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代號“象”

2014年04月06日11:03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代號“象”

周竹安外甥女婿張亦軍接受記者的採訪。

黃雍(資料照片)

1954年4月,毛澤東和程潛(右二)等在北京十三陵合影。(資料照片)

探討65年湖南和平解放那一重大歷史事件因果,是史家的“飯碗”,記者隻能以“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各方努力、共襄義舉”來概括。那麼,周竹安在這幕歷史大戲裡是什麼角色,同樣是史家研究的課題,而記者隻能敘述事實。

2月27日,記者採訪了周竹安外甥女婿張亦軍。感謝他提供周家后人編寫的《周竹安傳》一書,參照周的回憶錄《長沙地下電台建立前后》,讓我們知道了“周竹安1949”,即建立電台、收集情報、策反程陳、保護設施。回溯時光,我們看到了周竹安活動的軌跡。

1.

情報,不斷發到中央

秘密電台建好后,情報工作始終是周竹安關注的工作重點。他到長沙不久,就陸續調集人員組建了一個情報班底。黃雍則負責了解湖南軍政界的動態。周茂僧代表周竹安,負責總聯絡。

他們搜集到的情報,通過秘密電台源源不斷地向中央匯報。這些情報中,包括國民黨華中地區的兵力、編制、調動和作戰計劃,還有國民黨華中地區空軍聯絡、作戰計劃等,又有許多有關湖南的政治、經濟、社會等一般情況的情報,還有社會輿論等。這些情報對中共中央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2.

黃雍,活躍在軍官堆裡

策動程潛、陳明仁、李默庵等人起義,周竹安首先是通過黃雍。黃雍在黃埔同學中頗有名望,各方面的關系也極多,加上有軍校畢業生調查處湖南分處主任這個身份,活動也就方便了。因為吳克堅“有言在先”,加之在重慶時周、黃也還熟悉,聯絡起來也就有了互信的基礎。

黃雍不僅為與中央聯絡的電台提供了安全環境,而且還爭取了湖南“綏靖”副總司令王勁修,又通過王策動了六十三師師長湯季楠、湖南保安副司令彭杰如等參加起義﹔又聯絡了程潛之子程元,通過程又去策動國民黨三一四師程杰團與陳又平團起義﹔又通過蘇本善去爭取株州第十一兵工廠人員保護重要機器、物資等,並動員鐵路局員工怠工抵制了白崇禧企圖運輸機器的計劃。另外,周竹安還通過國民黨空軍第四軍區陸空聯絡組組長蘇本誠,去做駐衡陽的空軍第四軍區羅司令的工作,讓白崇禧炸毀贛江大堤的陰謀計劃流產。

湖南和平解放后,吳克堅給黃雍的信中寫道:“昨晤竹安兄,盛稱吾兄幾月以來,奔走和平,甚具勞績﹔賢夫人城鄉照顧,力疾從公,欽佩莫名。”1954年冬,全國政協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特地找到黃雍,動情地說:“黃雍,你頭發都白了。你這次在湖南的工作,搞得很不錯嘛!”周恩來是黃雍在黃埔軍校的老師。

3.

電報,穩定程潛情緒

1949年5月上旬,白崇禧率桂軍撤退到湖南,長沙一片恐怖氣氛。國民黨政府又派大員來湘逼勸程潛赴廣州就任考試院院長。心向和平的程潛既感到“亞歷山大”,又沒有渠道與中共直接聯絡,而到他那裡“接頭的人很多”,到底誰的話算數?在進退兩難之際,他當即大宴部下,作出一走了之的姿態。穩定程潛情緒成了周竹安第一位的工作。

周竹安決定,先通過省銀行行長李維城疏通,再派黃雍亮出身份,與程潛開誠布公地說明一切。

一個晚上,黃雍冒著傾盆大雨,從后門進入省府秘密會見程潛。一見面,程潛就嘆氣連連:“真是亡國之天,我這樣苦,毛潤之何嘗知道?”黃馬上接過話頭:“您的一舉一動,毛潤之都很清楚。”程潛說出了來聯絡的人“真偽難辨”的憂慮——即不明中共高層對他的態度。黃聽出了程的話中之音,也就不再隱瞞:“您有什麼要求,我可以代為轉達給毛澤東主席。”程追問:“那你有通信工具嗎?”黃答:“我沒有,鄉下有人有。”當即從實告他,中共已派周竹安來長沙,建立了地下電台,可直接聯系毛主席。程潛聽了十分高興,隨即給陳明仁打電話說:“我已經和黃雍見了面,不走了。”接著,他親擬了一份電報交黃雍轉周竹安拍發,且當即表示:他附和白崇禧所唱的“湘桂合作”高調,非其本意,恐怕中共不能諒解﹔再則與林彪所率前線部隊毫無聯系,恐怕長沙解放時受其所部侮辱。

黃當即將程的顧慮和希望告訴周竹安。周竹安於6月27日通過秘密電台將這一切發送黨中央,7月2日也就收到了本文開頭的那封電報。程潛在回憶錄中也說:“我通過黃雍與中共地下黨員周竹安建立的電台取得聯系。周一方面將湖南情況向毛主席匯報,一方面又將毛主席的指示電文告我,使我心中有數。”

4.

