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
《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曾因沖破題材的禁區而名動海內外,因“參與了中國思想解放的大合唱”而洛陽紙貴。日前,《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有了續篇,出版了完全本,舊時代的軍官如何成為新社會的主人?曾經的對手,真的可以一笑泯恩仇嗎?作者黃濟人回顧了國民黨戰犯改造那段特別的歷史,講述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一邊當學生,一邊當先生
《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的出版是1982年,作者黃濟人是四川內江師專的學生、一位國民黨軍官的兒子。
1982年出版之前,當時黃濟人被借調到公安部的國際政治學院新聞系擔任教師。因為寫這個東西,他個人命運發生了變化:他的同學們還在內江師專當學生,黃濟人已經在國際政治學院擔任新聞系的教師了。一邊寫書、一邊教書。
在這本書正式出版之前,當時國際政治學院裡面有個刊物叫《時代的報告》,連載了一部分《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
連載的反應比較強烈,兩種情緒都強烈。一種情緒認為不錯,一種情緒認為很糟。其中最典型的事情,就是有一個部隊寄了一封信給黃濟人,措詞很犀利:國民黨八百萬軍隊都被我們消滅了,真是沒有想到還有他們的后裔,一個后裔用他的筆繼續和我們作戰。信的落款是:某某部隊全體指戰員。
“我是今天被共產黨俘虜的”
當時戰犯管理所要建立每個戰犯的個人檔案,要他們把一生作為軍人的經歷寫出來。
杜聿明很好寫,毛澤東已經替他寫了一部分了,叫做《敦促杜聿明投降書》,其中講到淮海戰役中他主張釋放毒氣。而且傳說一天毒死了600多共產黨士兵。那麼他寫了反人民戰爭當中他的各種戰場經歷和他的一些指揮這類東西交上去。
公安部主管戰犯改造的副部長凌雲見到這些東西以后,直接到監獄找杜聿明說,你這個東西寫得不好,作為個人的經歷、個人的檔案,你這種寫法我有意見。你隻寫了在人民解放戰爭當中你的事情,你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東西。你的成名,我們知道你,是你的抗戰。你的廣西的昆侖關血戰,不僅我們全中國人都知道,美國人也知道。美國記者寫的《血戰昆侖關》這樣的書籍早就出版了。所以你對民族的貢獻,為捍衛中華民族的利益而浴血奮戰,這段歷史你自己不應該否認,因為誰也否認不了,包括你自己。
由此凌雲講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話:什麼叫杜聿明?昆侖關戰役加淮海戰役等於杜聿明!
杜聿明聽完這樣一番講話以后,回到監獄,給宋希濂將軍講,我是今天被共產黨俘虜的。
功德林裡的戰術分析會
1956年,全國戰犯大集中。杜聿明從濟南過來了,沈醉先生從重慶過來了,全部進入到北京一個叫功德林的地方。當時沒有挂牌子,實際上是北京戰犯管理所。幾百位國民黨將領,集中以后生活比過去更自由,放風的時間特別多,早操以后可以半天自由。
他們早操以后誰也不願意離去,自從戰敗以后還沒有見過面,那麼終於見了,結果在操場上誰也不願意走、誰也不願意說話。
這時候國民黨有一個將領叫李以劻,是淮海戰役中國民黨的一個前線觀察員,他突然在地下畫了一張淮海戰役的作戰圖,問杜聿明,當時你在哪裡?問黃維,你在哪裡?問國民黨18軍軍長楊伯濤,你的位置在哪裡?戰爭這麼多年后還要進行一番探討。探討的結果是沒有結論。所以黃維有一句話,他說我不承認我是打敗的,因為這場戰爭我沒有打,我奉命組建12兵團以后,直接從武漢進入了陳毅的口袋裡面,我完全沒有動就被俘虜了。
沈醉殺豬
功德林成立了犯人自治機構學習委員會,組長開始是杜聿明,后來是宋希濂。
有一天,宋希濂召集大家開會,說我們第一次靠我們的雙手養了豬,馬上過年了,要殺年豬,現在的問題是:由誰來殺?
有人說要請軍統的同志干,因為他們殺人都沒有眨過眼,何況殺豬?!
沈醉先生在軍統裡教過行動術,殺過人,由他來。
沈醉告訴黃濟人,真的殺人他不是外行。他的老家湘江邊上經常殺人,執行死刑,有錢的賄賂劊子手,留一個全尸,沒有錢的人就眼睜睜看著親人尸首兩分。有一天九歲的沈醉因為好奇,就湊過去看熱鬧,看到窮人的頭被砍落地,在沙灘上滾。等人們散去,家屬哭天搶地的時候,沈醉就跑過去把人頭抱起來,抱到尸首邊上,給他放在脖子上拼湊,然后坐下來,手裡面拿出針線給他縫。所以沈醉先生告訴黃濟人,對人頭的研究,他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
沈醉殺過人卻沒有殺過豬,他按照殺人的方式也給豬抹脖子,因為豬的脖子部位是全身最厚的,這一抹很不成功。這頭豬就帶著這一把刀一路狂奔,帶著血,結果在整個院壩由各大兵團司令圍追堵截,然后才把這頭豬制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