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於2013年6月18日22時去世,享年90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秀華的孫子18日晚在其微博上公布了這一消息。周秀華老人在病重期間未曾間斷對大屠殺証詞的回憶記錄。隨著在世的“南京大屠殺見証人”越來越少,証詞証言的收集工作更為緊迫。
周秀華原是江寧人,因為家庭貧困,小時候以童養媳的身份來到南京住在城西太平南苑的周家。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城,那年周秀華12歲,丈夫周紹華17歲。12月13日南京城淪陷之后,他們在一片兵荒馬亂中逃到了原金陵大學附近的“金銀街”避難后得以在大屠殺中幸存。
這幾年,隨著年事的增高,周紹華和周秀華老人在年老體弱的情況下,一直堅持向兒子周繼林回憶記錄大屠殺的証言和証詞。即使在老人患病期間,周繼林7個兄妹,每天輪流守護在母親的身邊記錄下她對大屠殺的回憶。
“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城,我才12歲,從不出門,並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有一天,丈夫跑回家說:‘死了好多人,我們快躲起來。’我們躲進了一家教堂,那個教堂裡已有好多人,大家都不敢出去,說出去會被殺掉。”周秀華老人病重期間這樣回憶到。
周繼林說,母親說的教堂應該就是南京金銀街上的教堂。當年母親離開教堂后逃回了老家江寧,還目睹了她姑爹被日本人開槍射擊,因為身上的一枚銅錢擋住了子彈,她姑爹才幸免遇難。
周紹華和周秀華夫婦兩年內相繼離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告訴記者,“估計三到五年內,幸存者作為一個大的群體已經不存在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口述史調查,或許成為老人們去世前最后一個搶救性保護措施。時間不等人!”(中新社南京6月19日電 記者 申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