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難忘的紅鏡頭:定格毛澤東十個精彩瞬間

龔格格

2013年11月27日09:4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攝影師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了他的無數精彩瞬間。留存於世的照片,在毛澤東逝世后,仍將他留給了我們這個時代,並且還將繼續留給未來。照片背后的故事,或意義非凡,或感人有趣。

激情講演

1938 年冬天,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的抗日戰爭進入艱苦的第二年。毛澤東去抗日軍政大學第四大隊講演《論持久戰》。隆冬季節,陝北延安的天氣非常寒冷。毛澤東身穿與所有官兵一樣的棉軍裝,戴了一頂與大家一模一樣的軍帽,站在被聽眾擠得水泄不通的簡易會場上講演著。

毛澤東講得非常吸引人,既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又詼諧有趣,會場上不時地爆發出會心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為了把毛澤東的這次重要活動留存於世,攝影師徐肖冰隨行攝影。這是徐肖冰第一次給毛澤東拍照,因而也是他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拍攝任務。那時的抗大條件有限,整間教室通常隻有幾條板凳。大多數聽課的人隻能席地而坐或者干脆站著,課堂裡擠得滿滿當當,個子矮的就隻能聽見聲音,根本看不見說話的人。這天,聽說是毛澤東要來抗大講演《論持久戰》,大家都蜂擁而至,把整個會場擠得水泄不通,靠后的人都站起來,所以徐肖冰根本沒有辦法從正面拍到毛澤東講演的照片。沒有辦法,徐肖冰隻好繞到毛澤東的側面,這樣的角度正好也能拍到一些聽眾。毛澤東站起來講演,很投入,他根本不知道徐肖冰在旁邊拍照,所以整個照片看起來非常自然。這也是毛澤東為數不多的側身照片中非常經典的一張。

經過徐肖冰的精心拍攝,一幅名為《毛澤東在抗大講〈論持久戰〉》的著名照片問世了。這張照片於1968 年第一次與觀眾見面。攝影界認為這幅照片別具一格,拍攝領袖人物敢於從側面取景,而且把聽眾的反襯也帶上了,瞬間抓得好,表現的動作也很生動,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品。后來,這幅照片作為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被一發再發,為各大媒體普遍採用,成為人們普遍喜愛的毛澤東照片之一。

“你叫毛主席!” 

1939 年春,延安舉行抗大成立5 周年紀念大會,毛澤東將親臨大會。當時,給“東干隊”負責人張學思當通訊員的15 歲小鬼安定保聞知后,便跑下山去找自己的小伙伴14 歲的劉長貴。兩個小八路決心實現自己的心願:見見毛主席。上午8 點左右,一輛吉普車經過劉長貴的窯洞前,兩個小八路興奮地跑了過去。車停了,毛澤東含笑走下車子,身后跟著拿照相機的八路軍和扛攝影機的外國人。毛澤東親切地與這兩位身體還沒有真正發育起來的孩子打招呼:

“小同志,你們多大了?”劉長貴答:“我14,他15。”“你們這麼小,為什麼參加革命啊?”“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解放全中國!”

毛澤東聽到兩個小八路異口同聲的響亮回答,“嗯”了一聲,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便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道:“你們來看我,知道我是誰嗎?”

“知道,”劉長貴搶答:“你叫毛主席!”

毛澤東笑了:“不對,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澤東!”又問兩個小八路:“你們念過書嗎?”當得知他們沒有念過書時,毛澤東就耐心地在自己手心上一筆一畫地教他們寫“毛澤東”3 個字。

這時,跟在毛澤東身邊的新華社記者石少華拍下了毛澤東與這一高一矮兩個小戰士親如一家的感人場面。

毛澤東很滿意這張照片,曾問過石少華:“你知道這兩個小八路是誰嗎?”石少華為此尋找過多年。1986 年,才在遼寧丹東見到了當時個頭較矮的那位小八路劉長貴。此時劉長貴是海城絲綢廠武裝部部長。  

雪后打乒乓球

毛澤東興趣愛好廣泛,打乒乓球是其中之一。革命戰爭年代,能打乒乓球是一件奢侈的事,將打乒乓球時的場景拍攝下來留存於世,就更不容易了,所以,這張拍攝於新中國成立前的毛澤東打乒乓球的照片極其珍貴。

