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南京大屠殺史料集》評介

2014年09月15日14:2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南京大屠殺史料集》(78卷) 張憲文 主編 江蘇人民出版社

發生在77年前的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慘痛的一頁,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痛的一頁。對於這場駭人聽聞的災難,中方、日方以及西方的事件經歷者,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留下了豐富的記錄。時間過去了近70年,事件的幸存者越來越少。另一方面,作為加害方的日本,在漫長的時間裡不僅沒有直面歷史、承認歷史,還千方百計歪曲歷史、否認歷史,對本國的青少年進行錯誤的歷史觀教育。因此,全面收集、出版南京大屠殺的文獻史料以及口述史料,是十分緊迫的歷史使命。

地處南京的江蘇人民出版社,自2001年開始,與南京大學著名學者張憲文教授合作編纂、出版《南京大屠殺史料集》。至2010年,歷時10年,《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出版完成,共72卷、近4000萬字,本書涵蓋了加害方(日本)、受害方(中國)、第三方(西方國家)三方面的豐富史料,詳盡地、全面地記錄了日本在南京地區犯下的反人類文明的殘酷暴行。

《南京大屠殺史料集》是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最完整的記錄。完整性、全面性是本書的鮮明特點。編纂者們全面收集的史料中包括中方、日方、西方三個方面,具有雄辯性、公正性,涉及了中、英、日、德、意、俄等多種文字。《南京大屠殺史料集》資料來源於國內外檔案館、圖書館和其他有關史料機構,絕大多數資料均為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編者根據不同內容,分編成不同專題,集冊出版。從史料來源的角度來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大部分:

歷史檔案材料

《南京大屠殺史料集》中收集了日軍轟炸南京和中國軍隊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軍進行頑強作戰的歷史檔案材料。如中方有關作戰計劃、戰斗方案、作戰命令及執行情況,蔣介石與南京戰役指揮官唐生智等人的往來文電,各參戰部隊的戰斗詳報、戰況報告、戰斗序列,中方參戰部隊的撤退與損失情況報告、戰役總結,以及參戰人員的親歷回憶資料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尸體掩埋情況的大批資料。集中了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中國、日本及西方國家有關南京大屠殺中尸體掩埋和處理的原始檔案和回憶資料﹔集中了各慈善團體、市民團體、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偽政權掩埋尸體的資料,以及日軍處理遇難者尸體的材料。史料編纂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些新的慈善團體和偽政權機構埋尸的原始檔案,埋尸記錄材料是日軍實施南京大屠殺最有力的証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的史料,其中選錄了東京審判的相關法律文件。在有關南京大屠殺起訴証據方面,首次翻譯出版了大量經法庭確認的有關証據,如審問鬆井記錄、審問武藤記錄及証人的書面証詞等。也完整地介紹了東京審判的過程,介紹了控辯雙方對証人的質証等,讀者閱后完全可以對日軍的罪行做出正確的判斷。

親歷者文字史料

《南京大屠殺史料集》收集了大量的侵華日軍官兵的日記、書信、回憶和証言。作為加害者,日軍華中方面軍所屬部隊的官兵是南京攻擊戰和南京大屠殺的直接參與者和見証人。戰爭期間,他們中間的一些官兵曾將自己在戰場上的親身經歷、所作所為、內心感受以及某些見聞,以日記形式記載下來,或在書信中較多地流露出來。戰后,這些日記、書信和回憶陸續被披露或出版,它們是日軍在南京實施暴行的真實記錄。書中收錄了一大批西方人士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文字史料。日軍攻陷南京后,一批英、美、德等國的新聞記者、傳教士、教師、醫生、企業機構和使領館人員,以其中立的身份,得以留在南京。他們是日軍在南京實施各種暴行和破壞活動的目睹者,特別是新聞記者以其良知真實地報道了南京屠城的情景,眾多的報道發表在《芝加哥每日新聞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刊上。因此,編纂者專門赴美國收集、翻譯了耶魯大學收藏的文獻,命名為《耶魯文獻》(上下冊),編成第69、70冊。德國西門子公司負責人拉貝的《拉貝日記》,詳盡、真實地記載了南京人民的那段苦難歷程。大批第三者的親歷史料是日本右翼無法推翻的鐵証。

史料集的編撰者們還專門調查、走訪幸存者,記錄和收集了一批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証言。其中,重要的如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所負責人程瑞芳女士的日記,她逐日記載了日軍的暴行。還有幸存者在南京事件后撰寫的大量回憶,如《陷京血淚錄》《陷京三月記》等。這些學者們對幸存者所做的調查口述材料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調查統計材料

《南京大屠殺史料集》首次公開戰后國民政府所做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大量調查統計材料。國民政府還都后,從1945年底到1947年初,首都警察廳、南京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南京市抗戰損失調查委員會、南京大屠殺案敵人調查委員會和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先后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南京大屠殺案進行過較為深入的社會調查。其調查表對被害人、証人和調查者均有較為詳細的記錄,調查方法具有相當的專業性質。其調查程序、表格設計、証人証詞等均具有法律意義。史料集主要收錄其存檔中關於南京淪陷初期的人口傷亡與財產損失的統計材料,這些都是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珍貴史料。本書還編纂了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錄。這是一項困難、細致的工作。經過努力,編者從大量原始檔案中,並通過向幸存者調查,搜集了大批遇難者名單及其受害情況。這批名單,均注明資料來源和原始出處,它為研究者提供了科學依據。

《南京大屠殺史料集》是一部大型史料著作,為了方便閱讀,近日,江蘇人民出版社與美國聖智學習集團在北京第21屆圖博會上舉行了《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在聖智蓋爾圖書館的上線儀式。讀者可以通過電子圖書館提供的現代化電子平台,對史料集方便地實現跨章節、跨卷、跨書甚至是跨數據庫閱讀。無論是紙質書,還是電子圖書,《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的出版,為廣大讀者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和中日兩國及各國專家學者進行歷史研究,提供了完整史料。向中國年青一代,也向日本年青一代,提供認識歷史本來面貌的真實材料,從而推進中日關系真誠友好發展,促進世界和平與安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