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郁達夫脖子上挂餅耍酷

肖伊緋

2014年02月20日11:07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郁達夫脖子上挂餅耍酷

  讀史:有個形容“懶人”的民間典故,就是說脖子上挂張大餅,一直用嘴夠著吃,吃到餅掉地下為止,都不用手扶一扶。可誰知道福州還真有這麼一種餅,傳說中也真有類似的這麼一種吃法。

  據郁達夫《閩游日記》記載,某日,他在福州街頭閑逛,見到一種很特別的餅,在中間鑿了一個孔。問了商家才知道原來叫“光餅”。據說明代戚繼光帶三千山東子弟兵到福州追殲倭寇,便發明這種餅,可穿繩子,挂在脖子上,作為行軍時的干糧。福州人民感謝他,用“光”字來紀念他。

  郁達夫覺得這“光餅”很有意義,當天就買了很多,用繩子串起來,像當年戚家軍一樣,套在脖子上,一個人跑到於山戚公祠去,憑吊戚繼光,還在祠壁上題了一首七言絕句:“舉世盡聞不抵抗,輸他少保姓名揚。四百年來陵谷變,而今麥餅尚稱光。”脖子上挂張餅,一邊吃一邊念詩,大才子可能自己覺得很酷,可把賣餅的冏得不行,大伙兒都說他做的餅有問題,會把人吃成癲子。

  札記:郁達夫此舉,看似耍酷戲弄,實際上也是借古諷今,表達了對抗戰中正面戰場“不抵抗政策”的憤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