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浙江是抗日戰爭時期受日軍侵略時間最長、受戰爭災難最深重的省份之一。全省77個市縣中,有1市(杭州市)37縣被日軍長期佔領,30個縣一次或數次遭受日軍的蹂躪和侵擾。日本侵略者在浙江殺人縱火,奸淫擄掠,實施毒氣彈和細菌戰,給浙江人民帶來了亙古未有的災難。
一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后,8月13日,又發動了侵略上海的淞滬會戰,8月14日,日機轟炸杭州筧橋機場。11月5日,為配合進攻上海,日軍第十軍與海軍協同,在杭州灣北岸江浙交界的全公亭、金山衛、曹涇鎮一線沿海登陸。從此,日軍的鐵蹄踏上了浙江的土地。
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后,其主力沿滬杭鐵路向上海推進,嘉善、平湖、乍浦、嘉興等地相繼淪陷。另一部則向桐鄉、吳興等地進犯,鋒芒直指南京。11月24日攻陷吳興,次日,長興淪陷。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后,又兵分3路南下進攻杭州,12月24日,日軍攻入杭州市區,杭州淪陷。這樣,日軍僅用1個半月時間,就佔領了錢塘江以北杭嘉湖地區包括杭州在內的1市17縣的大片土地。
1939年5、6月間,日軍又相繼侵佔了舟山的岱山、定海等地,妄圖切斷寧波等港口的對外交往。1940年1月22日,駐杭日軍土橋師團1000余人,身穿白衣,乘漫天大雪偷渡錢塘江,侵入蕭山縣城。這打破了抗戰以來日軍在浙江與中國守軍隔錢塘江對峙的局面,蕭山成為日軍隨時可以竄擾浙東的據點。為封鎖浙江沿海,掠奪主要港口的戰略物資,日軍於1941年4月發動了寧紹戰役。16日,日軍第二十二師團主力、第十五師團和第十一混成旅團各一部共4萬余人,分3路向南進犯,蕭甬線兩岸包括紹興、寧波的廣大地區淪陷﹔溫州、瑞安、海門、黃岩、臨海等地也一度失守。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為了打擊日本的囂張氣焰,制訂了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的計劃。1942年4月18日,美軍B—25型轟炸機對日本東京、名古屋、神戶等大城市實施空襲,爾后按預定計劃到浙贛鐵路沿線的衢州等機場降落。為解除對日本本土的空中威脅,日軍決定摧毀浙贛鐵路一帶的機場。1942年5月15日,日軍第十三軍發動浙贛戰役,分左、中、右三路,在東起奉化西至富陽約150公裡寬的戰線上向國民政府軍發起進攻。5月28日,金華、蘭溪淪陷。6月7日,日軍侵佔衢州,並繼續西犯,於7月1日與贛東進犯之日軍第十一軍會攻橫峰,浙贛線被打通。日軍為鞏固后方,同時企圖破壞麗水機場,並奪取甌江一帶的戰略物資,6月16日,日軍小薗江旅團及奈良支隊又從龍游出發,分路進攻麗水,24日晚,麗水失守。7月7日,日軍小薗江旅團約5000人又從麗水出發,沿甌江水陸兩路進犯溫州,11日,溫州淪陷。8月19日始,日軍除留第二十二師團駐守金華、武義、東陽,第七十師團駐守新昌、奉化等地外,其余部隊撤退。這樣,地處浙江腹地的金華、紹興所屬數縣都淪入日軍之手。
1944年,侵華日軍發動了打通從中國東北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駐浙日軍為配合這一戰役,於1944年6月,發動了第二次浙贛戰役。擔任這次進攻任務的日軍第七十師團主力第六十二旅團,從金華向西,沿鐵路線進犯衢州。6月12日,龍游失守,日軍隨即猛攻衢州,26日,衢州淪陷。這時,國民政府軍第三戰區調集的第二十五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各一部到達衢州外圍,對日軍形成三面合圍之勢,日軍被迫於29日撤出衢州,退守金華,恢復戰前態勢。為防止盟軍在我國東南沿海登陸,日軍同時加緊了對東南沿海的控制。1944年8月下旬,日軍五十五旅團從金華出發,經武義、縉雲直趨麗水,8月26日,麗水淪陷。28日,日軍黎岡支隊從麗水沿甌江東下,向青田、溫州進犯,日軍於9月9日佔領溫州。