1946 年,轉戰陝北前夕,毛澤東身負千斤重擔,但是他還是堅持鍛煉身體,打乒乓球成了他工作余暇的主要運動。后勤部的木匠師傅找來彈性較好的樹木,做了兩張既能打球又能開會的桌子。乒乓球是從繳獲敵人倉庫中偶然獲得的,也有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來的學生和海外華僑帶來的。那是一個雪后放晴的日子,在王家坪毛澤東住的窯洞前,戰士們清掃了積雪覆蓋的院落,支起土球台,特意請伏案已久的毛澤東出來打打球,呼吸呼吸清新的空氣,活動活動疲憊的身子和大腦。

走出窯洞的毛澤東頭戴棉帽,身著棉衣,輕輕甩動幾下胳膊,就笑呵呵地忙著與警衛戰士開打了。球拍當然是自制的“光板”,毛澤東此時慣用直板握法,而且是中指和食指兩個指頭皆握在球拍前面。你來我往地發球,接球,扣球……最漂亮的,是毛澤東興致盎然地反手擊球。就在毛澤東一心接球的時候,照相師傅“咔嚓”按下了快門,留下了一張毛澤東在革命戰爭年代打乒乓球的照片。

照片中的毛澤東右手緊握球拍將球用力擊向對方,左手自然甩開,身體也因右手用力向右前方微傾。毛澤東一臉嚴肅,如同在參加一場正式比賽一般。毛澤東的身后依稀可見破舊的房屋,讓人不禁對毛澤東這種在艱苦的環境中志趣不減的樂觀主義精神肅然起敬。

新中國成立后,生活、工作條件大大改善,在中南海毛澤東的住處,毛澤東也終於有了自己的乒乓球台,每當工作累了想要歇息片刻時,他便會同身邊工作人員揮拍於乒乓球台前。除了自己喜愛打乒乓球這項運動,毛澤東還十分關注新中國乒乓球隊的成長和取得的成就。晚年,在他的英明決策下,還創造了“小球轉動地球”的“乒乓外交”佳話。

“你是客,還是我來劃吧!”

1952 年,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毛澤東請時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程潛到家裡做客。這是程潛第二次到中南海作客。

吃過飯,毛澤東和程潛邊走邊聊,到了南海邊,毛澤東提議劃船。兩人登上一條小船后,程潛說:“我給主席劃船。”毛澤東說:“豈有此理?您是客,還是我來劃。”毛澤東操起木槳,將小船劃離岸邊。程潛不安地說:“主席,怎麼能讓您來劃船呢?還是我來吧。”“哪裡的話嘛!您是古稀高齡了,又是我的老上司、家鄉人,哪有讓您劃的道理!”

兩人泛舟水面,愉快地交談著,於是便有了這張毛澤東為程潛劃船的珍貴歷史照片。照片中,毛澤東與程潛二人面對而坐,臉上挂滿笑容。毛澤東儼然一副船夫的樣子,雙手緊握船槳。在這裡,沒有上級和下屬,有的只是主客。

對黨外人士,特別是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毛澤東向來十分注意禮節。1949 年進北平后,毛澤東就讓周恩來陪同,登門拜訪了張瀾、李濟深、柳亞子等人。對他們,毛澤東不但迎送出門,而且遇有台階還親自攙扶他們上下,並與之攜手漫步,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老師來對待。

在武漢蛇山與小商販交談

這張名為《毛主席在武漢蛇山與小商販談話》的照片,拍攝於新中國成立后的1953 年,當時正值春節剛過。照片上,那個氈帽上、棉衣上落著一層雪花、扎著圍裙的小商販,連賣豆腐的切刀都沒有放下,一副樂呵呵的樣子﹔還有兩個滿臉笑容的小女孩,痴痴地望著毛澤東。

2 月14 日,大年初一,毛澤東便南下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出巡。這次出巡,毛澤東想要去看看長江,看看武漢。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第一次視察武漢。但毛澤東對武漢是很熟悉的,早在1918 年他組織湖南青年學生赴法勤工儉學去北京時就路過武漢。毛澤東回憶當年的情景時說:那時長江也沒有橋,武漢三鎮往來,中國南北往來多不方便啊!他沉思片刻,向中南局和湖北省主要領導人李先念、李雪峰、王任重說,現在武漢回到人民手裡了,要建一座大橋,把武漢三鎮連起來。

