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鴻章題留荷蘭的一首詩

2014年04月03日11:21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李鴻章題留荷蘭的一首詩

第三屆核安全峰會日前在荷蘭舉行,筆者關注之際,聯想到118年前李鴻章出訪荷蘭留下的一首題詩,以及這首詩輾轉回到李鴻章家鄉合肥的經過。

1896年,李鴻章作為中國特使,應邀赴俄參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並順訪歐美諸國。3月27日,李鴻章率其子侄在內的中外隨員45人,從上海登上法船“愛納司脫·西蒙號”,翌晨離滬,出東海,經太平洋、印度洋入蘇伊士運河,又由迎候的俄國馬赫托姆斯基公爵接上“俄羅斯號”船,於4月27日抵達俄國的黑海港口敖德薩,改乘火車北上。

李鴻章此番“以七十有四之衰齡,涉三萬余裡之海路”出使歐美,目的是根據清廷“以夷制夷”和“聯俄抵日”意圖,尋求國際上的廣泛支持,並對俄、德等國先前挾迫日本放棄對我遼東半島的佔領表示感謝。他在俄國拜會了新沙皇並草簽了《中俄密約》,然后到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美國和加拿大巡訪,並向部分國家的元首遞呈國書。

在訪問歐洲途中,李鴻章於7月4日離開德國進入荷蘭。荷蘭王國為李鴻章來訪做了充分准備,同步推出中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的荷蘭語譯本,派出皇室馬車隊接迎李鴻章一行。5日晚,荷蘭王室在海牙庫爾豪斯大酒店的水物凝思宮舉行歡迎盛宴。據李鴻章之子的《李襲侯(經述)遺集》載:“宴畢,優伶獻歌舞之技,珠喉玉貌,並世無倫”﹔“歌舞極盛,使臣即席賦詩,傳抄為之紙貴。”李鴻章賦詩並跋文如下:

出入承明五十年,忽來海外地行仙。盛筵高會娛絲竹,千歲燈花喜報傳。

荷蘭多文學。奉使過此,官紳召飲

北海之濱,張樂放燈花,中現有千歲李某五字,可謂善頌禱矣。詩以紀之。光緒廿二年五月廿五日,即西歷一千八百九十六年七月五日,李鴻章

海牙在荷蘭語中意為“伯爵家的樹籬”,公元13世紀曾為威廉二世伯爵的城堡。當年雖非首都,但卻是荷蘭真正的政治中心,王宮、議會大廈、首相府和一些國際機構等都在這個市。“庫爾豪斯”是荷蘭有名的大酒店,始建於1818年,原為海濱沐浴房,1885年辟為旅館,1887年新建。故該詩在收入《李文忠公遺集》(第六卷)時,加標題為《荷蘭海口浴堂夜宴口佔》。《李文忠公遺集》系李鴻章死后由張佩綸(李鴻章婿)、廉泉(吳芝瑛夫)等纂,李國杰(李鴻章孫)刻,該詩中“五十年”和“盛筵高會”到“遺集”裡成了“四十年”和“華筵盛會”。李鴻章實際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濟大權,可謂“兩人(慈禧、光緒)之下,億人之上”,中外皆呼“李中堂”,“中堂大人”出訪享受宰相之禮遇,因而荷方打出“千歲李鴻章”的燈花。梁啟超1897年寫的《變法通議》中就有“去歲李相國使歐洲”句。

庫爾豪斯大酒店在鼎盛時期曾長期接待各國政要,但酒店方對華人世界津津樂道的是:自李鴻章來此后,店名就有了一個雅號“李鴻章大酒店”,因為這是一個吸引中國人紛至沓來的很大的“賣點”。若干年前,李鴻章的曾侄孫李家震到海牙,親眼見到過那首詩,還與酒店經理在留言簿“金寶書”邊合了影。我前駐法國大使吳建民出差荷蘭受邀入住庫爾豪斯大酒店時,店方也向其出示了李鴻章的題詩。

吳建民來合肥,曾言及他見過李鴻章當年題留海牙的詩,於是合肥市政府委托他將此詩設法復制給合肥,吳建民欣然應允,隨后傳來影印件(附)。筆者受命做了若干考証工作。

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去歲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欄目組去庫爾豪斯大酒店採訪,酒店銷售經理Jurriaandevos爆出了一個驚天秘密:“李鴻章事實上沒有在酒店入住,他只是在酒店參加宴會,受邀於政府。”至於那晚李鴻章到底住在了哪裡,《鳳凰大視野》也沒有找到答案。那位銷售經理還說,酒店記載李鴻章寫詩時沒有用鉛筆或鋼筆,他用的是隨身帶的小毛刷子。鳳凰衛視記者一聽樂了,那是中國的毛筆呀!(戴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