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
不斷提升湖南黨史工作科學化水平
黨史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具有全局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其中許多內容直接涉及黨史研究和黨史工作,為黨史工作和黨史研究提供新的遵循,對做好新形勢下黨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領湖南黨史工作,立足全省黨史資源優勢,不斷提升黨史工作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更好地為全省科學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內涵和實質,准確把握精神和要求,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不斷開創湖南黨史工作新局面。
(一)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學習黨史、做好黨史工作的重要性。他強調要深入學習黨史,提出“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他強調要系統總結黨史,指出認真總結黨的歷史,更好地發揮黨史鑒今、資政作用,是新形勢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迫切需要。他強調要科學運用黨史,指出“倍加珍惜黨的歷史,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講話,強調了黨史積極發揮功能作用的問題,對黨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要深刻學習、認真領會,進一步增強黨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二)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重大問題、重要歷史任務的新評價新論斷。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對現實和歷史上許多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有了新的論述,為我們深入研究黨史提供了新的遵循。比如,他提出“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的著名論斷,他評價毛澤東同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話的偉大開拓者”,這是從未有過的新評價,等等,這些為我們深刻認識黨史、准確記載黨史提供了根本依據,為做好黨史工作明確了方向和要求。黨史工作者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新觀點新表述新論斷為遵循,進一步做好湖南黨史工作。
(三)科學掌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研究的正確立場、觀點、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待黨史,指出“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待黨的歷史,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他強調,“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他還強調,“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並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等等。這些話闡明了我們黨正確對待黨史研究、歷史人物的立場、觀點、方法,黨史工作者必須深刻領會、堅定遵循,確保黨史工作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
二、充分認識和把握湖南黨史工作的獨特優勢
湖南是中國革命、中共早期組織和人民軍隊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毛澤東思想的發源地之一,在全國黨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黨史工作,湖南具備良好的基礎,擁有獨特的優勢。
一方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為黨史工作提供了良好平台。省委、省政府歷來對黨史工作高度重視。2010年中央下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后,省委及時下發《實施意見》。近年來,省委書記徐守盛、省長杜家毫多次就黨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多次開會研究解決省委黨史研究室提出的有關黨史工作問題。2014年8月20日,徐守盛書記到省委黨史研究室調研﹔28日,省委常委會對全省黨史工作進行專題研究部署。省委副書記孫金龍多次就省黨史陳列館建設問題召開現場辦公會,及時解決相關問題,促進了該館建設的順利推進,即將正式對外開放。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支持和示范帶動下,全省各級黨委、政府愈加重視黨史工作和黨史人才隊伍建設,盡心竭力為黨史各項工作提供良好平台。
另一方面,湖南黨史資源富集,為黨史工作提供了寬廣舞台。在湖南這塊紅土地上,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從建立我們黨的第一個省支部到黨創辦的最早的干部培訓學校,從工運高潮到轟轟烈烈的農村大革命,從秋收起義、湘南起義、桑植起義、平江起義到湘贛、湘鄂贛、湘鄂西等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從工農紅軍的三次轉兵到爭取湖南的和平解放,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湖南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不懈斗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洶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孕育了一代偉人毛澤東和劉少奇、任弼時、蔡和森、彭德懷、賀龍、羅榮桓、胡耀邦等一大批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涌現了鄧中夏、向警予、郭亮、夏明翰等一大批著名的革命英烈,曾經在湖南出生、學習、工作過的領導人,如曾經在撥亂反正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華國鋒,在國家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夯實國家經濟基礎的好總理朱镕基等,形成了湖南極為豐富的黨史資源,為湖南黨史工作者提供了大顯身手的寬廣舞台。近些年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和中央黨史研究室的悉心指導下,全省黨史工作者把黨史工作當事業、當追求,懷著對黨和國家的無限熱愛,銳意進取、扎實工作,淡泊名利、潛心研究,在平凡崗位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推出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為全省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切實發揮好黨史工作“存史、資政、育人”作用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是黨史工作的根本任務。新的歷史條件下,全省黨史工作要牢牢把握“存史、資政、育人”這一主題,認真落實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同志提出的“一突出、兩跟進(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間段研究,即時跟進黨中央步伐,即時跟進歷史步伐)”的新要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自覺把黨史工作放到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去認識、去謀劃、去推進,努力在黨史留存上下功夫,在資政育人上做文章。
