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謙
6月20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什齊村,數十位鄉親聚集在老屋前,送別“慰安婦”受害者、苗族老人鄧玉民最后一程。據了解,苗族阿婆鄧玉民於19日下午4時10分在家中逝世,享年93歲。2001年7月,包括鄧玉民等在內的8名海南“慰安婦”受害人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謝罪、恢復她們的名譽,並給予賠償。什齊村老支書黃志明說,按照苗族風俗,逝者必須葬在遠處的山上,但唯獨鄧玉民例外。“大家希望把她葬在村邊,老人一生太苦,我們心疼她,要守著她。”圖為鄧玉民的棺木下葬在村邊的檳榔林中。駱雲飛 攝
經歷一世坎坷,“慰安婦”受害者、苗族老人鄧玉民終究沒等來那句道歉,如今靜靜躺在一方棺木中,黯然離世。
20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什齊村,數十位鄉親聚集在老屋前,送別鄧玉民最后一程。
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往什齊村,密密的檳榔林邊,一棟老屋是鄧玉民和小女兒蔡桂蘭的住所。廚具家什在屋外擺放,生產用的飼料垛在一旁,門邊貼著一張“紅十字會夕陽暖行動關愛對象”的信息牌,印有老人頭像的牌子上已落滿灰塵。
走進鄧玉民生前居住的臥室,幾平米見方稍顯局促,老人的遺體與青燈為伴。親友已將她生前所有物品整理打包,空蕩蕩的房間裡隻剩下那張睡過的木板床。
入殮時刻將近,老屋前聚集了不少親友,蔡桂蘭噙著淚水擦拭著母親的頭像。她回憶說,母親前不久在家中不慎摔倒住院15天,6月9日回家后尚食稀飯,但到16日已吃不下任何食物,去世前兩天完全不能言語,19日16時10分,在家中離世。
“是日本人搶她去干工,打她,欺負她,老了才腰疼。”蔡桂蘭說,母親去世前總在重復這句話。
1939年,日軍開始侵略海南島,花季少女鄧玉民被騙到縣城做勞工,遭到日軍軍官和士兵的多次凌辱,這樣非人生活一直持續到抗戰勝利。2001年7月,包括她等在內的8名海南“慰安婦”受害人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謝罪、恢復名譽,並給予賠償。2006年8月,東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方訴求。2009年3月,東京高等法院二審判決仍駁回原告方訴求,但認定侵華日軍二戰期間在海南島綁架、監禁和強暴婦女的事實。
下午2時許,出殯儀式開始,鄧玉民的親人排隊跪倒在遺體前,一片哭聲中,眾后輩用苗族傳統禮儀送別老人最后一程。
“知道她去世,心裡很痛。”長期關注“慰安婦”受害老人的志願者陳厚志趕到苗村,見到鄧玉民老人最后一眼。“她每天坐著門前等,希望有人帶來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的消息,直到臨走還是不服輸……”陳厚志濕了眼眶。
鞭炮聲中,鄧玉民的棺木下葬在村邊的檳榔林中。什齊村老支書黃志明說,按照苗族風俗,逝者必須葬在遠處的山上,但唯獨鄧玉民例外,“大家希望把她葬在村邊,老人一生太苦,我們心疼她,要守著她。”
黃志明說,村民要刻一方碑,把老人一生的經歷刻在上面,教育后人永不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