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解放區的頌歌——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

2013年12月05日15: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誰不說俺家鄉好》是一首有著濃郁山東地方特色的歌曲。作為20世紀60年代電影《紅日》的插曲,它不僅為這部電影錦上添花,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盡管這部電影早已被很多人淡忘了,但這首歌被視為山東新民歌一直廣為傳唱。

英靈山上戰旗紅

電影《紅日》再現了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司令員和粟裕副司令員的指揮下,在山東孟良崮與國民黨常勝將軍張靈甫率領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展開的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最慘烈的一場激戰。1961年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湯曉丹被指定為該片的導演,湯曉丹有著新中國“戰爭電影之父”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部軍事戰爭題材影片《南征北戰》就是出自這位名導之手。作為一個擅長戰爭題材影片的導演,他深知一首好的插曲對於一部電影的意義。攝制組一成立,湯曉丹就指名道姓點將,要曾為電影《鐵道游擊隊》寫過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的作者呂其明為電影《紅日》也創作一首插曲,並給這位詞作家說明插曲的要求:“孟良崮戰役圍攻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場面很大,戰斗異常激烈。在這場戰役到來之前,應該有一首歌來渲染解放軍戰士愛家鄉、愛部隊、決心保衛勝利果實的情感。”攝制組決定由呂其明帶著楊庶正、肖培珩兩位年輕人組成一個插曲創作組,到山東孟良崮戰場體驗生活。呂其明欣然接受,他們一行三人從上海出發。巧的是楊庶正、肖培珩都來自山東,都是剛從音樂學院畢業,他們在上音樂學院前都在基層部隊從事過文藝宣傳工作,對這次一畢業就回到自己的家鄉創作曲子非常興奮。來到山東,他們沿著當年戰爭的線路,體驗生活,搜集、學習山東民歌。一天,到了煙台,登上了著名的棲霞英靈山。英靈山原名靈山,因膠東人民為紀念抗日戰爭中光榮殉國的烈士,在靈山修建了烈士陵園,得英靈之氣,靈山就被稱為英靈山。三人爬上山頂已大汗淋漓,他們索性脫掉上衣,裸露胸背,任憑山風拂過。他們放眼四望,青山蔥綠,小河流淌,一層一層的梯田盡收眼底,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泥土的芳香,隨風飄來的還有老鄉的山歌。三人坐在山頂豪情澎湃,你一句、我一句,一邊說、一邊寫,很快就有了3段歌詞。回來后,他們迫不及待地把歌詞交給《紅日》的編劇吳強。吳強看了非常滿意,還說最后一句“幸福的生活萬年長”改為“幸福的生活千年萬年長”就更好了。這樣,歌詞就算是定稿了。

詞定稿后,要譜曲了,三人商量同時動筆,推選其中一首作為基礎,再共同進行修改。三人的曲譜都寫好后,經過比較,大家覺得楊庶正吸收山東民歌《趕集》的曲調寫成的初稿有山東特色,曲調優美,符合電影的場景。以楊庶正的初稿為基礎,三人又進行了一些細節的修改。楊庶正對大家的修改非常滿意,認為盡管採用了他的初稿,而且改動不大,但改動部分非常重要,對突出旋律個性和風格特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然而,在《紅日》電影放映時,熒幕上作曲者打出的署名,隻有呂其明和肖培珩二人,沒有楊庶正的名字,楊庶正哪去了呢?原來,在《紅日》電影制作的后期,楊庶正又奉命調到另一劇組,這就造成署名上的疏漏。后來,有的報刊雜志在刊登《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歌曲時,也根據電影上的署名,採用隻署呂、肖二人的做法。對此,楊庶正沒說什麼,倒是呂其明、肖培珩坐不住了,寫了書面說明,作了澄清。后期的出版物上,才出現了“呂其明、楊庶正、肖培珩詞曲”,總算還原了歷史。