到了武漢,毛澤東就馬不停蹄地忙起來。安頓下來之后,毛澤東便找地方負責人了解情況。在這些人當中,有民生輪船公司總經理劉惠農。

第二天,劉惠農便陪同毛澤東坐上了輪船,在羅瑞卿、楊尚昆的陪同下,首先巡視了漢江兩岸。毛澤東興致很高,一路上邊看邊問。上岸后,毛澤東乘興登上黃鶴樓憑欄四望,俯瞰江城景色。這時,幾個小學生突然發現人群中他們十分熟悉的那個身影,但他們又不敢相信真的來到了自己身邊,便偷偷地問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微笑著不做正面回答,卻反問道:“你們看呢?”孩子們相互看了一眼,再看看毛澤東,還是不敢相信。於是,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勇敢地擠到毛澤東跟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毛澤東看,突然她大聲告訴同伴:“就是毛主席,就是毛主席,毛主席下巴上有顆痦子!”於是,孩子們不由得又蹦又跳大叫起來:“毛主席!毛主席!”毛澤東於是也笑著向孩子們揮手點頭打招呼。

霎時間,“毛主席來了”的消息便飛遍了武昌的大街小巷,成千上萬的工人、學生和市民擁向黃鶴樓。一時間,黃鶴樓被圍得水泄不通,場面十分混亂。這可嚇壞了警衛人員,中央警衛處處長的鞋都被擠丟了,可人群還在如潮水一般涌來。眼看秩序就要失控,劉惠農和毛澤東的秘書趕緊擠到前面,反復大聲喊:“同志們,請大家讓出一條道,讓毛主席過去!讓毛主席過去!”最后,嗓子都喊啞了,人群才艱難地閃出一條縫來。警衛處長光著一隻腳,帶著其他警衛人員為毛澤東開路。毛澤東跟在警衛人員身后,一邊向碼頭慢步走去,一邊頻頻向群眾揮手致意。人們拼命鼓掌歡呼跳躍,目送毛澤東上船離開碼頭。

船再次來到江邊,原本毛澤東要下船的,可是當地群眾已得知了消息,岸邊早已是人山人海,根本就下不了船。考慮到毛澤東的安全,羅瑞卿先下了船,坐進車裡走了。群眾誤以為是毛澤東,就跟著車走了。等岸上的人少了,毛澤東才下船。正是下午,路上行人不是很多。走到半路,毛澤東又要下車走走看看。羅瑞卿和楊尚昆都不同意。毛澤東說:“你們真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啊,大可不必嘛!”他沒聽勸阻,還是下了車。

在去蛇山的路上,天空飄起了雪花。半路上,毛澤東看到一個跳著擔子賣豆腐的小商販,就停了下來,親切地與他攀談起來。毛澤東問小商販生意怎麼樣,一天能掙多少錢,家住在什麼地方,家裡幾口人,有幾個孩子,都上學了沒有。小商販都高興地一一作了回答,隨行的攝影師不失時機地抓拍到了這一場景。毛澤東同小商販交談了十幾分鐘,人越圍越多,

為避免再次出現黃鶴樓的情況,羅瑞卿和楊尚昆說服毛澤東,結束了同小商販的談話,繼續往前走。有了黃鶴樓的教訓,警衛人員百般警惕,加強了提前預備警衛和現場警衛工作,其他工作人員也高度緊張,生怕再出現一點疏漏。可毛澤東卻很興奮,一邊走一邊看,很是愜意。由於警衛工作做得好,沒有再出現混亂現象。

“毛主席,你看!”

這張拍攝於1953 年國慶節在天安門觀禮台上的毛澤東照片曾被命名為《毛主席與少年兒童》,廣為流傳。照片中,毛澤東向右微側上身,順著站在他右側的小女孩手指的方向看去,在他的左側還有一名正在鼓掌的小男孩。大家都認為這張照片是難得一見的毛澤東影像。