二
日軍侵略和佔領浙江的過程就是燒殺搶掠,不斷制造慘案的過程,給浙江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一)狂轟濫炸
日軍對浙江的侵略,是從轟炸開始的。淞滬會戰期間,日機頻頻對浙江杭州等重要城鎮實施空襲,轟炸的目標主要是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碼頭等人口較為密集的地區。1937年9月8日,日機在海寧縣長安至斜橋間炸毀一列行進的火車,造成列車上的旅客300余人傷亡﹔19日,日機轟炸嘉興,在火車站附近炸死平民23人,炸傷36人,停在河上的4艘船被炸沉。9月26日,日機空襲衢州城,在衢州火車站投彈10多枚,炸死106人、炸傷50人,炸毀房屋近百間。11月5日,日機在嘉興七星橋車站投彈10余枚,炸死、炸傷100余人。30日,日機轟炸蕭山縣城,出動飛機28架次,投下炸彈和燃燒彈120余枚,日機先在縣城周圍投彈,構成一個火圈,使居民無法出逃,然后在城內瘋狂轟炸,炸死近200人、炸傷千余人,整個蕭山縣城成為一片廢墟。
杭嘉湖淪陷后,日軍隔錢塘江與國民政府軍形成對峙局面,日機轟炸范圍進一步擴大。1938年4月6日,日機轟炸富陽縣大源,炸死39人、炸傷21人,炸毀房屋37間。同日,日機轟炸上虞縣崧廈、百官一帶,炸死45人、炸傷60余人,炸毀房屋32間。5月6日,日機轟炸紹興縣道墟鎮,時值鎮上舉行迎神活動,平民被炸死、炸傷五六百人。11月14日,日機轟炸蘭溪縣城,炸死73人、炸傷80多人,炸毀震毀房屋250余間。1939年4月28日上午8時40分,日機7架轟炸寧波靈橋兩岸的濱江路及江東后塘街一帶,投彈18枚,炸死民眾120余人、炸傷370人,燃燒彈引發的大火燒毀商鋪234家、房屋500余間,炸沉民船10余艘。8月24日,日機轟炸麗水縣,炸死30余人,炸傷40余人,炸毀房屋100余間﹔次日,日機再次轟炸麗水縣城,致使大火連燒8小時,燒毀房屋2344間。1940年9月3日,日機轟炸寧波鬧市區,炸死平民42人、炸傷87人。
寧(波)紹(興)戰役前后,日軍展開新一輪轟炸。1941年1月9日,日機轟炸富陽縣裡山、靈橋、大源等地,炸死73人、炸傷107人,炸毀房屋313間。4月15日,日機轟炸臨安縣西天目山,炸死40余人,炸毀禪源寺僧房350余間。17日上午9時,日機9架空襲義烏縣佛堂鎮,時值集市,人山人海,日機在人群最密集的老市基投擲炸彈,炸死平民120余人。1942年浙贛戰役期間,日軍為配合其地面部隊作戰,對浙贛沿線特別是金、衢、麗地區實施了更大規模的轟炸。4月23日,日機8架空襲麗水縣城,投彈8枚,其中燃燒彈3枚,炸死群眾121人,炸毀、燒毀房屋2282間,當時,有1枚炸彈落在姜山背,震塌郵政局防空洞,致使防空洞內80余人被悶死。5月14日,日機轟炸從諸暨嶺北周退到東陽六石鎮裘家嶺村的國民政府軍第八十六軍,炸死、炸傷200余人。18日,日機轟炸撤退到東陽縣郭宅村的國民政府軍,炸死士兵和村民93人。衢州作為浙江境內的重要戰略要地,日軍空襲相當頻繁,其中重點是飛機場,據統計,日軍先后對該機場空襲達59次,投彈341枚。7月31日至8月1日,日機連續兩天轟炸鬆陽縣古市鎮,炸死炸傷66人,燒毀房屋445間及4處文物古跡。
據統計,抗戰期間,日機對浙江空襲次數為1156次,投彈17483枚,共炸毀房屋49601間,震倒房屋15133間,造成6472人死亡、8290人受傷。
(二)屠殺平民