全國民眾評選出的30首優秀歌曲之一

就在三人竊喜,准備慶功時,問題來了。攝制組的部分同志對歌曲提出了意見,甚至到了憤憤不平的程度,問題主要出在歌詞的長度上,3段歌詞完整唱完,需要4分鐘左右,而配合歌詞的場景就有300多個鏡頭,如果要完整採用這首歌的話,很多表現戰爭的鏡頭就必須剪掉。要知道1961年正是三年困難時期,老百姓吃不飽,連劇組周圍能吃的樹皮都被剝光。攝制組的同志們跟當地農民學會了抓倉鼠,半夜三更蹲守在倉鼠洞旁,把倉鼠不知何年何月偷來的豆子、谷物從土裡挖出來,洗刷洗刷,就是主食,再把倉鼠拔毛剔骨再紅燒,便是難得的一頓葷菜。但倉鼠不可能是頓頓都有的美餐,人人餓的臉色蠟黃,前心貼后背。劇組夜宿在一所破舊的小學校裡,床是用課桌臨時拼起來的,高低不平,又有縫,稍微胖一點的人想翻個身,一不小心皮肉便可能被夾在縫裡,早上醒來一身血印子。瘦子也睡得不踏實,骨頭碰木頭,第二天全身都疼。那時的攝影機又不像現在小巧玲瓏,沉甸甸的扛在肩頭,攝影師拍攝時全神貫注,一停機,一屁股坐在地上,喘著粗氣,主要是飢餓。大熱天溫度達40度,演員們卻穿著冬天的衣服,又沖又喊,一個鏡頭拍下來個個大汗淋漓,辛苦自不待言。現在聽說要把3段歌詞完整的用上,就必須把拍攝的一些戰爭場面的鏡頭剪去部分,同志們如何舍得。所以,就提出讓他們把歌詞刪減一些,歌詞短了,這樣就能保留許多已拍攝好的戰爭鏡頭,同志們提出的意見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實際情況是這3段歌詞已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並且與所拍場面相互映襯,裁去哪一段都不太合適,所以,呂其明一聽要他們刪減歌詞,這個平時文質彬彬的好好先生,像猴子著了火一樣,一下子竄到導演湯曉丹跟前,嚴正聲明:“歌詞不能刪。”

導演湯曉丹不僅有經驗,修養也極好,面對呂其明的“發火”,不動神色。他安慰呂其明,不要急於下結論,和整個片子合起來,一起聽聽,看看效果如何,再做定奪。結果湯曉丹不僅完整地保留了歌曲,而且還把這首歌放在了影片高潮來臨之前,對影片起到一個起承轉合的渲染作用。先是對家鄉深情贊美,然后表現部隊沖上孟良崮激烈的戰爭場面,從而給觀眾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覺、聽覺對比。

呂其明在得知湯曉丹的決定后,先前的郁悶和不快一掃而光,並專門就“發火和聲明”一事向湯曉丹道了歉。

2007年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升上太空后,《誰不說俺家鄉好》伴隨“嫦娥一號”,作為由全國民眾選出的30首歌曲一起響徹太空。

呂其明直到80歲時對人還說:“沒有電影《紅日》,就沒有《誰不說俺家鄉好》﹔沒有導演湯曉丹的魄力,這首歌就飛不上天!”

聽眾紛紛猜測演唱者是誰

隨著《紅日》電影全國放映后,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在全國各地傳唱,這首歌曲的傳播當時主要是靠電影的放映、收音機的播放,細心的聽眾很快發現電影裡唱出的《誰不說俺家鄉好》和收音機裡有時播放的《誰不說俺家鄉好》是兩種風格的演唱,但在那個年代,收音機裡播完曲目,是不會提演唱者的。每當此時,大家就會紛紛猜測這首歌是誰唱的。其真實的情況是《誰不說俺家鄉好》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任桂珍的“電影版”,另一個是王音旋的“原唱版”。為什麼會有兩個版本的出現呢?

電影屏幕打出的演唱者是任桂珍。任桂珍當時是上海歌劇院的獨唱演員,她嗓音甜美,演唱的聲音和屏幕的場景、人物的形象相得益彰。任桂珍生於山東臨沂,3歲到濟南,對山東民歌的韻味、唱腔很熟悉,經過她的演唱,《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曲子的影響程度甚至超過了電影本身,很多沒看過電影的人,都會唱這首歌,就是因為聽了任桂珍的演唱。但任桂珍演唱的電影版不是原唱版。原唱出自山東藝術專科學校一位叫王音璇的老師,這首歌在先期錄音並灌制唱片時由王音璇演唱,大家也都覺得王音璇演唱突出了山東民歌的特色,在一些細節字眼的處理上,把沂蒙山區的方言表現得很好。但電影插曲這首歌時為什麼要換演唱者呢?

