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張東蓀被指“叛國罪”:毛澤東指示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

2014年09月05日08: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紅岩春秋》發表文章《張東蓀退出中共上海發起組以后》。文中記述張東蓀是在中國傳播社會主義思潮最早的宣傳者之一,因而受邀參與中共上海發起組。可當他發現自己信仰的社會主義並非歸屬於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時,便又最早退出上海發起組。從此,他與中國共產黨保持著若即若離、時親時疏的關系,但在總的趨勢下,他是中共信賴的朋友。摘編如下。

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在巴黎《救國時報》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中共中央《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這個宣言很快傳到國內,張東蓀閱讀后,立即產生共鳴,最先響應《八一宣言》,並發表《評共產黨宣言並論全國大合作》。1938年5月,他和他的學生葉篤義來到武漢,與中共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等就抗日問題交談,表示將利用自己燕京大學教授的身份,回到北平與中共合作,為抗日救亡作出自己的貢獻。

張東蓀為中共做了許多有利於抗日的工作。他回憶:“七七”事變后,中共華北局地下工作人員“與我聯系,1938年我去漢口參加參政會,當時因為看到參政會並沒有大作用,而且又怕后方苦且又丟不下家,於是自己覺得還不如回燕京來做一些切實的工作,當時我通過王君做了兩件事情,一是送學生去解放區,一是送醫藥去”。

抗戰勝利后,他既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和官僚資本,又不贊同用革命方式推翻國民黨統治及剝奪地主土地重新分配的做法,主張應折衷於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建立“一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中間的政治制度”,這就是“中間性的政制”,即“在政治方面比較上採取英美式的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同時在經濟方面比較上採取蘇聯式的計劃經濟與社會主義”。

張東蓀多次與北平軍調部的中共代表葉劍英、徐冰等接觸,並讓葉篤義作為聯系人,以保持經常性的聯系。1947年3月,他和符定一還就時局問題,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次年4月27日,毛澤東專門給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劉仁寫了一封指示信,讓其轉告張東蓀等:“我很感謝他們的來信,他們及平津各位文化界民主戰士的一切愛國民主活動,我們是熱烈同情的。”並請張東蓀和符定一參加籌備新政協。

平津戰役開始,張東蓀多次勸說北平國民黨軍最高長官傅作義與中共談判,以和平方式代替軍事方式,不能讓戰火毀滅古都的燦爛文明。經過他的努力和奔走,傅作義同意中共提出的和平條件,北平和平解放。張東蓀對自己為此所作的貢獻,深感自豪,自以為“生平著書十余冊,實不抵此一行也”。

在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張東蓀不僅是大會主席團成員,還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但他就是不理解親蘇反美的“一邊倒”外交方針。書生氣十足的他甚至幼稚和可笑到企圖冒險向美國方面表示,中國無意與美國為敵,美國千萬不能把戰火燒到中國。他與同美國有聯系的王志奇聯絡,讓其將自己的意思轉告美國,試圖充當中國和美國的“調人”。但這一來可闖了大禍,民盟內部對張東蓀進行了反復批判,並開除出盟。在有人要以“叛國罪”將其逮捕法辦時,毛澤東出來說了話,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養起來。

張東蓀名義上還是北大哲學系教授,但開始賦閑在家。於是,他便整日養花蒔草、賦詩遣詞,打發時光。“文革”狂飆襲來時,這種平靜終被打破。1968年1月,一些人以“特務”的罪名,將他與長子張宗炳一同逮捕。張東蓀被關在北京復興門鐵道醫院。1973年3月,張東蓀的夫人在醫院與之見了面。此時,距離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中美發表上海《聯合公報》已經1年有余。當他從夫人那裡知道這一消息時,非常高興。是年6月,張東蓀走完自己的一生,享年87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