1949 年之后,天安門成為新中國的象征。以毛澤東為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每逢“十一”,都會登上天安門城樓閱兵、檢閱群眾方隊、觀看集會表演。1953 年的國慶與往年不同的是,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的除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共和國的著名將領們,還有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毛澤東一登上城樓,全體官兵立即肅立敬禮,毛澤東則向大家點頭致意。天安門廣場閱兵是國家的一件大事,它顯示了一個國家的國威和軍威。在這次天安門廣場閱兵中,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隊伍裡,使用的是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這是當時大量應用於實戰的一種火箭炮,威力很大。當火箭炮兵方隊經過天安門城樓前時,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站在檢閱台上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這一天,還有兩名少先隊員來給毛澤東獻花。他們就是這張照片中的小女孩和小男孩。兩個孩子手捧獻花從少先隊員的隊伍裡走出來,一路小跑穿過金水橋,向城樓跑來。幾分鐘后,兩個孩子來到毛澤東面前,大聲說:“毛主席好!”然后將花遞到毛澤東手裡。毛澤東接過花,親切地和兩個孩子聊了起來。來獻花的女孩名叫張筠英,是東城區培元小學的學生。毛澤東問她:“是國慶好還是過年好?”

小姑娘說:“國慶節好!”毛澤東又問:“為什麼國慶節好呢?”小姑娘仰起頭說:“國慶節能見到毛主席!”毛澤東聽后慈祥地笑了起來。

兩個孩子都站在毛澤東身邊,和他一起觀看游行隊伍。兩個孩子天真活潑,在毛澤東面前毫不拘束。這時,張筠英看到游行隊伍中有個活動的火車模型,就趕忙指著模型告訴毛澤東:“您看,那個模型還冒著白煙呢!”毛澤東俯下身子順著她的手指看過去,答應著:“看見了,看見了。”就在這一瞬間,攝影師按下了快門,於是便有了這張《毛主席與少年兒童》的照片。

行軍床上的讀者  

這張毛澤東坐在行軍床上讀報的照片拍攝於1954年毛澤東去十三陵的路上。照片中,毛澤東無論是坐姿還是裝束都顯得隨意,腳上的鞋子脫了放在一邊,嘴裡似乎還在咀嚼著東西,雖然手裡拿的只是一份報紙,可他仍然讀得聚精會神。

這就是毛澤東,讀書學習對他來說不僅僅是革命工作的需要,更是他的喜好。尤其是到了晚年,雖然病魔纏身,但他仍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每天看書。1974年8 月,毛澤東被確診為老年性白內障,兩眼漸漸看不清東西。1975 年8 月中旬,北京廣安門醫院的唐由之大夫主刀,成功地為毛澤東做了白內障手術。一個星期之后,毛澤東終於有一隻眼睛能看清東西了。盡管只是這一隻眼睛,毛澤東仍然堅持夜以繼日地看書。病重期間,不能進食,體弱無力,自己不能堅持看書時,他還讓身邊的工作人員讀書給他聽。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還是讀書。1976年9 月初,毛澤東再度病危,醫護人員立即實施搶救並加強監護。醫護人員通過監護器械緊張地觀察血壓、心律、呼吸等數據,並隨時為他輸氧、輸液。從9 月7 日到8 日下午,彌留之際的毛澤東仍堅持要看文件、看書。7 日這天,經過搶救剛蘇醒過來的毛澤東示意要看一本書。由於聲音微弱和吐字不清,工作人員沒能明白是要哪一本書。毛澤東顯得有些著急,用顫抖的手握筆寫下了一個“三”字,又用手敲敲木質的床頭。

工作人員猜出他是想看有關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書。三木武夫是當時日本自由民主黨總裁、內閣總理大臣。當時日本正在進行大選,病重的毛澤東仍關切地注視著他在日本大選中的情況。當工作人員把一本名為《三木武夫》的書找來時,他略微點頭,露出滿意的神態。在工作人員幫助下,毛澤東隻看了幾分鐘,就又昏迷過去。《三木武夫》是毛澤東讀的最后一本書。

全運會上戴眼鏡

在毛澤東留下的浩瀚如海的照片中,人們常常可以看到毛澤東看書、讀報、寫字的形象,但毛澤東戴眼鏡的照片卻屈指可數。這張毛澤東拍攝於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上的照片是目前公開的毛澤東唯一一張戴眼鏡的照片,可謂珍貴。

