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柳建輝教授做客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25日電(張湘憶) 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人民網黨史頻道邀請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柳建輝教授,以“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為主題,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
柳建輝教授指出,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首先,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它的當代價值就體現在它仍然是我們必須高舉的偉大旗幟和指導思想。也就是說,毛澤東思想仍然是中國共產黨歷次黨的代表大會,即從改革開放以來的第12次黨代會到第18次黨代會,歷次《黨章》都是把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行動的科學指南來對待的。在去年中國共產黨第18次黨代會修訂通過的《黨章》裡面,毛澤東思想在總綱裡面是和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一起,作為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發展的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之一,作為黨的行動指南所明確了的。也就是說,它是同馬列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並在這個體系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從馬列主義到毛澤東思想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體系裡面又包括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毛澤東思想在它們三者之間,具有不可替代和承上啟下的獨特作用,就是因為它上承馬列主義,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列主義在五四前后傳入中國,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產生了中國共產黨,那麼中國共產黨又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領導中國革命取得了成功,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大理論成果,我們經常說的就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的飛躍,就是七大明確地把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的精神支柱
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除了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行動指南、精神旗幟之外,特別是除了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道路、制度的內在繼承發展關系之外,第二個大的方面,就是毛澤東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的強大精神支柱。對於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振興和長遠發展,毛澤東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指導作用。
從歷史的角度看,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已經超出了國界,即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其實毛澤東已經成為國際性的有重要影響力的歷史偉人、世界偉人,毛澤東思想也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實際上它已經超出一國之界限,在世界思想文化發展過程中,在人類優秀思想遺產當中,具有很重要的歷史地位。所以我們說,毛澤東思想已經成為20世紀人類社會的一種先進文化現象,或者說叫先進的文化象征。進入21世紀之后,毛澤東思想仍是我們必須高舉的偉大旗幟,所以從第二個角度來說,即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本人,作為人們常常談論的話題或者研究的課題,會貫穿21世紀甚至更加久遠。從這個角度說,之所以在今年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的時候,要進行隆重而又儉朴的紀念活動,就是要進一步弘揚毛澤東的歷史偉業,進一步弘揚或者繼承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因此,我們在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的時候,應該力求完整、准確、嚴謹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我們紀念毛澤東就必須要研究毛澤東,繼承毛澤東思想就必須要深化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紀念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和懷念,更主要的是要轉化為在日常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當中,更好地把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研究推向深入。在這個基礎上學習、繼承毛澤東才有了我們所明確的目標,就是要著重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領會毛澤東思想的時代價值、當代價值和精神實質,並運用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
毛澤東思想對於加強執政黨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最后,毛澤東思想對於加強當今的執政黨建設,對我們更好地落實十八大精神,把執政黨建設好,使執政黨建設向著科學化的方向發展,更加符合執政黨建設的自身規律和執政黨建設的一般規律,也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因為,大革命失敗以后,中國共產黨當時處在農村,所以那個時候不得不吸收大批農民入黨,使農民出身的黨員成為黨的主要成員。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還能不能保持先鋒隊的性質,在當時就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也可以說當時共產國際,包括斯大林,那時候都不大相信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認為隻不過是一個“農民黨”。可是毛澤東等認為,一個黨的性質不決定於黨員的出身和成分,而決定於以什麼思想為主導,所以關於支部建在連上、思想建黨的論述,就是非常有特色的,因為這是從中國革命的實踐中產生出來、提煉出來的。所以,毛澤東始終把思想建黨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注意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沒有過分強調黨員的出身和成分問題,反映的是毛澤東思想科學世界觀裡的處處從實際出發的原則。1929年,毛澤東主持制定的古田會議決議,提出了關於入黨條件的問題,實際上五條入黨條件就反映了當時中國共產黨怎麼團結、凝聚革命力量、壯大革命隊伍的問題。比如說當時這五條:一是政治觀念沒有錯誤,第二要忠實,第三要有犧牲精神,第四是沒有發洋財的觀念,第五是不吃鴉片不賭博。應該說,這些條件在當時也不算高,但是符合當時的實際,反映的實質是什麼呢?就是中國革命在面臨大革命失敗后的嚴峻形勢下,黨為了團結凝聚廣大的民眾加入革命的隊伍,強調的是隻要擁護黨的最低綱領,積極參加革命工作就可以入黨,當然入黨以后要繼續進行思想教育,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共產主義、共產黨員或者叫共產主義戰士,后來的實踐証明這種措施是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是根據實際提出的入黨條件,而沒有局限於當時的框框,所以使黨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同時,由於黨清醒地認識到這樣加入進來的黨員思想教育面臨很重要的任務,所以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終於把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黨,建設成為真正的具有先進性、純潔性的、工人階級的先進政黨,而且培育出了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大優良作風等革命傳統,從而在根據地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剛才舉這個例子,實際上就是想和大家交流,也就是說,毛澤東建黨思想裡面在當年那個時候的一些論述,盡管是從當時的實際出發的,但是精神實質、立場觀點、方法還是有當代意義的。其實我們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紀念建黨80周年以來,提出加強黨的組織發展和思想建設方面的一些舉措,實際上也是借鑒或者說是受毛澤東思想關於執政黨建設觀點的指導和啟發的。
現在我們仍然面臨著怎麼搞好執政黨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問題,所以十八大以后中央開始實施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進行群眾路線教育,實際上就是繼承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裡面關於群眾觀、群眾路線的重要思想,這就是繼承和發展,就是要弘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實質就是加深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使黨執政的社會基礎、階級基礎更加牢固。所以,這些問題要解決好,就要像當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像毛澤東思想論述的那樣,建設一個先進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執政黨。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也需要與時俱進,根據新的實踐,在基本理論的指導下,加強執政黨的自身建設,從十二大以來一直到十八大,中國共產黨的歷屆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黨章》的修訂,實際上都體現了這樣的精神,黨的領導人在這方面的論述,都是對毛澤東思想關於執政黨建設裡面一些正確思想和觀點的繼承與發展。正是這樣從毛澤東建黨思想中得到了很多啟發,所以我們在三中全會以來執政黨建設不斷發展。把執政黨建設成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要求的,又能回應中國各族人民的利益訴求,同時又適應人類社會、世界歷史發展潮流的先進的政黨,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相關專題 |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