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投身中越革命事業的兩國將軍洪水

李家忠

2014年05月19日15:30   來源:《黨史博覽》

原標題:投身中越革命事業的兩國將軍洪水

1955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在被授予軍銜的1600多名開國將帥中,有一位外籍將軍,他就是來自越南的洪水少將。

少年投身中國革命,曾被“左”傾路線領導打成“高級特務”,並被粗暴地開除了黨籍

洪水原名武元博,1908年10月1日出生於越南河內市郊嘉林縣。1924年11月,胡志明受共產國際委派來到中國大革命的中心廣州。武元博也於同年年底和一些越南愛國青年一道追隨胡志明,來到廣州並參加了胡志明創辦的越南革命同志會。那時反動派常常攻擊共產黨為“洪水猛獸”,武元博為表達同反動派針鋒相對斗爭到底的決心,便將名字改為洪水。1926年3月,洪水由李富春、蔡暢等介紹,同林彪、劉志丹等人一起成為黃埔軍校第四期的學員。1926年10月畢業后,洪水遵照胡志明的指示,繼續留在黃埔軍校工作。

洪水曾加入國民黨。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他脫離國民黨,並於8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廣州起義時,洪水和當時在黃埔軍校工作和學習的30名越南青年一起參加了起義。起義失敗后,洪水隨葉劍英、聶榮臻等人一起撤到香港。隨后經葉劍英、聶榮臻同意,洪水暫時離開香港,前往泰國,在旅泰越僑中開展革命活動。

1928年春,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同朱德、陳毅領導的南昌起義余部在井岡山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時任廣東省委軍委書記的聶榮臻通過越南革命同志會同洪水取得聯系,希望他再次到中國來參加武裝斗爭。當年6月,洪水第二次來到中國。經聶榮臻介紹,洪水被派到由彭湃、古大存領導的東江游擊隊工作,先后擔任連隊指導員、團政委等職務。

1930年初,紅十二軍在福建成立,洪水被從東江派到福建,先后擔任紅十二軍第三十四師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1932年,已經是師職領導干部的洪水,被調到江西瑞金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擔任教員。同他一起擔任教員的還有伍修權、張愛萍、羅貴波、李一氓等。1934年1月,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召開,經中共中央提名,洪水參加了這次大會,並當選為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之后,洪水被“左”傾路線領導打成“高級特務”,並被粗暴地開除了黨籍。

長征途中,被張國燾打成“國際間諜”,再次被開除黨籍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洪水所在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被編入中央干部團,在朱德、劉伯承的關心和保護下,洪水被編入直屬隊,負責直屬隊在長征途中的宣傳鼓動工作。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中央縱隊黨委撤銷了對洪水的處分,並恢復了他的黨籍。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洪水跟隨朱德、張國燾、劉伯承率領的左路軍北上。左路軍到達噶曲河邊的日干喬,在即將過河的關鍵時刻,張國燾尋找種種借口反對北上,要率部南下。洪水堅決支持朱德、劉伯承的正確主張,並同張國燾當面爭論起來。結果張國燾惱羞成怒,將洪水打成“國際間諜”,再次將他開除黨籍,甚至想將他殺害。多虧朱德、劉伯承的保護,洪水才幸免於難。

長征途中,洪水所在的部隊被打散,他孤身一人繼續北上。一路上,洪水靠討飯、給人放牧為生,終於到達陝北。當時洪水骨瘦如柴、蓬頭垢面,身穿又臟又破的藏袍,大家幾乎認不出他來了。

在陝北,中共中央再次撤銷了對他的處分,恢復了他的黨籍。對此,洪水坦然地說:“這就是革命。如果一個人決心參加革命,就必須經受得住各種磨難和打擊,包括被自己的同志誤解,否則怎麼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呢?”

1936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大學在陝北瓦窯堡開學,洪水是紅軍大學的第一批學員。這期學員中還有后來成為新中國開國將帥的林彪、羅榮桓、羅瑞卿、譚政、劉亞樓、張愛萍、王平、莫文驊等人。當時的條件很艱苦,學員們在自己用石塊搭砌的桌子和凳子上進行緊張的學習。在紅軍大學,洪水聽了毛澤東關於《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的報告。一次,毛澤東在參觀學員們住的窯洞時對洪水說:“小洪,你這個南蠻子,對北方的生活習慣嗎?”洪水笑著答道:“報告主席,一切都習慣。”

1937年1月,洪水從紅軍大學畢業。這時,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新學員被編為抗大二期。洪水在抗大二期又學習了一段時間。

朱德、劉伯承、賀龍、關向應來到延安后,朱德看到洪水比他先期到達延安,便高興地說:“小洪,聽說你們的隊伍被打散了,這麼長時間沒見到你,想不到你比我早到延安了。你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啊!”