日軍在入侵浙江的過程中,嗜殺成性。1937年 11月5日,日軍在平湖縣全公亭登陸后,金塘鎮當天就有263名平民被屠殺﹔一天之內平湖全縣傷亡人口達到1003人。19日,日軍佔領吳興縣南潯鎮,屠殺民眾400余人,焚毀房屋4993間。24日,日軍佔領吳興縣城(今湖州城),屠殺平民300余人,燒毀房屋3209間。12月24日,杭州淪陷,日軍入城后,屠殺杭州市區平民4000多人,燒毀3700多家房屋,其中閘口地區有500多人遭日軍槍殺或活埋。
日軍為保持湖州、杭州兩地水路安全暢通,1938年3月26日,對北起吳興縣菱湖鎮查家籪、南至杭縣王家庄的龍溪沿岸140余個村庄展開瘋狂燒殺,屠殺平民585人,燒毀房屋7799間。1940年10月16日,日軍土橋師團一部及偽軍攻佔諸暨縣城,單在城區一隅殺害民眾多達三四百人,縱火燒毀房屋4665間。在浙贛戰役中,1942年5月23日,日軍流竄諸暨縣浬浦鎮,殺害平民80余人,打傷10余人,燒毀房子200余間﹔26日,日軍又在浬浦鎮殺害村民46人。8月25日上午,一隊日軍從鬆陽縣源口駐地出發,途經陳龍后坳口時,聽到坳內人聲嘈雜,遂分兵包圍,扼守坳口,放火燒林,佔據山崗,架起機槍向坳內掃射,當場打死民眾30多人。
如果日軍遭到抗日武裝的襲擊,就對當地百姓實施瘋狂報復。1938年2月17日,國民政府軍第六十二師突襲杭縣喬司鎮,殲滅日軍40多人。次日,日軍即從周邊筧橋、臨平、長安等駐地調集200多人包圍喬司鎮,實施報復,屠殺平民1360余人,燒毀房屋7000余間,整個喬司鎮及其周圍村庄全成為片片廢墟。3月4日,日軍田中有朋大隊包圍余杭縣午潮山午潮廟,將避難於此的婦女兒童集中起來,用刺刀相逼,然后將男性難民押到院子裡排隊跪在地上,用重機槍掃射,殺死400多人。4月26日,兩名日軍在嘉興縣余新鎮被抗日武裝擊斃。27日,大股日軍到余新鎮實施報復,殺害金阿金等12人,燒毀房屋1638間。6月2日,日軍關根部隊在海寧縣城往丁橋鎮沿滬杭公路一帶“掃蕩”,殘殺280余人。
日軍在屠殺平民的過程中,花樣百出,手段極其殘忍。1938年5月1日,日軍侵入海鹽縣城,福業院僧侶12人被日軍用鐵絲穿肩押至敕海廟,戳死后拋入大海﹔高福全等8人被日軍用繩子穿在一起,刺死后拋入海中。1940年3月18日,日軍在嵊山島搜查抗日游擊隊時,抓捕平民50人,3人一串用麻繩縛住,押到泗洲塘狗爬灘,命他們在懸崖前跪下,用刺刀捅倒3人中的1個,另外2人也連帶滾下懸崖摔死。日軍除放了一串外,其余47人全被如此處死。1942年8月15日,日軍撤出溫州城時,強抓300多名平民當挑夫,其中一名挑夫叫許岩靈,因體弱挑不動日軍的炮彈,被日軍用刺刀刺死,心臟被挖出來喂日軍軍犬﹔一個名叫三洪的挑夫,在途中逃跑時被日軍抓住,日軍將他兩隻手臂、兩條腿砍下,又搬來兩塊巨石,將他的頭磨碎。1943年6月12日,日軍進犯蘭溪縣白鶴山時,遭國民政府軍第七十六團阻擊,日軍為此遷怒於當地居民,在畈口村抓捕了18個平民,日軍將他們押至曹家村福田庵旁的小山坡上,迫令他們挖土坑,然后將18人活埋。
(三)奸淫婦女
浙江淪陷期間,婦女遭受的性暴力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日軍是有組織、有計劃地縱容士兵在戰斗時或在佔領地大規模奸淫中國婦女。這是日本最高當局和軍部有意識策劃的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嚴重褻瀆人類尊嚴的國家罪行。
日軍在攻城掠地之時,放縱士兵隨時隨地、不分場合、不分老幼,瘋狂地對浙江婦女實施性暴力,心理極為變態,手段極其殘暴。1937年12月24日杭州淪陷后,日軍讓士兵“自由行動”三天,其所謂的“自由行動”就是奸淫虜掠。這樣,日軍在杭州市區大肆奸淫婦女,婦女隻要稍有抵抗,立刻被刺死,據某西方傳教士統計,杭州市區僅被奸淫致死的婦女就達700人。當時,杭州浮山村難民營內有婦女1400余人,除2人逃出外,其余全部遭日軍強奸。即將臨產的林巧珍母親帶著全家老小逃難到滿覺隴,躲在墳墓裡,不幸被日軍發現,日軍不顧林母即將臨盆,也不顧旁人苦苦哀求,獸性大發,以指揮刀相威脅,硬是強奸了林母。躲在牛羊司巷11號牆門裡的一名懷孕數月的婦女也被日軍輪奸致死。
