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曾深情回憶焦裕祿事跡,強調要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5月9日,習近平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真正立好焦裕祿這個標杆,把黨員、干部精氣神撐起來,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今年的5月14日是焦裕祿同志逝世50周年紀念日。焦裕祿不僅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學習他,關鍵在於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

一個縣委書記的一生

 

焦裕祿年譜

  • 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北崮山村。
  • 1943年秋,焦裕祿在江蘇宿遷縣給地主當長工。
  • 1945年,焦裕祿在家鄉參加民兵,並參加解放博山縣城的戰斗。
  • 1946年1月,焦裕祿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縣武裝部工作。
  • 解放戰爭期間,焦裕祿帶領民兵參加過不少的戰斗,后調山東渤海地區,參加土地改革復查工作。
  • 解放戰爭后期,焦裕祿離開山東,到河南尉縣工作,先后擔任副區長、區長、中共區委副書記、共青團縣委副書記等職。
  • 1951年,先后在陳留地委、鄭州地委擔任共青團地委宣傳部長、第二副書記等職。
  • 1953年6月,焦裕祿調到洛陽礦山機器制造廠,先后擔任車間主任、科長等職,在此期間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一年。
  • 1962年6月,焦裕祿重新回到尉氏縣並但任縣委書記處書記。
  • 1962年12月焦裕祿到蘭考縣工作,擔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
  • 1963年9月,他調查總結群眾的抗災救災經驗,在全縣推廣“韓村的精神,秦寨的決心,趙垛樓的干勁,雙楊村的道路”。
  •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因肝癌急性復發逝世,終年42歲。
  • 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稱號。[詳細]

生前語錄:做好人民的勤務員

  • 要好好記住,當工作感到沒辦法的時候,你就到群眾中去,問問群眾,你就有辦法了。
  • 為人民服務還分職務高低嗎?我們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啊!
  • 我死后隻有一個要求,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 當一個不堅強的戰士,當一個忘了群眾利益的共產黨員,多危險,多可恥呵!
  • “干部不領,水牛掉井”。要改變蘭考的面貌,必須首先改變縣委的精神狀態。
  • 一個落后地區的轉變,首先是領導思想的轉變。
  • 470天:他把一切獻給蘭考

    縣委書記的好榜樣
      焦裕祿同志說:“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請組織上放心,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裡。”第二天,當大家知道他是新來的縣委書記時,他已經深入到農機調查訪問去了。他拜群眾為師,虛心向群眾學習。開座談會,全面了解災情及其原因,尋找救災辦法。同時,焦裕祿同志教育干部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深入到每家每戶,了解情況,宣傳政策,進行思想發動,進行社會主義教育。
    一位好丈夫和好父親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因患肝癌不幸逝世,年僅42歲。在焦裕祿葬禮上,妻子徐俊雅手牽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幾個孩子低聲悲泣的情景令人心碎。焦裕祿生前熱愛生活卻少有時間享受生活,但他孝敬老人、愛妻子、愛兒女。現在,焦裕祿家裡甚至連張全家福都沒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祿心裡惦念的仍然是蘭考人民,但他卻始終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子女眼中的好父親。焦裕祿生前對生活的無限熱愛,曾強烈地感染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
    “他不是傻大憨粗,他很聰明”
      焦裕祿是山東人,其1.78米左右的身高屬於典型的“山東大漢”。但這個漢子可不簡單,不僅有一身力氣,更重要是非常有智慧。曾有記者問焦守雲:“現在的縣委書記還要不要苦干?”焦守雲說:“過去是治窮,現在是致富,目的不一樣,但本質都是為老百姓服務。我父親在‘洛礦’(洛陽礦山機器廠,即現在的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重工”)9年,是與精密儀器打交道的,做事都是靠腦子。種植泡桐就是父親多次觀察,從一個年輕人那裡學到的。我父親不是傻大憨粗,他是很聰明的人。”
    在蘭考的470天隻留下4張照片
      焦裕祿並不是一個古板的人。1947年他在奔赴新解放區的南下工作隊中,就扮演了大型歌劇《血淚仇》的主角——苦大仇深的貧雇農“王東才”。至於表演山東快書、自編打油詩什麼的,更是不在話下。換句話說,倘若他要拍照,鏡頭感肯定超強。然而,隻有這4張照片。是的,在那470天裡他真的很忙,可不管多忙,擺個姿勢、露個笑臉的時間終歸還是有的﹔是的,蘭考很窮,可身為縣委書記照幾張相,畢竟算不上多大的開銷……於是,我想起康德的一句話:“崇高超越了美,是對我們慣常認知的震動。”

    昵稱

    網友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