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人民網黨史頻道連載了由陳利明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從紅小鬼到總書記 胡耀邦》。本書描述了胡耀邦出身瀏陽河畔、從小投身革命,參加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立后主政川北行署,執掌共青團中央,湘潭挂職鍛煉,陝西主政兩百天,歷盡“文革”磨難,整頓中國科學院,撥亂反正闖禁區,平反昭雪冤假錯案,主管宣傳理論工作,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等70余年艱難跌宕、曲折傳奇、無私奉獻、光明磊落的人生歷程。【點擊進入圖書連載】以下為本書節選:
斗轉星移,光陰荏苒。時過半年,即1981年6月26日至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六中全會,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195人,候補中央委員114人,列席的53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華國鋒等同志分別主持了會議。
會議的第一項議程就是審議和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經過與會人員的認真審議,全會一致通過了這個輝煌的歷史文獻。
6月29日,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宣告結束。全會發表公報:
全會一致同意華國鋒同志辭去黨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請求。全會通過無記名投票,對中央主要領導成員進行改選和增選,選舉的結果是:
一、胡耀邦同志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二、趙紫陽同志為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三、華國鋒同志為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四、鄧小平同志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五、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組成,他們是: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華國鋒。
六、習仲勛同志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這次全會是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黨歷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是總結經驗、團結奮進的會議。這次會議將以在黨的指導思想上完成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而載入史冊。
胡耀邦在6月29日全會的閉幕式上,作了熱情洋溢和激動人心的講話,他說:
我是在我們黨的特定歷史條件下,被推上現在這個崗位的。
今天我講三點意見。
第一點,這幾年誰的貢獻大一些?我看貢獻大一些、多一些的,還是老一輩革命家。拿常委來說,是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陳雲4位同志。小平同志因為經驗特別豐富,精力很充沛,加上長期斗爭建立起來的巨大的威望,他起的作用就更突出。
第二點,兩個沒有變。本來,按全黨絕大多數同志的意願,中央主席是由小平同志來擔當的。除小平同志之外,無論從水平、從能力、從資望上來說,還有好些老同志都比我更適合,就是年紀比我小一些,而且確實是我們黨的優秀干部,也不乏其人。……現在就這樣定下來了,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但是,我想,我有責任向全會說明,有兩條並沒有變:一是老革命家的作用沒有變,二是我的水平也沒有變。因為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情況:一個人的工作職務突然上升了,他的本事也隨即膨脹起來。今天的胡耀邦,還是昨天的胡耀邦,對待這樣的問題,當然主要是靠我自己有自知之明,但是,也要請全黨的同志按照這次歷史決議的精神,實行監督,首先要請中央委員會的成員進行監督。前面我說過,這些年常委起主要作用的是劍英、小平、先念、陳雲四位同志,特別是小平同志。這不是什麼秘密。連外國人都知道,小平同志是現今中國黨的主要決策人。有時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詞,叫“主要設計者”。不管是那個詞,意思是一樣的。現在的中央領導,政治生活很正常,真正恢復了集體領導。好幾位老同志就說過,現在中央的政治生活,算是我們黨的歷史上最好的年代。我是同意這個話的。老一輩革命家仍然是中央起主要作用的核心人物。這個情況可不可以告訴全黨呢?我認為,不但可以,而且應該。
第三點,我們的勁該往那裡使呢?現在我們領導上的勁,中央領導同志、省市同志,我們的指導思想上的勁,應該集中主要的精力,來考慮如何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同時考慮如何有效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
胡耀邦激昂慷慨、熱情奔放的講話,激起陣陣掌聲。
聽了胡耀邦的講話,鄧小平興奮地說:“我們這次把胡耀邦同志選作黨的主席,剛才他作了一個簡短的講話,我想,這一段話也証明,我們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之所以選擇胡耀邦擔任黨的主席(總書記),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一書是這樣描述的:“由於需要年輕一點的同志擔任黨中央的領導工作,而胡耀邦有長期在紅軍中工作和從事黨、團工作的經驗,在‘文化大革命’后的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工作中有顯著成績,所以被選為黨的主席(總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