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白毛女”:藝術長存天地間

——深切悼念長影著名譯制片導演林白

2014年03月05日11:15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白毛女”:藝術長存天地間

林白

3月4日凌晨1時50分,長影著名譯制片導演林白在長春去世,享年91歲。林老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3月6日早8時10分在長春市殯儀館中廳舉行。

林白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媒體視野,似乎要追溯到2008年獲頒第九屆吉林長白山文藝獎成就獎。當時她也是獲獎者中年齡最長的一位老人,其藝術生涯從1938年陝西洛川抗大開始,延伸至上個世紀80年代,貫穿新中國文藝事業半個多世紀征程。

舞台上的第一位“白毛女”

1938年,年僅15歲原名翟秀華的林白,從河南洛陽女子中學畢業,來到陝西洛川抗大隨營學校學習,並在學校裡主演了話劇《洛痕》,於不經意間開啟了一生的藝術探求。

當時到延安不通火車,有的人能幸運地搭上汽車,大部分人則是步行。大多數人要分別組成一個十幾人的隊伍,步行奔赴延安。他們穿上布鞋,帶上草鞋,每天天剛亮就啟程,一直走到天黑。剛開始每天走幾十裡路就能找到住所,后來要走100多裡路才能找到住所。就這樣,在黃土高原縱橫的溝壑中,要走上10多天。1938年,林白就這樣來到了黃河之濱的延安,進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先后在戲劇系、戲劇音樂系學習4年。其間於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應延安劇協之邀,在《日出》中扮演小東西。

1944年,作為已在延安小有名氣的戲劇演員的林白,成為魯藝實驗劇團的演員。這一年,有一部影響世人至深的歌劇正在籌備,叫做《白毛女》。多才多藝的凌子風扮演楊白勞,陳強扮演黃世仁。林白扮演了白毛女,也是中國文藝史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白毛女。1946年,林白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以下簡稱魯藝)和華北聯大組成的東北文工一團、二團等百余人,在團長呂驥、張庚的帶領下,輾轉數月,來到哈爾濱演出《白毛女》,立即引起轟動,並持續數月。

此后半個多世紀裡,《白毛女》歌劇中扮演喜兒的主角也幾易其人,從王昆到郭蘭英,再到彭麗媛,三代“喜兒”各有千秋,而林白日漸步入幕后,鑄就了此后譯制片導演的桂冠。

與大導演王家乙伉儷情深

提起林白,就必須要提起她的丈夫、長影已故著名導演王家乙。在林白飾演“喜兒”版歌劇《白毛女》中,王家乙飾演穆仁智。

歌劇《白毛女》導演之一、著名戲劇家舒強是王家乙和林白伉儷的戰友也是延安的鄰居,他的女兒舒曉鳴在回憶文章裡這樣寫道:“王家乙叔叔1940年底到延安魯藝,當時林白阿姨早在魯藝了,他們是在魯藝相識、相愛的……”

舒曉鳴還記錄了這樣一件事:“2008年8月28日下午4時30分,85歲高齡的林白阿姨特意從長春打來長途電話,談到60多年前我們兩家在延安當鄰居時的一段往事:‘在《白毛女》正式公演的那天下午,汽車已經來接我們,我、家乙叔叔和你爸爸(導演)馬上要出發,但我們1歲的女兒晶晶感冒發燒了,你媽媽告訴我,發燒40℃,怎麼辦?匆忙中我也沒了主意,隻說了一句話:不行就送醫院吧,就走了。結果是你媽媽和照看孩子的一位18歲的農村女孩把晶晶送到了延安和平醫院,當時大夫說已經很危險了,又沒有特效藥,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住了好久,晶晶才病好出院,我是第二天才到醫院去的。這件事深深記在我心中,我一直想當面或打電話向熊焰同志表示感謝,但現在你父母都不在了,我感到非常遺憾,隻能對子女說一說了。’當時在延安就是這樣,同志之間親密無間,團結互助,你幫我,我幫你,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

1948年,王家乙與林白相繼來到東影(長影前身),王家乙在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中飾演了工人老梁,林白也開始了自己的銀幕生涯。

半生奉獻新中國譯制電影事業

林白在1953年時,再次因為身體原因告別舞台,進而擔任譯制片導演。由她執導譯制的影片有《好兵帥克》、《天堂裡的笑聲》等至今被奉為經典電影。1966年,長影已頗具規模的譯制片室縮編為譯制組,林白於困境中擔任組長。直至1977年,中國電影再次迎來了新的春天,從前禁止放映的和不敢放映的譯制片重新搬上了銀幕,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林白也因此重獲藝術新生,繼續執導譯制《小貝尼》、《三妯娌》、《二十六個畫面的佔領》、《夜襲機場》、《偵察英雄》等一系列國外經典影片。

1979年,林白為中國觀眾帶來了一部卓別林的電影《舞台生涯》,這部作品使她獲得了1980年文化部優秀譯制片獎。更為深遠的意義在於,對於卓別林作品特別是美國電影幾乎一無所知的觀眾,終於有了欣賞不同藝術手法的機會。此后,林白還於1983年執導譯制了影片《金牌》,再次榮獲文化部年度優秀譯制片獎。

林白非常留戀故地,所以一直住在位於長春市紅旗街的“長影高資樓”,記者從長影集團老干辦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老人家身體一直不太好,年前去探望她老人家的時候,就感覺到老人的狀態有些差了。”

在長影集團官方微博上,遠在海南的長影著名電影藝術家、全國著名書法家姚俊卿托人發來短信寄托哀思:“驚聞噩耗傳來,痛心不已,我又失去一位知心老友,我在長影工作期間,與家乙導演及林白二位合作多部戲,至今物是人非。悼念林白老姐姐,永垂青史,千古不朽!”

此外,不少文化人、影人、普通影迷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哀悼之情。著名影評人史航說:“《天堂裡的笑聲》!《好兵帥克》!長譯特別牛的兩個譯制片精品。從小喜歡到大,現在也常聽它的電影錄音剪輯。佩服林老太太,悼念林老太太,林老太太,真的謝謝你。”導演顧晶表示:“林白阿姨走好,天堂有電影。”很多網友也用“林奶奶走好”來悼念這位老藝術家。(記者 馬璐 通訊員 徐冠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