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參加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深切緬懷他的豐功偉績,追思和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范,寄托對他的無盡思念。
廣東是習仲勛同志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1978年4月,習仲勛同志奉命南下,主持廣東工作,是廣東改革開放的主要開創者和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先后擔任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省委第一書記、廣東省省長。1980年1月,兼任廣州軍區第一政委。習仲勛同志在廣東主持工作2年8個月,為廣東的改革開放和建設發展殫精竭慮、嘔心瀝血,以巨大改革勇氣和忘我奮斗精神,帶領廣東人民率先投身改革開放的歷史洪流,推動廣東改革開放“先走一步”,在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歷史關頭,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奮進的大無畏革命膽略和氣魄。習仲勛同志主政廣東期間,我有幸聆聽他的教誨,在他的領導下投身改革開放偉業,倍感榮幸、受益終生。
習仲勛同志立場堅定,思想解放。他主政廣東時,正逢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面對廣東經過“文化大革命”內亂、經濟瀕臨崩潰的嚴峻形勢,他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的決策部署,以力挽狂瀾的魄力和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旗幟鮮明地帶領廣東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和深入開展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促進廣大干部群眾擺脫了長期“左”傾錯誤思想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他親自主持和推動廣東各條戰線撥亂反正,平反了一系列冤假錯案,把廣東的工作重點迅速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正確道路上來,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啟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組織基礎。
習仲勛同志求真務實,勇於開拓。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系群眾,注重調查研究,經常深入到山區、農村、廠礦、邊境調研,從珠江兩岸到粵北山區,從潮汕平原到五指山脈,足跡踏遍南粵大地,全面掌握了廣東的省情社情。針對廣東毗鄰港澳、華僑眾多的優勢和特點,在1978年底和1979年4月兩次中央工作會議上,習仲勛同志向中央提出給予廣東在開展對外經濟活動中更多的自主權,讓廣東充分利用國內外有利形勢,發揮自身的人文地緣優勢,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1979年6月6日,廣東省委向黨中央、國務院上報了《關於發揮廣東優越條件,擴大對外貿易,加快經濟發展的報告》。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下發文件,批准廣東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習仲勛同志強調,“廣東要從全國大局出發,把這件事搞好”、“要大搞、快搞,不能小腳女人走路”。他帶領全省人民把握機遇、銳意進取、加快發展,推動廣東邁出了改革開放“先走一步”的堅定步伐。
習仲勛同志堅持改革,無私無畏。1979年中央工作會議期間,他向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設經濟特區的創新思路,鄧小平同志十分贊同,鼓勵廣東“殺出一條血路來”。他堅決按照鄧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認真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打破封閉僵化的條條框框,主導建立深圳、珠海經濟特區,改革對外貿易體制,積極引進外資、技術和設備,促進“三來一補”和鄉鎮企業發展,擴大對外經貿出口,促進對外貿易繁榮發展,奠定了廣東對外開放的格局。同時,他充分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大力推動廣東以農業生產、企業經營、財政、流通管理體制為重點的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商品生產和流通,搞活了市場,推動城鄉經濟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改革開放的春風給南粵大地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經過艱苦不懈努力,他帶領廣東人民在百廢待舉中奮勇“殺出一條血路”,闖出了改革開放的新路子,使廣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為國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提供了寶貴經驗。
1980年11月,習仲勛同志奉命調離廣東,到中央工作。盡管離開了廣東,但他始終心系廣東,對廣東懷有深厚感情,晚年從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崗位上退下來后,仍然繼續關注和支持廣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
高山仰止,風范長存。追憶習仲勛同志的一生,雖屢遭磨難,但始終信念不改,始終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對革命理想忠貞不渝,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特別是他改革創新的大無畏精神,一直激勵著廣東人民奮勇前進。習仲勛同志為廣東改革開放“先走一步”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廣東人民將永遠銘記。我們要學習他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學習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勇於創新、銳意進取的奮斗精神,學習他模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執政為民、清正廉明的高尚情懷,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總目標,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相關專題 |
· 專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