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初,岸英哥哥從蘇聯回到延安后,爸爸看了他帶回的留蘇學生寫給自己的信,立即回了一封信:
永福回來,接到你們的信,十分高興。正如你們信上所說,新中國需要很多的學者及技術人員,你們向這方面努力是很適當的。這裡,隻能簡單地寫幾句話給你們,總之是希望你們一天一天成長,壯健,愉快,進步﹔並希望你們團結一切留蘇的中國青年朋友,大家努力學習,將來回國服務。
緊緊地握著你們的手!
信上提到的永福,就是岸英。自開慧媽媽犧牲以后,岸英和岸青就分別化名為楊永福、楊永壽。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爸爸就預見到勝利后我們國家需要大批的學者、專家和技術人才,鼓勵在國外留學的青年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壯健,愉快,奮發向上,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材。新中國成立初期,他老人家又號召青年“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爸爸經常教育我們,一個革命青年要有宏圖大志,鼓勵我們積極投入到“三大革命”運動中去,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記得有一次在和我們談話時他說,做個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必須有馬列主義的世界觀,任何時候都不要背叛黨、背叛人民。說著,他還拿起毛筆在紙上寫了“不要忘記”四個字。
善於自學、勇於探討,是爸爸教我們打開知識寶庫的一把鑰匙。他反對那種照葫蘆畫瓢的學習方法,不贊成我們在學習時,一遇到搞不懂的問題,就跑到老師那裡去尋找現成的答案,主張隻讓老師指點一下參閱哪些書籍,從哪些方面來理解,答案都由自己去獨立思考。爸爸勉勵我們要養成一種扎扎實實求學的好習慣。他在給岸英哥哥的一封信裡曾經說:
一個人無論學什麼或做什麼,隻要有熱情,有恆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
對於所學的課程,爸爸總是強調要學得深、學得實。有一次,他看到我們的生物課本中介紹達爾文的內容隻有15頁,就對我們說,要把達爾文的進化論好好學一學,自己找書看。他還說,什麼書都要看,如果看不懂,可以換一本看,過些時候再回過頭來看,知識總是互相聯系的。爸爸要求我們在自己喜歡的、將來准備研究的課程上下功夫,花力氣,有所見,有所創,努力超出老師所教的水平。不然,即使考了一百分,也不能算學得好。岸英、岸青俄文都很好,爸爸說要為祖國服務,光俄文好不夠,還必須精通中文,要看唐詩宋詞。在給岸英的一封信中,他老人家特別指出:“你要看歷史小說,明清兩朝人寫的筆記小說”。父親希望我們把知識真正學到手,“學成為國服務”,“為國效力”。
爸爸在關懷青少年德育、智育的同時,把體育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他曾經形象地把身體比喻為“載知識之車”、“寓道德之舍”,把健康的身體看成是從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物質基礎。爸爸認為體育鍛煉不僅能加強體質、增進健康,還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無畏的品格。他在湖南第一師范念書的幾年中,把洗冷水浴作為每天的“第一課”。他說,冷水浴足以練習猛烈與無畏,又足以練習敢為,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法。當時,開慧媽媽在中學念書,在爸爸的感染下,也在女同學中帶頭洗冷水浴。不少女同學在媽媽的影響和帶動下,勇敢地加入了洗冷水浴的行列。
1954年夏季,爸爸在北戴河。一天,北戴河海灣狂風呼嘯,濁浪排空,爸爸徒步來到岸邊,極目幽燕,緬懷魏武,此情此景,更激起了他下海游泳的興致。同去的人都勸道:“風大浪大,還是不要去游了吧! ”爸爸卻說:“風浪越大越好,可以鍛煉人的意志。”他還建議大家和他一起下海,一個也不要留在岸上,並笑著說:“下去吧!別怕。浪來時,將身體浮一浮﹔浪去時,舒展四肢,隨波逐流﹔隻有在這時,才能真正體會到與風浪搏斗時的愉快和樂趣。”大家跟隨主席一起跳進了海裡。爸爸就在這狂風怒濤中暢游了一個多小時。上岸后,他老人家還精神抖擻,不知疲倦。面對滔滔的汪洋大海,爸爸對身邊的同志說:“站在這兒看看,會覺得下海很可怕,可是真正下去了,也就不覺得可怕了。干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隻要有勇氣去實踐,困難也就沒什麼不可克服的。”
爸爸身體力行,堅持鍛煉,也經常關照我們要注重體育,在青少年時期把體質搞好。岸英和岸青很小的時候,爸爸和開慧媽媽就鼓勵兄弟倆多到室外去活動,鍛煉身體。岸英、岸青在家門前池塘裡游泳,在風雨中奔跑、爬樹、捉鳥,爸爸媽媽看見孩子們這樣盡情地玩,不僅不阻擋,反而很高興。那時,岸英和岸青都長得很結實,因此,后來才能經受住艱難生活的磨煉。
1936年,岸英、岸青在去蘇聯國際兒童教養院的途中,路經法國巴黎,住在旅社裡。附近的幾個法國孩子欺侮他們,他們就用學過的中國武術進行自衛,打敗了對手。這別開生面的“打架本領”,贏得了一些圍觀的法國孩子的贊揚,也使對手感到欽佩。后來,這些法國孩子竟成了岸英、岸青的朋友。
膽量是練出來的,爸爸總是很注意在體育鍛煉和各種細小的活動中培養孩子們的勇敢精神。北京剛解放時過春節,大家放爆竹,起初,女孩子們不敢挨近,看見又長又粗的“二踢腳”,就大聲嚷嚷:別放了,別放了。點火時,她們捂著耳朵就跑。這時,爸爸笑著說:“你們都過來,每人放一個。”
大家輪流著,一個個盡量站得離爆竹遠遠的,手臂伸過去勉強能夠著……
“砰——啪! ”
瞬間,一切都變得不可怕了,大家鬆了口氣,像戰士一樣神氣了。
爸爸說:“放鞭炮不就是這麼回事嗎?嘣的一響不就完了嗎?要勇敢。”
我們長大以后,爸爸無論在與我們談話或給我們寫信時,總不忘提醒我們“努力學習,同時注意身體”。他說,如果你有一個美好的願望,沒有健康的體魄,那也是不能實現的。他叮囑我們,在給他寫信時,不要隻講學習和思想,也要談談身體和健康的情況。
相關專題 |
· 圖書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