1937年夏,洪水被從陝北調到山西省五台縣,擔任東冶鎮四區區委書記。1938年3月,洪水又被調任晉察冀抗敵報社社長。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派一部分抗大教職員分赴晉東南、晉察冀根據地,建立抗大第一、二分校。洪水被調到設在河北省靈壽縣的抗大二分校擔任政治教育科長和政治教員。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者佔領了越南。1942年,越南共產黨(當時的正式名稱為印度支那共產黨)和胡志明提出希望在中國黨和軍隊中工作的洪水和其他越南同志,能回國參加抗日戰爭。

中共中央認真研究后,決定先調洪水回延安,在中央黨校參加整風學習,經過一番休整后再動身回越南。洪水遂於1943年7月回到延安。

回國投入抗法戰爭前后,毛澤東、周恩來、胡志明給他的寄語

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前,越南共產黨再次向中國共產黨提出,希望洪水等越南同志盡快回國參加斗爭。為回國后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洪水和其他即將回國的越南同志抓緊做好各方面的准備工作。洪水還把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和《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等著作翻譯成越南文字。

臨行前,洪水前去向毛澤東、周恩來辭行。洪水向毛澤東行了一個軍禮后說:“報告主席,洪水同志即將返回越南,特來向您辭行,請您指示。”毛澤東緊握著洪水的手說:“小洪,我們和你依依惜別,隻能同意你走,那裡是你的祖國嘛。條件艱苦,就得艱苦奮斗。我們了解你,你是個好同志。可你到了越南,一定要和越南同志搞好團結。”毛澤東又風趣地說:“洪水的性格是執著、透明的。這樣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馳騁千裡的駿馬,否則就是愛尥蹶子的馬。使用不好,他還會踢人哩。”周恩來也囑咐說:“現在中國革命的條件一天天好起來,可你要走了。越南的條件仍然十分艱苦。從國外回到越南的干部有兩種,一種是從歐洲、蘇聯回去的干部﹔二是穿過草鞋的、從中國回去的干部。你回去后要注意團結,注意解決問題的方式。”洪水還去看望了朱德、任弼時。

1945年11月初,洪水回到河內后,為適應越南的斗爭和工作環境改名阮山,並立即去看望胡志明。胡志明高興地對他說:“山弟,好樣的,祖國正等著你呢!”

很快,阮山被任命為越南南方抗戰委員會主席。1947年初,他又臨危受命,到連接北方和南方兩個戰場的四聯區擔任司令員兼政委。在這裡,他要完成兩個使命,既要堅守越南中部的戰略要地,又要承擔支援全國抗戰的重任。阮山雖在中國從事了20多年的武裝斗爭,有著豐富的經驗,但他不是機械、盲目地照搬中國革命的理論詞條,而是根據越南的國情和每個戰役的特點,靈活地指揮作戰。他還撰寫了不少軍事著作,特別是《戰術》和《越南革命的戰略力量——民兵》兩部著作,為越南的革命軍事理論奠定了基礎。

在戰斗的環境中,阮山深切感受到越南需要培養大批軍事干部。1946年,在胡志明的支持下,阮山在廣義省創辦了越南人民軍歷史上第一所正規的軍事學校——廣義陸軍學校,並擔任校長。為保証教學質量,他親自到課堂講授軍事理論,著重講解如何帶兵、如何練兵和如何搞好后勤保障。阮山對學員們說:“遵照胡主席的命令,我將努力在幾個月裡,把過去20年的經驗傳授給你們。”

1948年,胡志明頒布向軍隊領導干部授予軍銜的政令。在授予武元甲大將軍銜的同時,授予阮山少將軍銜。阮山在中國曾南征北戰,帶兵打過許多大仗、硬仗,對於授予他少將軍銜可能有些想法,便給胡志明發了一封急電,推說自己還很年輕,希望把少將軍銜讓給其他同志。胡志明接到電報后,便在自己的名片上寫下了如下12個字:膽欲大,心欲細,智欲圓,行欲方。

胡志明的這幾句話引自中國古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寫給友人劉照林的贈言。其中有句話是“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胡志明把這兩句稍加改動,將“心欲小”改為“心欲細”,既肯定阮山膽大心細,考慮問題周全,更是勉勵他要事事顧全大局,既有表揚,又有希望。