(一)認真做好黨史留存工作。黨史資料是黨的歷史活動的重要載體,做好湖南黨史資料的征集、整理和編纂工作,是做好湖南黨史工作的基礎。要堅持“廣征、核准、精編、嚴審”的原則,依照省、市州、縣市區三級編纂層次,持之以恆地抓好我省黨史資料征集、保護、編纂工作,確保黨的歷史財富得到更加完好的保存。進一步增加搶救“活資料”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快征集整理老同志的口述史和回憶錄等黨史資料,做好改革開放以來我省黨史研究、中央領導在湘工作或活動史料征集征編等工作,客觀、真實地記錄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努力寫好湖南黨史的當代篇章。
(二)不斷提高黨史資政水平。做黨史工作,搞黨史研究,不單是翔實記錄歷史、澄清歷史問題、對歷史負責,更重要的是要從黨的歷史中獲取智慧和啟迪,為現實服務,為大局服務。當前,要按照中央的新要求,在進一步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我省豐富的紅色資源、黨史資源的同時,加大對我省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間段歷史的研究力度,深入研究我省改革開放的歷程,深入總結我省改革開放的經驗和規律,切實發揮好以史鑒今的作用。特別是要緊密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深化改革、建成全面小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我省建設“四化兩型”、促進“三量齊升”等中心工作,組織力量開展專題研究,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咨詢參考,為全省加快科學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充分發揮黨史育人功效。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是進行革命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宣傳普及,用黨的歷史教育黨員、教育干部、教育群眾,是黨史工作服務大局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黨史工作需要下功夫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要不斷探索黨史研究成果向宣傳教育轉化的新途徑、新方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大力普及黨史知識,大力宣傳黨史人物,努力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進一步激發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的熱情。
四、始終堅持黨史工作的根本原則和科學方法
一是堅持黨史姓黨的根本原則。黨史研究是一門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從中國共產黨的活動揭示當代中國社會運動規律的科學。堅持黨性和科學性的統一,確保“黨史姓黨”,是對黨史工作和黨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敵對勢力從未放棄對我們實施西化、分化圖謀,他們極力歪曲我們黨的歷史、徹底否定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大肆詆毀我們黨的領袖人物。面對這些圖謀和噪音、雜音,黨史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黨的意識,切實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領和指導黨史工作,准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決抵制黨史問題上存在的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始終確保黨史工作的正確方向,確保黨史成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二是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做黨史工作,搞黨史研究,世界觀的問題、方法論的問題,至關重要。堅持科學的世界觀、歷史觀,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黨史才會事半功倍。首先,要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將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放在當時當地的歷史背景及其條件下去對待和把握,把黨的歷史放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去考察,打通過去、現在和未來,連貫歷史、現實和將來,從整體上把握歷史脈絡、總結歷史經驗。其次,要堅持科學的思維方法。比如戰略思維、辯証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等等,運用這些科學的思維方法去認識和分析問題,去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第三,要不斷創新研究方法和手段。既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優良傳統,堅持和發展黨史工作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鑒古今中外史學研究的有益經驗和方法,運用跨學科的綜合分析、比較研究等方法,推動黨史研究不斷向縱深和寬度發展,不斷提高黨史研究的水平。
三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黨史工作是一項政治性、理論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對黨史干部的理論素質、政策水平、知識結構、業務能力要求很高。黨史工作者要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優良學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領會核心實質,把握精髓要義,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真正成為黨史工作的行家裡手。黨史研究的政策性很強,在做好黨史研究工作以外,要多學習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絕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顧研黨史”。現在各地修建紀念館、紀念碑熱情很高,中央對此規定得非常具體。一些地方領導不大注意這些問題,在政策上把握不准,各地黨史研究室要給領導把好關、當好參謀。省委黨史研究室要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加強業務指導,營造良好學風,打造學習型黨史團隊,為全省黨史事業長遠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