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當代軍事人物傳記面面觀

董保存

2013年08月31日15:22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當代軍事人物傳記面面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當代軍事人物傳記和其他領域的傳記一樣,創作出版空前繁榮。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中國內地出版的中國軍事人物傳記達到千部以上。其中有軍事人物的政治傳記、文學傳記、自傳、畫傳、評傳、口述實錄、詩傳等等。

這些傳記的寫作出版情況,大致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由一級組織或某個政府單位出面,組織寫作組寫出的傳記,俗稱“正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官方修傳”。如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傳》《朱德傳》、當代中國出版社的《彭德懷傳》《劉伯承傳》《陳毅傳》《賀龍傳》等9位元帥的傳記,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國十大將傳記叢書》等。這種傳記的政治色彩較濃,代表著一級組織對傳主的評價,因而也具有相當的權威性。伴隨著出版的還有這些元帥、大將們的年譜,這對於廣大研究者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官方材料。這些傳記的文學色彩相對弱一些。

第二類是由作家自願創作的,或是由出版社、出版商策劃撰寫出版的。如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許世友傳奇》、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彪這一生》、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百戰將星叢書”,以及像錢學森等高科技領域裡的領軍人物的傳記等。這一類作品的傳主多是知名度很高而透明度很低的人物,往往個性鮮明,是編輯常說的“有市場號召力的人物”。這些傳記主要是依靠市場銷售,其中有的成為暢銷書和常銷書。

第三類是有回憶錄性質的自傳。如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自傳》《周恩來自述》《彭德懷自傳》、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級將領自述叢書”,等等。這些高級將領的自傳,除《彭德懷自傳》是他在被關押時自己寫的外,其他大都是別人幫助整理的,或是自己寫的一部分加上寫作組幫助編寫的。

第四類是由傳主的親屬、后人所寫,比如毛毛的《我的父親鄧小平》、聶力的《山高水長——我的父親聶榮臻》、張勝的《他從戰爭走來》、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套書“父輩叢書”,等等。

近年來軍事人物傳記的成就

題材面大大開拓,幾乎各類軍事人物的傳記均有出版。

改革開放之初,傳主多是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的領袖人物,其他人物,特別是所謂“反面人物”的傳記出版很少。現在很多出版禁區都被打破了。《林彪這一生》《王明評傳》、張國燾《我的回憶》等擺在了書店的櫃台上,出版了《蔣介石傳》《閻錫山傳》等大量的國民黨將領的傳記,其中張學良的傳記就出了幾十種。

在軍事領域,有一些是所謂“神秘人物”,多年來他們一直是在幕后默默無聞地奮斗。如當年研制“兩彈一星”的功勛科學家,曾經在情報戰線、特工戰線工作的重要人物。近幾年來像《李克農將軍》《鄧稼先傳》《隱形將軍韓練成》等傳記也出版並熱銷。

塑造出了一批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軍事人物。

由於各種原因,前些年很多軍事人物的形象平面化,缺少立體感。近年來,這種情況在作者和編輯的共同努力下有很大改觀。比如毛毛的《我的父親鄧小平》中,寫長征一段時,她問父親:在長征中你都在干什麼?鄧小平沉吟了一下,用四川話說出了三個字“跟到(著)走”。既寫出了鄧小平的個性,也寫出了長征中一些領導干部的處境。這給我們認識長征提供了非常生動的細節。

這一批軍事題材人物傳記中,對於一些重大事件的決策過程,對於過去的傳記中很少涉及的中國軍隊內部的矛盾斗爭,也有許多披露,對人們認識那段歷史很有價值。

當代軍事人物傳記的缺失

“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親者諱”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從來沒有常勝將軍,駿馬也會偶失前蹄。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正確,尤其在戰爭環境下,情況瞬息萬變,新情況和新問題層出不窮,失誤更難避免。一個將領的成長,既要從成功的經驗中、也要從失敗的教訓中汲取智慧。作家要用科學的態度來寫作,負責任地從當時的歷史條件或個人的某些弱點找出導致失誤的原因,合情合理地加以闡述。但我們的作家、出版者卻在這個問題上放不開手腳,在寫作過程中有意無意地“隱惡揚善”,也容易使用“指揮若定”“高瞻遠矚”“神機妙算”等溢美之詞,從而使傳記的價值和可讀性大大降低。

思想性、文學性尚有欠缺。

我們有些傳記,有大的政治背景的描寫,有傳主生平“履歷表”,還有主要功績的羅列、軼聞趣事的點綴,卻忽視了深入挖掘傳主的內心世界。好的軍事人物傳記,需要作者對歷史真相的還原和對當時的歷史場景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在一些重要的歷史場景之中,僅僅是“客觀”地敘述當時的事件經過是不能產生動人心魄的力量的。這需要作者發揮想象力,對當時在場人物的心理狀態進行深入挖掘,力求還原當時的細節,使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傳主的心理狀態。

軍事人物傳記要尋求新的突破

無論從選題策劃,還是從編輯出版的角度看,軍事題材的人物傳記都期待著開拓與創新。在我看來,應該從兩個方面有所突破。

在歷史和藝術兩個層面的結合上進行深入開拓。

軍事人物傳記要特別注重歷史與藝術兩個層面。這既是軍事傳記文學個性使然,也是傳記文學求得獨特功能價值的基本前提條件。《粟裕大將》是一本好書,在表現粟裕作為一名軍事家的卓越品格時,寫出了他對戰爭的把握和對大戰略的運籌,但對其內心世界的矛盾與痛苦一面則基本回避,這必然影響到作品的真實程度和藝術審美價值。

在歷史的層面上突破,需要有相當的勇氣和力量。它與大的政治環境以及作家、出版者的史膽、史識及藝術功力等關系密切,要求我們的作家和出版者解放思想,突破軍事人物傳記創作上較單純的政治是非評判和功績評價,突破傳統文化中“為賢者諱”的觀念,對中國傳統傳記的敘述方式進行科學的繼承和揚棄。

站在世界的角度進行美學意義上的開掘。

軍事人物傳記的創作出版,是一種創造英雄美、崇高美的事業,它要按照美的規律將無序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創造成為有機的藝術整體。優秀的軍事人物傳記之所以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備受人們青睞,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沒有停留在對這些人物歷史功績的贊頌上,而是表現出傳主們創造、書寫歷史時壯美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既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內在動因,也是讀者閱讀時的興奮點。

這也就是說,軍事人物傳記除了有傳主們創造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歷史,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外,還應該表達出強烈的歷史興亡感和哲學沉思,還應該讓讀者有一些形而上的思索。近年來有的軍事人物傳記達到超越意識形態高度,值得我們從美學的角度思考和研究。

(作者為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原副社長、副總編,中國傳記學會副會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