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7月11日電 為回顧黨的光輝歷史,謳歌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今日上午,人民網黨史頻道邀請李井泉的女兒、中央對外聯絡部原非洲局局長李力清,著名軍史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兵種部大校王曉建做客訪談,以“李井泉的革命人生”為題和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李力清講述到,其父李井泉1909年出生在江西省撫州市臨川縣,1923年,他14歲的時候考上了省立第三師范學校,也就是今天的撫州一中,這所學校當時受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學校裡有不少老師在傳播愛國的思想和進步的書籍。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李井泉就開始閱讀《新青年》和魯迅的著作,所以他對當時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軍閥的統治十分不滿,而且立志要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
李力清談到,16歲的時候,其父李井泉和學校的一批學生,其中有舒同,就是新中國誕生以后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會長,當時他們都是在一個學校。他們學校的一批學生有十幾個人成立了讀書會,表面上是在讀中外名著,暗地裡實際上在研讀《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ABC》這樣的書刊。1926年10月北伐軍攻打臨川縣,父親那時候就積極參加支持北伐戰爭的活動,北伐軍進入臨川縣以后,共產黨員陳奇涵,就是后來的開國上將,他當時作為北伐軍總政治部的特派員和其他一些共產黨員在臨川進步學生中間發展黨員和團員。但是當時有一條杠杠,滿了18歲就可以入黨,18歲以下隻能入團,父親當時不到18歲,所以他參加了青年團。這段往事他曾經多次跟孩子們講起過。
李力清講到,父親入了團以后,他就在黨領導的農民協會的特派員領導下開展農民運動和工人運動,在這些過程中,他逐步堅定了對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的信念。1927年爆發了著名的南昌起義,8月7號起義部隊南下路過了撫州臨川,當時起義部隊的領導人之一是朱德,他在臨川的動員大會上講話,號召當地的學生、農民、工人參加起義部隊,用武裝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父親聽完他的講話以后,馬上就決定參加起義部隊,而且還帶了一批工人和農民參加起義軍。
李力清回憶,一開始,父親是在起義軍的11軍25師當宣傳員,他所在團的指導員是陳毅同志,陳毅同志那個時候還教他怎麼去做政治宣傳。后來他隨著部隊南下到了廣東,就是大浦這一帶,10月份到了三河壩,朱德在那個地方指揮打了一仗,和國民黨的軍隊打了三天三夜,最后撤離了。父親參加了這次戰斗,在戰斗中,他就和部隊失去了聯系。當時大革命是處於低潮,起義部隊中也有不少人離走了,甚至是背叛,但是父親選擇了堅持斗爭。其實廣東那個地方離他老家蠻近的,但是他沒有回老家,他就留在廣東那個地方,找到了黨組織,然后在黨組織的幫助下,在當地農民朋友的掩護下,他還找了一份工作,在瓷廠畫碗,靠著這些,他在那個地方做地下工作,也組織一些武裝暴動。這個一直干到1930年4月份,當時他就擔任廣東共青團東江特委秘書長,他那時候還是團員,不是黨員。組織派他到江西蘇區送信,這樣他就到了江西的贛南、尋烏,那個地方正好是毛澤東擔任紅四軍前委的政委,他看見父親又年輕,又有文化,就說你就留下來吧,這樣父親就留下來了,就再沒有回廣東,而且留在毛澤東同志的身邊工作。年底,就是1930年年底,他轉為中共黨員,他的黨証現在還保存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這是他早期的一些簡單的經過。
相關專題 |
· 人民緬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