1941年4月浙東作戰期間,日軍在寧波等地大肆奸淫婦女。4月19日象山縣石浦淪陷后,日軍挨家挨戶搜查洗劫3天,強奸、輪奸婦女40余名,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僅13歲。5月18日,日軍進入象山茅洋五獅山探礦,竟然輪奸了7名來不及逃離的60多歲老婦。
浙贛戰役期間,日軍在浙東、浙中的廣大地區實施大規模性暴力。1942年5月15日,日軍由奉化縣西岙進犯寧海縣長洋村時,郭某的妻子來不及躲避,被20余名日軍輪奸,郭某妻子於次日含冤而死。5月18日,日軍竄擾嵊縣長樂鎮,奸淫婦女100多人。21日,日軍竄至常山縣三衢鄉塘底等地,奸淫婦女151人。27日,日軍在常山縣宣風、中和、崇正、開明、球川等鄉鎮奸淫婦女達510人。六七月間,日軍在麗水縣水東鄉抓捕一名少女進行輪奸,其母上去阻攔,被日軍踢到岩下摔死。黃泥墩有一名孕婦被日軍強奸后,還被日軍用刺刀剖開肚皮,肚腸、嬰兒一並流了出來。西溪村頭李某被十幾名日軍排著隊輪奸,以致陰部破裂,血流不止,日軍就用冷水沖洗,洗后再奸。據統計,浙贛戰役期間,日軍在衢縣盤踞84天,強奸婦女達5000多人。
日軍在浙江廣大的佔領區設立“慰安所”、“軍妓院”和“行樂所”等,以武力威逼或誘騙等手段,強迫良家婦女充當“慰安婦”,供日軍泄欲。其實質是以整體的、有組織的國家犯罪替代軍人的個別犯罪。日軍在杭州設立“慰安所”13處。在嘉興王店、海寧、長興、湖州、桐鄉、富陽、定海、鄞縣、象山、奉化、金華、武義、義烏等地都設有“慰安所”。其中奉化縣有7處“慰安所”,有“慰安婦”120多人。在日軍“慰安所”裡的“慰安婦”,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和尊嚴,生活生命也絕無絲毫保障,淪為日軍的性奴隸。她們白天要為日軍洗衣做飯,晚上遭受日軍性摧殘,有時一晚上達10余次之多。不少“慰安婦”染上性病,更多的終身失去生育能力,或受各種病痛折磨。她們不僅遭受肉體上的痛苦,而且也背負著沉重的精神負擔。
(四)實施細菌戰
作為1925年《關於禁用毒氣或類似毒品及細菌方法作戰協定書》的簽字國,日本卻公然違反國際法准則和人道主義原則,對中國實施了慘絕人寰的細菌戰。浙江是遭受日軍細菌戰時間最早、范圍最廣、受害最深重的地區之一。日軍在浙江最早是1939年對蕭山、紹興的細菌武器攻擊,而較大規模細菌攻擊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1940年8月至11月,日軍731部隊和南京榮字1644部隊聯合在寧波、衢州、金華等地實施細菌攻擊﹔第二次是1942年6月至8月,日軍為配合浙贛戰役,在作戰期間和撤退時,在金華、衢州、麗水等地撒播大量細菌﹔第三次是1944年第二次浙贛戰役中,在衢州、金華等地撒播了大量細菌。日軍在浙江的細菌戰,混雜使用多種細菌,包括鼠疫、霍亂、傷寒(副傷寒)、痢疾、白喉、炭疽等6種細菌。地域涉及杭州、寧波、衢州、金華、麗水、溫州、紹興7個市的約30個縣。
