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在威海環翠樓廣場上,鄧世昌與“太陽”化作雕像永遠佇立著。資料圖片
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戰役中,“致遠”艦被擊沉,管帶鄧世昌蹈海殉國,成為被國人永遠銘記的民族英雄。
那天,有一隻狗也在這場海戰中犧牲了。它就是鄧世昌的愛犬——太陽!在“致遠”艦被擊中、鄧世昌入海后,其平日裡養的名為太陽的愛犬也跟著跳入海中,緊緊咬住鄧世昌的衣袖,不讓主人下沉。鄧世昌想趕走愛犬,就向狗揮拳。但是愛犬仍不肯離去,又去咬住主人的頭發。鄧世昌不願自己的愛犬犧牲,回身狠擊它的脖子,想逼之離開。在受到主人的攻擊時,狗被迫鬆開了鄧世昌的頭發,就在鄧世昌轉身沉海的片刻,狗又緊緊咬住了鄧世昌漂浮在海面上的辮子,還發出“嗚——嗚——”的悲泣聲,仿佛在哀求鄧世昌上岸。一隻狗與他的主人,在激烈的海戰后,就這樣僵持在100多年前中國的黃海海面上……
已經抱定“闔船俱沒,義不獨生”信念的鄧世昌,始終擺脫不了愛犬的糾纏。無奈之下,他做出了絕非本意的舉動:抱住愛犬的頭,與他的愛犬一起沉入大海……后來,人們打撈起鄧世昌的尸體。據說,“太陽”緊緊咬著發辮的牙至死沒有鬆開……鄧世昌的悲壯事跡傳到北京,光緒皇帝流著眼淚為其撰寫了一副挽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