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峰
賀東生將軍,國字臉,瞇縫眼,中等身材。將軍脾氣急,辦事敏,綽號“毛猴子”﹔雖身經百戰,但未中一彈,真正“全身而退”。
1943年秋,日偽軍出動萬余人,對濱海根據地實施大“掃蕩”,包圍我山東大山根據地。為掩護政府機關和群眾突圍,賀東生將軍率六團二連堅守大山葫蘆形高地,以81人御數百名日偽軍,浴血奮戰一日,敵未進咫尺。賀東生將軍夫人陳玲告余:次日上午,幾個排均分散突圍出來,惟獨不見將軍。其時大山四周日本“太陽旗”滿山遍野,當地傳說將軍已陣亡,老百姓紛紛擺靈堂祭之。晚,將軍竟與一警衛員押一日軍俘虜回營,故人稱其為“打不死的毛猴子”。
解放戰爭中打四平,賀東生將軍率部沖鋒,突然覺腰部被重錘一擊,細檢之:皮襖有一彈洞,十字形﹔繼翻皮襖視之:一彈頭嵌於皮膚表層,將軍以手摳出,棄之。賀東生將軍作戰,常遇奇險而獲救,置死地而后生。故每戰后,林彪必詢問:“查一查,毛猴子在哪裡?”羅榮桓見將軍必戲言:“你這個毛猴子,怎麼還活著啊!”
賀東生將軍喜怒哀樂常形於外,喜則帽檐上翹,天庭發光﹔怒則帽檐下壓,滿臉雷霆一觸即發。故部屬欲見將軍必先問警衛員:“首長帽檐在何處?”如答:“后腦勺”,即見之﹔如答:“眼皮上”,則溜之。
某年某月,東野一縱二師奉命三下江南。縱隊部署任務時命二師為二梯隊,時任二師師長的賀東生將軍不悅,帽檐一壓,召團以上干部開會,曰:“伙計們,咱們是二梯隊!叫打就打,叫停就停!一切行動聽指揮嘛,不要有什麼情緒,心裡有數就行。得啦,散會!”部隊過鬆花江后,將軍突然轉怒為喜,精神振奮,指揮四團、五團、六團組成“品”字隊形,拉網前進。是役,二師繳獲大大,將軍帽檐翹得高高。
1945年初夏,賀東生將軍率六團參加討張(即張步雲)戰役,勢如破竹,風卷殘雲。其時,正值雨天,將軍不慎從馬上跌落,右腳摔傷,無法行動。政委吳岱勸其到醫院治療,將軍謝絕,囑士兵用擔架抬其前行,繼續指揮戰斗,連克門各庄、石門等五個據點,解放諸城、高密、膠縣之間地區,面積達1300余平方公裡。是年10月,二師初出關即奉命赴錦西作戰。經新民馬三家子車站,見一車皮滿載軍火被服,蘇軍與冀東部隊看守。二師師長羅華生上前商量:都是八路,支援點,好嗎?對方答曰:誰也不能動。時任副師長的賀東生將軍靈機一動,暗囑后勤部長物色豪飲者,擺酒宴以邀蘇軍。是時陪酒者翹拇指,曰:“斯大林,斯大林!”蘇軍大喜,亦翹拇指曰:“毛澤東,毛澤東!”將軍則乘蘇軍酩酊大醉之際,派人運走一批彈藥。
賀東生將軍重視實戰而輕視練兵。將軍言:“隊列沒有對的,戰術不是吹的。能不能打仗,不是在操場上學的,而是在戰斗中學的。”又曰:“什麼訓練不訓練,到了戰場上,敵人一梭子機槍子彈就把你教會了。”
賀東生將軍腦瓜靈,反應快。“文革”中某日,一造反派頭頭拜訪將軍,曰:“賀司令,你在林副主席指揮下打過仗?”賀答:“靠組織,靠領導。”造反派頭頭曰:“我們請你來當司令,指揮我們打吧?”將軍略作沉思,問:“你們有多少人?多少槍?”答:“二百號人,二百條槍。”將軍急擺手,曰:“不行,不行。我隻會指揮上千人以上的部隊。”該造反派頭頭悻悻而去,恨恨曰:“老狐狸。”
1992年3月30日,余於湖南長沙訪賀東生將軍,問:“首長是三十八軍戰將?”答:“不敢,不敢。打仗第一靠中央的正確指揮﹔第二靠全體指戰員的勇敢﹔第三靠人民群眾的支持。”
新中國成立后,賀東生將軍調武漢任中南軍政大學副教育長、副校長。將軍告余,三十八軍入朝參戰,第一仗沒有打好。彭德懷曾動議調將軍任三十八軍軍長,據說命令都下了,林彪不同意。林彪曰:“辦好一個學校比帶一個軍更重要。”不知所雲何據?
(作者為廣州市文聯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