寫完后,胡志明派后來擔任越南衛生部長的范玉石醫生,帶著這張名片,專程趕往戰區,單獨為阮山舉行授銜儀式。阮山明白了胡志明的用意,愉快地接受了胡志明和越共中央的安排。授銜儀式在清化省壽春縣隆重舉行,阮山特意換上一套新軍裝,顯得十分英武。后來,阮山對與他一起被授銜的黃文泰少將說:“胡主席很重情義,考慮問題周全,學識淵博。即使在遙遠的越北,胡主席仍非常了解我。接受軍銜時,我感覺胡主席就在我身旁,就像是胡主席在親自給我授銜,當面叮囑我一樣。雖隻有12個字,但對我卻是深刻的一課,促使我思考許多問題,終生不忘……”此后,胡志明的這張名片一直擺在阮山的桌子上,如今已作為珍貴的文物,收藏在胡志明博物館。

在評定洪水軍銜時,中方特征求了胡志明的意見

1950年1月,胡志明秘密訪問中國,請求中方對越南的抗法戰爭提供支持。盡管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仍滿足了胡志明的請求,決定向越南人民提供全面的援助,並派羅貴波作為中共中央的聯絡代表赴越工作,了解情況,為援越事務做好准備。胡志明在會見羅貴波時提出,希望派洪水回中國,以加強越中兩黨、兩國、兩軍的聯絡,更好地了解情況,協調援越抗法事宜。

就這樣,洪水於1950年5月第三次來到中國。5月中旬,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了洪水,並請他住在中南海,便於同中國領導人經常見面。不久,洪水被安排到中央統戰部二處擔任越南組負責人。1951年1月15日,南京軍事學院成立,洪水被調到南京軍事學院基本系一期一班,進行正規、系統的學習。1954年夏,洪水以優異的成績在南京軍事學院畢業。起初在中央軍委條令局任副局長,年底又調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直屬戰斗訓練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一天,朱德到雜志社去看望洪水。朱德說:“小洪啊,你的工作很重要。《戰斗訓練》雜志面向全軍,甚至要下發到連隊,對全軍部隊的訓練、戰備都有具體的指導意義。一定要把這份雜志辦好。”洪水激動地說:“請總司令放心,我一定盡力。”這時,朱德為雜志的封面題寫了“戰斗訓練”四個大字。

這期間,每遇越南抗法戰爭的重大戰役,中央領導常請洪水去介紹情況,為中央的援越決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據。每當中方派軍事顧問團到越南工作前,中央也請洪水去給他們上課,介紹情況。洪水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為自己國家的抗法戰爭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由於洪水是黃埔軍校的學員,在大革命時期入黨,在評定軍銜時,有關部門為洪水上報的軍銜是中將。由於他是越南同志,考慮到兩國、兩軍關系,中方特征求了胡志明的意見。胡志明認為,洪水的軍銜與級別仍以同他在越南人民軍中的軍銜與級別一致為好,所以,洪水最后被定為少將。

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儀式在中南海隆重舉行。洪水在接受少將軍銜的同時,還被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洪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帥中唯一的外籍將軍。

1955年10月1日是新中國國慶6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身穿佩戴軍銜的軍裝,在天安門廣場接受毛澤東的檢閱。毛澤東在接見觀禮的將帥時,詢問了洪水的定銜情況。當得知他被定為正師級少將銜時,毛澤東對有關領導同志說:“這不合適,洪水同志是黃埔時期參加軍隊的,是否可以改為正軍級?”於是,在毛澤東的親自關懷下,洪水被重新定為正軍級少將。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隻有一個願望,就是回越南去

1956年初,洪水突然咳嗽不止,經檢查,被確診為肺癌。中共中央對洪水的病情極為關注,周恩來指示衛生部:“要請最好的醫生為洪水同志做手術。”著名胸外科專家吳英愷教授和張大為醫生在手術台上發現,洪水的惡性腫瘤已大面積擴散,在當時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下,已無法手術,隻好將刀口縫合。

為了延長洪水的生命,中共中央決定送他去蘇聯用鈷放射治療。洪水知道,鈷放射對他的晚期癌症作用不大,再加上蘇共二十大剛剛開過,中蘇兩黨的分歧已漸顯端倪,從政治上考慮,他表示堅決不去。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洪水隻有一個願望,就是回越南去。

周恩來親自安排了洪水的回國事宜。他請國防部長彭德懷和副總參謀長黃克誠批給洪水3萬元人民幣現金。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有關同志向洪水表示,今后有什麼困難,還可以再同中方聯系。

9月27日,中共八大勝利閉幕。這一天,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葉劍英、黃克誠等在政協禮堂為洪水送行。當身體虛弱的洪水身穿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走進會客室時,毛澤東從座位上站起來迎上前去,緊緊握著洪水的手,請洪水坐在他和周恩來的中間。