澤東,直接電告程潛

程潛在回憶錄還說:“ 7月4日,黃雍將周竹安收到毛主席來電告我,‘先生決定採取反蔣反桂及和平解決湖南問題之方針,極為佩慰。所提軍事小組聯合機構及保存貴部予以整編教育等項意見均屬可行。此間已派李明灝兄至漢口林彪將軍處,請先生派員至漢與林將軍面洽商定軍事小組聯合機構及軍事處置諸項問題’……‘隻要先生決心站在人民方面,反美反蔣反桂,先生權宜處置,敝方均能諒解。諸事待理,借重之處尚多。此間已囑林彪將軍與貴處妥為聯絡矣。’”

這份來電穩定了程潛的情緒,堅定了程走和平道路的意志,也開始了程潛與中共中央的直接聯系。

程潛根據毛澤東主席來電中的提示,派出劉純正隨中共湖南省工委的地下交通員密赴武漢。劉純正在王首道、肖勁光等首長接見時,轉達了程潛和平起義的誠意,希望解放軍早日入湘。

5.

季澧,受托規勸子良

程潛當時可以依靠的武裝部隊極少,僅有一些警衛團及憲兵作自衛之用,而手握重兵的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子良)則可以左右長沙的一切。

7月9日,中央又致電周竹安:隻有爭取陳明仁協同程潛起義才能達到長沙和平解放的目的。周竹安當然知道陳對蔣介石亦是心存不滿,也不願家鄉再遭戰火,走和平之路是可能的,但在其沒表明態度之前,隻能謹慎行事。於是,周請出唐生明(字季澧)。因為唐與陳為“生死刎頸之交”,由唐去策動陳起義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果然,唐的工作很成功。陳決心與程合作。

當然,程、陳“合作舉義”,正如周竹安在回憶錄所說——是“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的結果。譬如說,周竹安還通過黃雍,“策動黃埔軍校同學70余人,婉勸陳明仁順應民情,擁戴程潛走和平道路”。但唐生明的話終究能入陳明仁之耳。

6.

竹安,在程、陳間來往

7月18日,周竹安又接到關於程潛、陳明仁起義部隊集中地點的中央來電。來電說:我軍側面佔領平(江)、瀏(陽)、醴(陵),正面佔領岳州、湘陰。但暫時不佔長沙,以利舉行談判和平解決湖南問題﹔但長沙、益陽、寧鄉、湘潭、湘陰、衡陽諸縣及粵漢、湘桂兩路沿線地區兩三星期內,程、陳必須和平交出,以利我軍進駐攻擊桂系﹔程、陳部則退往安化、新化、邵陽、武岡及其以西地區聽候整編﹔如程部在對桂系作戰中能有配合行動則更好。這份電報的主要內容同時通知了四野首長。

周竹安立即將電報抄送程潛。程閱讀電文后喜形於色,當即親擬了致中共中央的復電,聲明“遵命辦理”。周竹安為了表示對陳明仁的重視,亦將電報抄送一份請唐生明送給陳。

7月21日,程潛為了蒙蔽白崇禧,離開長沙去邵陽。果然,當天下午白亦率桂軍向南撤退。7月29日,程潛潛回長沙准備起義的最后事宜。這時,四野派出金明等組成代表團,前來舉行和平談判。同時又派與湖南有歷史聯系的李明灝為四野的先行代表進入長沙城,會同程潛、陳明仁商議關於起義的具體事宜。

8月4日,程、陳宣布起義,長沙和平解放。

7.

恩來:竹安立了大功

至此,周竹安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重任。

對於周竹安在長的工作,中央情報部門負責人李克農十分滿意,來電嘉勉:“在很短時間內,你處工作做得很好。”

9月,周竹安與譯電員章朴到達北平,向李克農口頭報告了在長沙的工作情況。之后,周向中央寫了《長沙電台總結報告》。周恩來在審閱《長沙電台總結報告》后批示:“竹安同志立了大功,工作分配請克農同志安排。”當時李克農正協助周恩來籌建外交部,李即要周竹安參加籌建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周竹安任外交部主管機要工作的辦公廳副主任﹔1954年出任駐保加利亞大使。

1977年7月,86歲的周竹安逝世。《人民日報》曾刊發消息,稱其“為爭取長沙和平解放做出了貢獻”。暗戰戰士已逝,但他在湖南和平解放中無堅不摧的“大象”形象讓人難忘。

(本報記者 文熱心 通訊員 李敏 鐘鐵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