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27日通過表決,以立法形式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聽聞此消息,曾參與南京保衛戰的97歲江西抗戰老兵吳春祥說,“這是好事,我非常贊同,可以讓國人更好地銘記這段歷史。”
在吳春祥家中,牆上整齊地挂著志願者贈送的“抗日英雄”等字畫,臥室裡擺放著數張他參加南京保衛戰紀念活動的照片。
吳春祥1918年出生在江西南昌縣。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他年僅19歲便辭去江西電報局工作,瞞著家人赴南京報考陸軍軍官學校。他認為,“民族危機當前,作為年輕人,我不當兵誰當兵?我們不能讓老人、小孩、婦女上前線抗戰。”
1937年11月,淞滬會戰結束后,日軍直犯南京。12月1日,南京保衛戰開始,日軍持續轟炸南京城,正在訓練的吳春祥幾乎每天能聽到抗戰的壞消息。12月12日,在軍士營受訓3個月的吳春祥被派到光華門附近抗擊日兵前進。
談起南京大屠殺,吳春祥右手捶腿,長嘆一聲說,“很多戰友在南京保衛戰中犧牲,在南京大屠殺中又有30多萬人被殺害,而我僥幸撿回一條命。”
吳春祥對記者說,確定“紀念日”和設立“公祭日”,不僅是國家對在抗戰中作出貢獻的人的肯定、對烈士家屬的慰問,同時也是提醒日本右翼分子要尊重歷史,“通過對死難者的安慰、對死難同胞的公祭,讓國人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創造未來”。
摸了摸手裡的“抗戰老兵”勛章,吳春祥略帶遺憾地說,“現在,全國能找到參加南京保衛戰還健在的老兵隻有3個,很多戰友相繼過世。‘紀念日’和‘公祭日’來得太遲,很多老兵都聽不到這令人振奮的消息。”(蘇路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