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這段歷史。在這段時間裡,我的父親和他的戰友在這裡寫下了中共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在這裡,父親告別了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告別了騎馬打天下的時代,革命終於從窮山溝裡走出來,政權從馬背轉移到了汽車上。
父親在陝北運籌帷幄,胸中自有百萬雄兵,以打不敗胡宗南決不過黃河的雄偉氣魄,與敵人周旋,終於扭轉了西北戰場的局勢。
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父親和他的戰友告別了曾經生活和戰斗過十三年的陝北,東渡黃河,秘駐西柏坡,在更寬闊的舞台上,指揮奪取全國勝利的偉大戰役。
父親要來西柏坡的消息傳到了西柏坡,中央領導機關的同志們高興極了。他們為父親安排了新住處,就是現在朱伯伯在西柏坡的舊居。那是一處用青石砌成的三間相通的窯洞,室內被同志們粉刷一新,周圍的環境也很優美。這是朱伯伯等人為了給父親創造一個好的工作和休息的環境而特意安排的。
但是父親沒有住,把這三間窯洞讓給了德高望重已上年紀的朱伯伯,而自己就選擇了這兩間被鬼子燒掉屋頂剛修復起來的舊房住下來。
父親就在這裡拆閱前線拍來的電報,寫復電,發指示。僅遼沈戰役,父親就寫了七十七封電報。在這裡,父親還先后寫了《將革命進行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等光輝著作。父親寫了很多很多,何止《毛澤東選集》裡的二十篇。
西柏坡,也是鬆林姐姐與岸英哥哥感情得以升華的地方。父親知道岸英哥哥喜歡鬆林姐姐,對這門親事很滿意。
一九四八年九月,母親張文秋來到西柏坡,在這間屋子裡與父親見了面。父親和母親談家常,介紹岸英哥的情況,征詢定親的意見,母親一口答應下來。於是,岸英哥和鬆林姐訂婚了。
父親又披起那件整整穿了四個冬天的棉襖,那件棉襖灰色變成了白色,胳膊肘上露出了棉花……想到這裡,我熱淚盈眶。父親是統帥,是主席,生活上卻和平民有什麼區別呢?
父親在窯洞裡住了十三年,習慣了它的冬暖夏涼。而這兩間小坯房則不然,房間不多,屋子狹小,火辣辣的太陽毫不吝嗇地把熱量推進小屋,小屋就成了“蒸籠”、“烤箱”。
夜裡熬通宵,白日裡再“打通晝”,晝夜連著轉起來,人就吃不消。精力旺盛的父親有些疲倦了。警衛們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塊涼爽的地方。但父親還是很少去,不管多麼熱,他一直在這間小屋裡堅持,實在睡不著就坐在那把藤椅上,搖起芭蕉扇,繼續工作。
西柏坡,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在這個小山村裡,父親和他的戰友,收獲他們用生命與血汗播下的革命種子、用真理與智慧辛勤耕耘、結出全國人民大解放的累累碩果。蔣家王朝二十二年金陵春夢在談笑中變成一枕黃粱。
西柏坡,一個平凡的小山村,再次碰擊出耀眼奪目的火花。為了將革命進行到底,迅速奪取全國的勝利並商討勝利后成立新中國的問題,各地區、各野戰軍的精英們在西柏坡親切地握手了,召開了黨的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為促進中國革命的進一步發展,迎接全國勝利的迅速到來,保証中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論上做了充分准備。
西柏坡,它像井岡山、瑞金、延安一樣,是一座巍峨的革命裡程碑。在我的心目中,井岡山是一杯酒,香醇卻難以讓人承受﹔瑞金是一杯咖啡,提神卻苦口異常﹔延安是一杯茶,清淡而又芳香﹔西柏坡是一杯運動飲料,爽口又給人以力量。
今天的西柏坡,成了當家做主、自由幸福的中國人民的驕傲,他們從四面八方走來,來到名揚天下的革命聖地。無數國內外的人看了這些中共中央的舊址內普通的農民住宅和簡朴的陳設之后,心潮翻滾,甚至熱淚盈眶。
繁星下的西柏坡漸漸地平靜下來了。
曾幾何時,我們埋怨過世態炎涼、人間冷暖。現在才明白,我們好像都在時間的飛輪下丟失了什麼,連自己也不知道。西柏坡之行使我終於明白了,一些東西並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過時,而我們卻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快而忽略了這些東西。
相關專題 |
· 圖書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