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民間藏家晒抗戰時期重慶文學期刊

抗戰時重慶曾有50多種文學期刊 撰稿人都是老舍、巴金等名家

2013年12月15日15:34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民間藏家晒抗戰時期重慶文學期刊

  十二月十四日,張南收藏的“抗戰時期學生畢業留言紀念冊”。記者 熊明 攝

  12月14日,在第六屆重慶讀書月“書香渝中” 文化宣傳展示活動現場,市民展示收藏的抗戰時期的老地圖。記者 熊明 攝

   你親眼見過抗戰時期在重慶創刊的文學期刊嗎?你知道這些文學期刊上都登了啥內容嗎?12月14日,第六屆重慶讀書月“書香渝中”文化宣傳展示活動,在通遠門城牆遺址公園舉行。家住巴南區的民間藏家歐陽“晒”出了抗戰時期文學期刊的創刊號、停刊號,引起市民的濃厚興趣。

  抗戰時期重慶文學期刊百花綻放

  “這還是我第一次把這些‘寶貝’拿出來展示呢。”活動現場,歐陽小心翼翼地從塑封紙裡取出一本本泛黃的期刊向記者展示。

  《青年文藝》、《文藝雜志》、《時與潮文藝》、《中國文學》……記者看到,歐陽“晒”出的文學期刊大約有七八種,都是抗戰時期在重慶出版的文學期刊的創刊號或停刊號。

  據了解,1937年后,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政治、文化中心均由東向西轉移,文化名人也匯集重慶,在大后方形成了重慶這一文學中心。那時,重慶的文學期刊如百花綻放,不僅數量達50種以上,而且還涌現出不少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期刊。

  歐陽告訴記者,自己特別愛收藏各種各樣期刊的創刊號,“有的是在舊貨市場淘的,有的是從書友手中買的。”現在,他的家裡收藏有抗戰時期重慶的文學期刊創刊號20多種。

  撰稿人是巴金、老舍、郭沫若等名家

  記者看到,和現在文學期刊的開本大小不同,抗戰時期在重慶創刊的文學期刊一般都為32開,封面設計較為簡約。

  這些文學期刊的撰稿人個個都大名鼎鼎,有巴金、老舍、郭沫若、臧克家、茅盾、沙汀等等。

  記者在創刊於1943年3月15日的《時與潮文藝》上看到,這本期刊為雙月刊,創刊號上有老舍的《戀》、臧克家的《悲哀的人物》等文章。該期刊於1946年5月15日終刊,共出了26期。

  另一本文學期刊《青年文藝》,1942年10月10日在桂林創刊,1944年4月1日遷至重慶復刊。

  在重慶出版的第一期《青年文藝》版權頁上顯示,該期刊的辦公地點在重慶興隆街27號(今渝中區七星崗一帶),在當時位於民生路183號的重慶新知書店銷售。

  《青年文藝》創刊號上,刊登有茅盾的《關於〈遙遠的愛〉》、沙汀的小說《疑慮》等。

  曾熱議如何產生“偉大的作品”

  在1945年2月15日出版的《青年文藝》停刊號上,發表了茅盾的文章《對於文壇的一種風氣的看法》。

  文中,茅盾談到,抗戰初期,短篇的“報告”體比較盛行,這些文章多描述戰場上士兵的英勇、敵人的凶殘。但是,不久之后,大家都在熱烈探討如何產生“偉大的作品”,讀者更希望了解抗戰的全部,而短篇的“報告”僅僅反映了抗戰的“一鱗一爪”。

  “書商們會告訴你,長篇小說好銷一些。為什麼好銷呢?”茅盾在文中分析道,“讀者們渴望明了此一時代社會各方面動態的心理是更加強烈而迫切了……讀者們今天是更加渴望了解抗戰在怎樣進行,將如何進行,在抗戰中暴露出來的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等弱點必如何才可以克服……”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當時的讀者已經越來越關心抗戰,並且越來越理性地面對抗戰中出現的問題。而在茅盾看來,“偉大的作品”就是要反映時代、反映當下。(記者 蘭世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