原來電影的主人公是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子,電影要求的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要統一,王音璇的演唱是沒問題的,但要和熒幕的人物形象相匹配,就有了距離。這樣,就有王音旋的“原唱版”與任桂珍的“電影版”。

呂其明在談到這一小插曲時,坦言當年王音旋的演唱可以和任桂珍媲美,並多次說道:“我再三強調一點,並不是王音旋演唱的不好。她是個很優秀的同志。而是影片特殊的需要,更換了演唱者。”

王音璇說:“彭麗媛是我最好的學生!”

彭麗媛在進入歌壇時首唱歌曲之一就是《誰不說俺家鄉好》,並且受到大家的喜愛和好評,之后多次在各種大型晚會上演唱這首歌,在她公開出版的歌集裡也收錄了這首歌。專家們在評論彭麗媛演唱這首歌時,往往要講到王音璇,說王音璇的原唱版,彈舌的處理很有山東味,特別是山東民歌卷舌音的運用,彭麗媛的演唱也繼承了這個處理,和王音璇一脈相承。原來,彭麗媛是王音璇的弟子,她的第一個聲樂老師就是王音璇。

1978年初春3月,16歲的彭麗媛考入當時的山東五七藝術學校(1978年底改為山東藝術學院),第一次見到了鋼琴,當時她想我要是會彈鋼琴、會五線譜該有多好呀。開學的第一天,王音璇給他們上了第一堂聲樂課。王音璇作為歌唱家,曾為電影《苦菜花》《紅日》《大浪淘沙》插曲配唱,她的代表歌曲山東民歌《微山湖蕩起採蓮船》《我的家鄉沂蒙山》也被大家熟知和喜歡。她更重要的一個角色是音樂教育家。在第一堂課上,她沒有教他們如何唱,給他們提的第一個要求是要從思想上樹立熱愛我們的民族唱法,堅定不移地走聲樂民族化的道路,要樹立為此奮斗一生的理念。

彭麗媛在日記本子的扉頁上寫到:“事業上的野心是至高無上的,是攀登一切藝術高峰的基礎。”彭麗媛把追求事業的發展作為自己學習的動力。彭麗媛的3年學習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王音璇認為彭麗媛的聲音、形象、樂感具備一個歌唱演員的素質,是一棵好苗子,就像一塊璞玉,要精雕細琢才能成才。王音璇為她選擇的教材,都以優秀的山東民歌和具有山東風格的創作歌曲為主,同時輔以其他聲樂作品。彭麗媛始終牢記自己的理想,沒有覺得自己已上了藝校有什麼優越感,有的只是成長成才的緊迫感。在家鄉沒有摸過鋼琴、不會五線譜的彭麗媛,每晚都會到琴房彈4個小時的琴。3年學習、生活十分有規律,從課堂到琴房,從琴房到操場,不是練琴、練唱,就是學習其他課程,連星期天也從不休息。山東民歌有不少帶有舌尖顫音的唱法,俗稱“打嘟嚕”,王音璇告訴彭麗媛一定要學會“打嘟嚕”,這種唱法能更好地展現山東民歌的濃郁和親切。為了練好這種唱法,彭麗媛如痴如醉,走在路上還在練習,不知情的人忍不住問她,你一天到晚嘟嚕啥呢?

1980年,全國第一屆民族聲樂匯演時,18歲的彭麗媛聲情並茂地一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反復唱出“得兒喲依兒喲”,傾倒無數觀眾。對於這位學生的業績,王音璇相當認可:“她是靠實力走到今天的,唱的每首歌我都很滿意,是我最滿意的學生。”

《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歌,被認為是一首山東“新”民歌,它以地道的山東民歌風味,唱出了解放軍好和解放區好,唱出了當年陳毅司令員說過的“六十萬敵軍是山東老百姓用小車把他們推垮的”軍民魚水情,成為縈繞在幾代人記憶中的經典旋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