毛澤東說:“小洪,去年國慶節,我在天安門城樓上看見你的時候,你還挺好,身體挺結實的,怎麼現在出了毛病?我們沒有照顧好你,沒照顧好。”洪水連忙說:“哪裡,主席和中央一直非常關心我,對我照顧得很好了。我和彭總、黃總經常見面。彭總還到家裡探望過。葉帥是我的老領導,我們見面的機會就更多了。”談話中,大家回憶了過去幾十年的戰斗歲月。毛澤東說:“小洪,你回去后要好好治病,病好了,我們希望你還回來。”

洪水動身前,彭德懷又對護送洪水回國的韓守文秘書說:“洪水同志病了,你們把他送回去。見了胡志明主席,要匯報清楚,洪水同志對中國革命有很大貢獻,是積勞成疾,中國人民永遠感激他。”

臨行前,洪水把中國人民授予他的勛章、肩章和帽徽都小心包好,把他用心血撰寫和翻譯的文章,以及各種書籍逐一打包裝箱。他要把它們帶回越南作為永久的紀念。

9月27日,彭德懷、葉劍英、黃克誠、蕭克、孫毅等200多位開國將帥和外交部、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的領導同志以及越南駐華大使館的官員聚集在前門火車站,為洪水送行。中方為他安排的是毛澤東乘坐過的專列。送行的人們同洪水一一握手、擁抱,祝願他戰勝疾病,再回到北京。戰友們昔日個個都是錚錚鐵骨,此刻都不禁流下了熱淚。列車啟動時,洪水用盡全身的力氣,揮手向人們高呼:“再見了,戰友們!中越友好萬歲!”

9月30日,洪水回到河內。第二天,即10月1日,他堅持要去越南主席府看望胡志明。見面后,兩人互相擁抱,都流下了熱淚。洪水和胡志明先用漢語交談了一個小時,然后才開始講越語。遵照胡志明的指示,洪水住進了河內最好的捷克紅十字醫院。

20天后,即1956年10月21日,洪水在越蘇友誼醫院逝世。

越方為洪水——阮山將軍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活動。阮山的靈柩安放在國防俱樂部。22日上午,胡志明前往吊唁,並敬獻花圈。之后,越南范文同總理、潘繼遂副總理、武元甲大將、國會主席長征和黨政機關以及阮山工作和戰斗過的第四、第五聯區的代表紛紛前往吊唁和敬獻花圈。

22日下午3時30分,在武元甲大將主持下,追悼會開始。追悼會后,阮山的靈柩在河內市郊的梅易革命公墓安葬。為表彰阮山的功績,越南政府追授他二級軍功勛章。

曾對越南妻子說:“我對得起六萬萬中國人民,卻對不起一個中國婦女。”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洪水在山西五台縣認識了一位名叫陳玉英的婦女干部。通過工作接觸,兩人產生了感情。陳玉英覺得洪水雖是外國人,但在中國革命這麼多年,經受了這麼多的磨難,仍非常樂觀,革命意志仍非常堅決,是個真正的國際主義戰士。

隨著感情的發展,洪水和陳玉英於1938年春節前夕在五台縣東冶鎮舉行了婚禮。這時,根據洪水的意見,陳玉英改名陳劍戈,意思是既有劍,又有戈,同洪水一樣,革命到底。

1941年,洪水和陳劍戈的第一個孩子在大風雪中降生,但小生命在6個月后夭折。1944年,陳劍戈生下第二個孩子,是個男孩,為了紀念延安大生產運動的豐碩成果,洪水給孩子取名小豐。當時陳劍戈沒有奶水,洪水便給朱德寫了個報告,希望幫助解決這個困難。朱德批示,每天給小豐一小瓶牛奶。1945年洪水回越南后幾個月,陳劍戈又生下一個男孩。她給孩子取名小越,表示對身在越南的丈夫的思念。為了解決缺奶的問題,陳劍戈給任弼時打了報告,任弼時也批給了每天一小罐牛奶。這期間,陳劍戈擔任延安第二保育院的指導員。

回國后,洪水托一位到中國來的越南同志給陳劍戈和兩個孩子捎來一封信。這位越南同志沒有見到陳劍戈和孩子,卻不知從什麼地方聽說他們母子三人都被國民黨的飛機炸死了。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如晴天霹靂,使洪水的心靈遭到巨大的打擊。

在艱苦的戰爭環境裡,為了照顧洪水的生活,越南的黨組織考慮要為洪水重建一個家庭。1948年夏,洪水在抗法戰爭的叢林中,同21歲的女青年黎恆熏結婚,婚后生有三男一女。

