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未盡的“趕考”:歷任中共中央領導人與西柏坡

感受中共新風:重訪西柏坡 “趕考”未有終

  “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7月11日,習近平來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參觀,他發出如許感慨。習近平此行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到這個離北京最近的省份調研指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趕考,中國共產黨人永恆的執政課題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奮斗史,就是一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超越自我的“趕考”史。1949年3月,中共中央從西柏坡移駐北平,毛澤東形象而深刻地喻此為進京“趕考”。中國共產黨全面執政后,對於如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如何跳出“勝利-驕傲-腐敗-滅亡”這個支配了中國幾千年始興終亡的歷史“周期率”,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艱辛的探索。

  “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1949年3月23日上午,
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的時候,毛澤東如是說。

毛澤東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 為何想到李自成?

  “我們就要進北平了。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平。他們進了北平就變。我們共產黨人進北平,是要繼續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現共產主義。”
  毛澤東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耐人尋味的是,使毛澤東輾轉反側思索的,並不是退居溪口老家,想和共產黨最后一拼的蔣介石,而是早已成為古人的300年前的李自成。在中國革命全面勝利之際,他沒有停留在勝利的喜悅,而以非凡的洞察力和戰略遠見充分認識到,在這個重大歷史關頭,黨所肩負的任務是非常繁重的。【詳細】

專題推薦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