人上了年紀眼睛自然老花,更何況毛澤東幾乎是整天手不釋卷,眼睛的負荷量超過一般人。可毛澤東不喜歡戴眼鏡,平時看書他習慣用放大鏡,隻有在看演出、比賽或參觀展覽才偶爾戴上眼鏡。但對於在身邊的攝影師來講,這個“偶爾”是難得遇到的。1959 年建國10 周年,北京新建了一個可容8 萬觀眾的工人體育場作為國慶的獻禮,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的開幕式就在工人體育場隆重舉行。

9 月13 日,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運動會開幕式,觀看了比賽。毛澤東一邊看著比賽一邊與身邊的劉少奇討論著賽事情況,可能是嫌看得不太清楚,毛澤東戴上了一副黑框眼鏡。就在這一瞬間,攝影師拍下了這張毛澤東戴眼鏡的珍貴照片。

照片中的毛澤東直視著前方的賽場,雙手不由自主地握起了拳頭,似乎在暗暗為運動員們加油,又似乎想要跑到賽場中央和運動員們一決高下。

瞄 准

作為杰出的軍事家,毛澤東一生指揮過千軍萬馬,但這卻是他唯一一張拿槍的照片。照片中的毛澤東閉起左眼,睜大右眼舉槍瞄准。雖然此時不是真正的戰場,只是軍事表演,但毛澤東手裡拿的這支槍卻是真家伙。如今,這支槍已成了珍貴的歷史文物,收藏在軍事博物館。托槍瞄准的毛澤東像一名真正的戰士一樣,正將槍對准敵人,隨時准備開槍。

1964 年6 月至8 月間,全軍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大比武”運動,毛澤東對這場群眾性練兵運動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並表示要到訓練場看軍事表演。6 月15 日下午,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在北京出席中央工作會議的各省、市、自治區領導人,中央各部委、各群眾團體領導人來到北京射擊場。這裡彩旗飄揚,軍威雄壯。軍事表演開始了。

首先表演的是濟南軍區半自動步槍速射。羅瑞卿總參謀長詳細地向毛澤東介紹表演的課目名稱、條件和要求。毛澤東拿望遠鏡看看問:“打槍用什麼表示?”還未及答復,一陣“叭叭叭……”清脆的槍聲,兩名半自動步槍手對150 米外的80 個鋼板胸靶速射開始了,一個個靶子落地,彈無虛發。毛澤東放下望遠鏡連連鼓掌。

濟南軍區某部戰士宋世哲,40 秒內射出40 發子彈,命中40 塊鋼靶,其間還4 次壓彈。毛澤東高興地說:“把神槍手的槍拿來看看!”羅瑞卿走下主席台,將宋世哲使用的半自動步槍拿給毛澤東:“這是國產的,打得快,打得准,性能好,1963 年裝備部隊。我們打了幾十年仗都沒有用過這樣好的槍。”毛澤東接過槍來,左看看、右看看,還興致勃勃地舉了起來,就在毛澤東瞄准的那一瞬間,攝影師不失時機地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吻手禮”

這是一張拍攝於1975 年6 月7 日的照片,照片中的另一位主角是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照片中的伊梅爾達面帶難以抑制的笑容,似乎還有些嬌羞,雙手緊握住站在她對面的毛澤東的雙手,而毛澤東也正露出會心的笑容。是什麼讓兩位笑得如此發自內心呢?這還要從毛澤東那次“吻手禮”說起。

6月7日下午,毛澤東會見來訪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一同到訪的還有總統夫人伊梅爾達。伊梅爾達天生麗質,又善於打扮,這次到訪特意穿了一件華麗的連衣裙。此時的毛澤東雖然身體健康狀況欠佳,但仍然表現出一位大政治家的敏銳思維和風范。當伊梅爾達來到毛澤東面前時,她摘掉戴在手上的白色手套,將白皙的右手輕輕伸向毛澤東。所有工作人員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因為他們清楚地了解毛澤東這時的身體狀況和視力狀況,擔心已經80 多歲高齡的老人家看不到對方的姿態,領會不了對方要求行“吻手禮”的禮節。但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隻見毛澤東像西方紳士一樣,敏捷地抬起右手,微微托起總統夫人的手,將手背往唇邊輕輕一碰,恰到好處地輕吻了一下對方。伊梅爾達顯然被毛澤東這一舉動驚呆了,之后便是掩飾不住的笑容。這張照片便是拍攝於毛澤東對伊梅爾達行“吻手禮”后雙方會心一笑的瞬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