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共抗戰英烈:朱立文

2014年03月25日13: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朱立文(1909—1941),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第五師第十五旅副旅長。

原名朱連升,又名朱禮文、朱理文。1909 年9 月24 日出生在廣西百色縣后府街(今紅旗街)。因家庭貧困輟學,到資本家的工廠做工。

1929 年夏,中共黨組織深入到廣西的工廠、農村、學校等宣傳、發動群眾參加革命工作。同年12 月,朱立文毅然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並參加了百色起義。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軍歷任班長、排長、連長、副政治教導員、團參謀長。由廣西轉戰到江西,又參加了二萬五千裡長征。到達陝北后,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的隨從副官,后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后, 朱立文於1938 年到河南確山縣竹溝的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留守處工作。后在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第三團、第五團任參謀長。1940年任第六團團長,駐坪壩整訓隊伍。同年10 月,日軍步騎兵約一千人在沿宋河公路南下時,突然向坪壩發動進攻。朱立文立即與參謀長研究部署,在坪壩東南的崔家沖設下埋伏。當敵人完全進入伏擊圈后,朱立文指揮部隊,集中火力打擊敵人,日軍猝不及防,受到重創。這次戰斗,繳獲敵人大批武器彈藥和戰馬,徹底挫敗了敵人佔領坪壩的企圖,使豫鄂挺進縱隊與其他根據地的交通聯系保持暢通。1941 年4 月,豫鄂挺進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五師,朱立文任第十五旅副旅長兼第四十三團團長,並曾兼任襄西指揮部指揮長。在開辟豫鄂邊區抗日根據地的斗爭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后,武漢周圍日軍兵力減少,第五師決定乘機進一步作戰略展開,以形成對武漢的戰略包圍。第十五旅負責開辟(漢)川漢(陽)沔(陽)地區,以發起侏儒山戰役,殲滅偽定國軍汪步青部。1941 年12 月7 日, 第一次戰斗全殲偽第三團團部。12 月23 日,開始第二次戰斗,第十五旅第四十三、第四十四團及天漢支隊各一部, 迅速攻佔裴家山、將軍嶺,殲滅偽機炮營全部和新兵連一部。下午,黃陵磯等地日軍來援。第十五旅一面進行阻擊,一面組織交替后撤。因來敵眾多,火力猛烈,地形又十分不利,朱立文當機立斷,命令部隊迅速撤離,自己親率一個通信班進行掩護。激戰至傍晚,部隊安全撤離,但擔任掩護的通信班僅剩下幾個人。他們在一條河邊跳上一艘小船,奮力向對岸劃去。這時日軍已追至河邊,在岸上進行火力追擊。小船終被打翻,朱立文及所率戰士都為民族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朱立文是新四軍第五師在抗戰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指揮員,時年32 歲。

(資料提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