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現在人們都已經忘記了給頤和園帶來安寧環境的那些無名英雄們。他們有的被無情的歲月所風化,有的在人潮人海中默默無聞,有的為共和國的和平、為萬家團圓奉獻出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
這裡,就有我的岸英哥哥。
岸英是一位好哥哥,他不僅偉岸帥氣、多才多藝,而且甘心平凡、默默奉獻。他離我們而去,長眠於異國他鄉,與青山相擁,與綠水相融,在短暫的人生五線譜上譜寫了一曲雄壯的英雄贊歌。
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岸英哥哥隨同兩名蘇軍掃雷專家和一個工兵排,跟隨中國人民解放軍,雄赳赳、氣昂昂地第一批開進北京城。
暗藏的國民黨敵特分子並不甘心把這座城市拱手交給人民,交給共產黨。他們在大勢已去的時候還在垂死掙扎,在交通要道埋下地雷和炸藥。
三月二十五日,父親進入北京城,與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出席在西苑機場舉行的閱兵式,然后到頤和園休息,並在景福閣宴請各民主黨派人士。
岸英哥哥他們接到了命令,火速趕往頤和園,嚴格檢查,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確保中央領導同志的安全。
父親進城了,朱總司令、周伯伯進城了,其意義是無比偉大的,這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轉折點。一個嶄新的,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新時期,就從這裡開始了。
岸英哥哥心裡多麼興奮、激動。同時,又感到肩上的擔子更沉更重了!
頤和園的面積太大了,光是昆明湖就有四千畝,亭台樓閣不計其數,即便什麼都不干,沿著院牆走一圈,就是十八公裡。看看手表,離父親他們進園還有十七八個小時,他們要在這很短的時間裡,突破一個極限!
任務艱巨,英雄付之一笑。他們從不向困難低頭,他們總是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頤和園如此之大,排除不安全因素又談何容易!岸英哥與同志們經過研究,決定先把要用的殿堂裡裡外外、仔仔細細地檢查一遍。然后他們又在昆明湖畔檢查石舫和一座座水榭、曲橋﹔在萬壽山上上下下檢查著每座樓閣,每一張石桌和石椅。
太陽落下去又升起來,一夜過去了。
時間能不能快一點,快一點就能早些見到闊別已久的父親﹔時間能不能慢一些,慢一些就能多一些安全、多一些保險。岸英哥心裡矛盾。他仿佛看到了父親又向戰士們威嚴而又親切地揮著大手,他會心地笑了。然而,這一切只是一閃而過,父親就要到頤和園來了,需要清查的地方還有那麼多。
時間在一秒一秒地過去,而掃雷器隻有一部,怎麼辦?那隻有採取“人工掃雷”的辦法——全排分成若干組,每組六個人,手挽手,肩並肩,在尚未檢查過的地方,排著橫隊一步一步地走。
這等於把生命押上了賭台。這是非常危險的,若一個人踏上地雷,另外五個同志也會犧牲。
每一個人都希望岸英哥離開,不想讓他擔任這極其危險的用人體破雷的工作。因為在他們看來,他們的領袖為了革命的成功已經失去了一位深愛的妻子、兩個一奶同胞的弟弟,以及可愛的妹妹、侄子,不能讓他再失去兒子!
可岸英哥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領袖的兒子,而是當作一位隨時准備為新中國奉獻的平凡戰士。在最危險又最需要他的時刻,他不可能離開。
岸英哥伸出粗壯結實的胳膊,站在中間,他左右手分別勾著同伴的胳膊,根據分派的路線,邁出了第一步。
也不知哪一步會引來爆炸,使自己粉身碎骨。誰都有對幸福的渴望,誰都有對寶貴生命的珍惜。岸英哥的心在激烈地跳動,熱血在沸騰。
岸英哥從他選擇用血肉之軀踏雷時就明白,敵人埋的地雷隨時有可能把他的生命時針定格在二十八歲的年齡上。可是,為了中央領袖的安全,為了父親在接見民主黨派人士時不出任何事故,就是赴湯蹈火,粉身碎骨,岸英哥也甘心情願,無怨無悔。
岸英哥與戰友們一天一夜沒有合眼,在死亡的邊緣走了一遭。他們勝利了。人間最綺麗的勇敢之花,應該戴在這群愛國、愛黨、愛領袖、愛人民的勇士胸前。父親和他的戰友們的車隊開進頤和園了,岸英哥為父親能在頤和園裡攜手信步高談闊論時安然無恙而自豪。他,毛澤東的兒子,一個普通的戰士,曾經用自己的身體,為中央首長排除了不安全的因素,為黨中央進駐北平,開辟了通暢的大路,平安的大路!
相關專題 |
· 圖書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