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玉
身為語言學家的丁聲樹,不光“善於研究語言,剖析文字”,而且也是“運用語言,調度文字”的老手,其游刃有余的語文水平令人贊嘆,他的弟子李榮記載了不少丁聲樹的幽默以及逸聞趣事。
丁聲樹坐公共汽車有兩句口訣:“車上的人多不上,上車的人多不上。”對此,李榮感慨道,“怪不得丁先生上班常常早到遲退。上車的‘上’古音上聲,車上的‘上’古音去聲,這是丁先生的文字游戲。”
上世紀30年代早期,大學者陳寅恪在清華招生試題裡出了道對對子的題目。上聯“孫行者”,要求對下聯。身為考生的周祖謨對的是“胡適之”,丁聲樹對的則是“祖沖之”。回答之巧妙,誠如李榮所說:“要找到第三個下聯恐怕不容易了。”更為傳奇的是,回答出陳寅恪這道難題的周、丁二位,后來卻都選擇就讀於北大,造就了北大中文系當年“前有丁聲樹,后有周祖謨”的學林神話。
上世紀50年代,語法研究討論相當熱烈。有位學者想讓丁聲樹能對他的作品表示意見,想要借此引起學林重視。個性十足的丁聲樹卻答道:“你有胡說的自由,我有不理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