做大,為閩西老區和福建的新一輪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綻放出時代的勃勃生機。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