1950年洪水來到北京后才知道,陳劍戈和兩個孩子都還活著。他帶著極為復雜和愧疚的心情,接連兩天把在六一幼兒院工作的陳劍戈和孩子們接到中南海。但陳劍戈除了哭泣和靜靜地坐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思想斗爭極為激烈。從感情上說,她自然不願把一個好端端的家庭拆散。但她知道洪水已在越南重新組建了家庭,對方比她年輕10多歲,革命的經歷不如她,而且已經有了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即將出生。如果要對方離婚,將來怎麼生活?陳劍戈最后下定決心,犧牲自己成全對方。她作出決定后,便帶著孩子們返回六一幼兒院。臨行時,洪水扒著汽車門說:“把孩子們送走后,你就回來吧!”陳劍戈沒有同意。

后來洪水又去看望陳劍戈和孩子們幾次,但在陳劍戈的要求下,洪水在中國的幾年,未能再見到陳劍戈和孩子們。

1956年洪水患病回國前,曾去看望陳劍戈。兩人相對,默默無言。臨分手時,洪水問陳劍戈:“你怎麼不結婚呢?”陳劍戈說:“我能給孩子們找個后爸嗎?”這是洪水同陳劍戈的最后一次見面。

后來,洪水曾對他的越南妻子黎恆熏說:“我對得起六萬萬中國人民,卻對不起一個中國婦女。”

陳劍戈同洪水分手后,忍受著巨大的心靈傷痛,把全部精力扑在工作和撫養兩個孩子身上。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陳劍戈先后擔任六一幼兒院副院長兼黨支部書記、北京市教育局科長兼辦公室主任、市婦聯常委、市機關黨委委員。“文化大革命”中,陳劍戈被打成“叛徒”,多次遭到批斗,直到1981年1月才恢復工作,任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1983年正式辦理了離休手續。陳劍戈老人於2012年病逝。

希望在中國和在越南的孩子們能夠有機會見面團聚

胡志明生前對洪水一家十分關心,每年都要同黎恆熏和孩子們見一次面。黎恆熏當面向胡志明報告孩子們的進步,胡志明便用糖果來獎勵他們,然后同全家一起用餐。

來中國訪問的越南領導人,如越共中央總書記杜梅、越南國家主席黎德英、國會主席農德孟、外交部長阮孟琴、國防部長段奎大將等,都要在越南駐華大使館親切會見陳劍戈一家。

中國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葉劍英等到越南訪問時,也都到洪水墓前憑吊。中國政府對洪水的兩個孩子非常照顧,小豐和小越18歲以前,一直享受政府給予烈士子女每人每月20元的生活補貼。

1993年12月,越南史學會、越南社會科學院所屬史學院舉行了“紀念阮山將軍誕辰85周年”大會,各界人士300多人與會。武元甲大將到會講話,高度評價了阮山將軍光輝的一生。1995年8月,越南勞動出版社出版了回憶錄《阮山將軍》,作為向越南人民軍建軍50周年的獻禮。當年6月,洪水的大兒子陳寒楓應越南國防部的邀請,對越南進行了友好訪問。武元甲大將在會見陳寒楓時說:“你的血管裡有中國的血液,也有越南的血液,你完全可以擔負起促進越中友好的重任。”

近年來,中國的不少雜志、書籍也相繼發表了關於洪水將軍革命業績的文章和紀實文學。

1998年3月,陳劍戈和兩個兒子、兒媳訪問越南,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歡迎和十分周到的接待。

在訪越期間,陳劍戈和孩子們瞻仰了胡志明的遺容,前往河內市郊的梅易烈士陵園祭掃了洪水墓,參觀了胡志明博物館,游覽了著名的風景區下龍灣。鑒於洪水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曾表示,希望他在中國和在越南的孩子們能夠有機會見面團聚,這次,陳劍戈和兩國的孩子們終於在越南女兒阮清霞的家裡舉行了一次大聚會。

3月26日,越共中央總書記黎可漂親切會見了陳劍戈和孩子們。黎可漂詢問了陳劍戈一家此次訪問的情況和每個孩子的工作、生活情況。他說:“越中兩國的革命戰斗友誼是胡志明主席、毛澤東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起來的,阮山將軍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你們到越南來訪問就像回到家裡一樣,是一家人走親戚,歡迎你們以后常來越南。你們這個家庭是越中兩國一家人的代表,更應該經常來往。……通過這樣的友好往來,越中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一定會得到加強。”

從1924年洪水第一次來到中國算起,時間已過去近一個世紀。洪水為中國革命和中越友誼作出的巨大貢獻,將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心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