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小平您好”!

 

2014年08月21日14:13   來源:湖北日報

原標題:“小平您好”!

圖為:《人民日報》1984年10月 2日二版刊登的記者王東拍下的橫幅照片。

圖為:18日,胡聖虎在畫室寫的“小平您好”。 (記者陳跡 攝)

當參加國慶游行的大學生通過天安門時,隊伍中突然展開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一表達億萬人民心聲的標語,永遠被歷史定格。在舉世矚目之中,國人記住了那激動人心的一幕。那情之所至,沒有程式,稚拙而真誠的字體也留在國人的記憶裡。

——《人民日報》海外版

8月18日,傍晚。武昌中北路一幢寫字樓裡,胡聖虎認真調好墨,先在一張草稿紙上練了幾筆,再認真鋪好一張宣紙,凝神定氣,揮毫潑墨,為我們寫下這幅“小平您好”!

30年了,這4個字他不知寫了多少次﹔這段傳奇故事,他也不知講過多少次。但每次提及,胡聖虎都充滿深情。

3天前,記者在省委大院他的辦公室請他寫這幅字時,他說,這不行,我得專門找個書畫室來寫。然而,30年前,他卻是用一塊抹布,寫下了震撼人們心靈的這4個大字。

1984年的國慶游行,一群大學生經過天安門廣場時,突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一畫面瞬間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歷史上一段珍貴的記憶。

橫幅的書寫者,就是當年就讀北大東語系的大三學生胡聖虎。

胡聖虎是我省仙桃市毛嘴鎮人,1982年考入北京大學。胡聖虎回憶說,還是在1984年上半年,他們就接到通知,要參加當年的國慶游行。當時,北大東語系和生物系的學生人數少,兩個系的學生合起來組成100人的隊伍參加游行。

胡聖虎回憶說:臨近國慶的一個晚上,生物系兩名同學來找我,說想寫個標語夾帶去游行,我看他們要寫的是“鄧小平同志您好”。我建議最好隻寫“小平您好”,並找出一本書,証明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稱呼都是“同志”。我把扎花用的皺紋紙鋪平,就用一塊抹布當筆,一筆一畫寫完這4個字,然后訂在墊單上。

於是,全世界都看見了“小平您好”。《人民日報》海外版記下了這個過程:1984年10月1日國慶大閱兵之后各方陣陸續前進,當參加國慶游行的大學生通過天安門時,隊伍中突然展開了“小平您好”的橫幅,這一表達億萬人民心聲的標語,永遠被歷史定格。

胡聖虎在自己的博客中,收集記錄了當時中央電視台直播時對此所作的反應:負責直播的趙忠祥似乎早有思想准備,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他隻略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聲情並茂地解說道:“小平您好——多麼親切的問候啊!像親人、像朋友的問候,一下子拉近了領袖和人民群眾的距離……”“小平您好”產生了始料不及的社會影響,同時也令他一舉成名。但在當時其實還是有風險的,他甚至做好了被學校開除的准備。10月1日在通過天安門廣場時,胡聖虎跑丟了一隻皮鞋,光著腳走完全程。游行活動結束后,他一個人在未名湖邊悶坐了一下午。但第二天,《人民日報》刊登了“知識分子的心聲”的文章,《光明日報》也直接用《小平您好》的標題在頭版刊發了消息。

愛國學子們把他們代表人民意志的良好心願永遠印在了共和國的史冊上。

胡聖虎大學畢業后從軍,后轉業到我省省直機關。胡聖虎說,2004年小平同志100周年誕辰,鄧小平大女兒鄧林到湖北時,還專門約見了他。他精心創作的一幅“小平您好”,至今還挂在鄧楠的家中。(記者 張歐亞 實習生 張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