衢州地區是日軍在浙江實施細菌戰受害最深重的地區。1940年10月4日,日軍在衢縣撒播細菌后,引發鼠疫流行,至12月15日,衢縣染疫死亡32人,其后鼠疫擴散到開化、江山、義烏等地。據1941年底統計,僅衢縣13個鄉鎮就死亡2000余人。原有鼠疫未及根絕,1942年浙贛戰役結束時,日軍又在衢州地區實施大規模細菌戰。據知情人回憶,日軍曾將帶有傷寒(副傷寒)細菌的食物分給衢縣東郊中國戰俘營的3000多名戰俘食用,對拒絕食用的戰俘,或活活燒死,或槍殺。同時,日軍在撤退時沿途投放各類細菌。至12月底,疫情蔓延至衢縣19個鄉鎮、江山縣7個鄉鎮、常山縣4個鄉鎮和開化縣8個鄉鎮,以及龍游希塘等地。據統計,衢縣在9月至12月的4個月中,染疫人數達20000人,病死3000余人﹔江山縣染疫死亡378人﹔常山縣染疫死亡2000人﹔開化縣染疫死亡184人﹔龍游縣染疫死亡170人。1943年后,疫情繼續擴散,從4月至9月,衢屬五縣累計有45000余人染疫發病、死亡7600余人。1944年6月,日軍在第二次浙贛作戰中又在衢屬各縣撒播細菌,再次造成各種疫情大范圍流行。從7月至11月,衢縣32個鄉鎮有10608人染疫發病、死亡1803人,龍游縣7個鄉鎮有15911人染疫發病、死亡4040人。另外,江山、常山、開化各縣亦有許多染疫死亡人數。1945年,常山、開化等縣疫情繼續蔓延,常山縣21個鄉鎮有50000余人染疫發病,死亡11850人,開化縣也有357人染疫死亡。即使抗戰勝利后,衢屬各縣疫情仍未馬上停息,直至1948年疫情才得到控制。日軍在衢州實施的細菌戰共造成39938人染疫死亡。
金華地區最早的細菌疫菌傳自衢州,1940年10月,鼠疫從衢州地區傳入義烏賈伯塘村,致使8人染疫死亡。1941年9月5日,鼠疫再次從衢州地區傳到義烏,致使北門附近24個村流行鼠疫,死亡400多人,隨后還蔓延到東陽的14個村,有117人染疫發病、死亡113人。1942年日軍在浙贛戰役結束撤退時,在金華各縣撒播細菌,致使湯溪縣(今屬金華城區)、蘭溪、武義、義烏、浦江等地流行各類疫情,當年5月24日,日軍從武義縣馬昂村撤離時,在村內水井中投下細菌,以致飲用井水的村民出現腹絞痛、上吐下瀉等症狀,染疫村民有140多人、死亡103人,其中兒童30名。鼠疫在義烏的流行,造成全縣1300余人死亡。在各類疫情中,又以“爛腳病”最為普遍,如湯溪縣白龍橋鎮大圩村270余人,百分之八十以上感染疫情,爛頭爛腳而死的有19人,新昌橋村800多人中,爛頭爛腳的有700多人。1943年和1944年,金華各縣仍有斷斷續續的疫情。日軍在金華地區實施的細菌攻擊共造成平民死亡4065人。
麗水地區鼠疫流行始於慶元、龍泉,1942年浙贛戰役后,流行范圍進一步擴大,麗水、雲和、鬆陽、遂昌等縣相繼暴發各種細菌傳染疫情,並在1943年開始大范圍流行。雲和縣石浦村133人感染鼠疫,死亡126人,局村感染鼠疫死亡76人,勤儉村感染鼠疫死亡69人,何岱垟小村感染鼠疫死亡9人﹔鬆陽縣有249人感染鼠疫、死亡245人﹔龍泉縣有668人感染鼠疫,死亡309人,連當時在雲和的浙江省政府主席黃紹竑也染上鼠疫(后治愈)。1944年春,麗水城太平坊出現鼠疫流行,隨后蔓延至整個縣城及周圍地區,致死千人左右。1945年4月雲和縣城暴發鼠疫,並迅速蔓延,政府當局非常驚恐,紛紛撤離各級機關,還曾一度考慮火燒縣城。日軍在麗水實施的細菌攻擊共造成5030人死亡,其中4064人感染鼠疫死亡。
寧波地區的鼠疫爆發於1940年10月27日,日機在寧波開明街投下細菌后暴發鼠疫,至11月11日死亡84人(僅以查到姓名者為准)。雖然鄞縣縣政府對這一地區實行隔離、清毒、注射疫苗,但疫情仍難以控制。根據檔案文獻資料和社會調查材料統計,開明街鼠疫造成死亡人數,有姓名者達135人。當地居民回憶,1941年日軍侵入寧波后,還專門對此次疫情作過詳細調查。除此以外,1940年8月,日機在寧波穿山村(今屬北侖區柴橋街道)投放細菌炸彈。不到一星期,穿山村先后有76人染疫死亡。
更為殘忍的是,日軍還在浙江進行細菌人體實驗。1942年10月,義烏縣崇山村村民王煥章感染鼠疫死亡,其后崇山村疫情凶猛,兩個月內死亡404人,疫情還蔓延到周圍23個村,累計死亡700多人。當時駐義烏的日軍南京榮字1644部隊打著“免費治療”的幌子,在崇山村林山寺對鼠疫患者實施活體解剖,做成實驗標本,並將從鼠疫患者或病死者身上提取的鼠疫細菌命名為“鬆山株”(鬆山即崇山)。事后日軍為毀滅証據,於11月18日焚燒了整個村庄。1944年10月21日,日軍峰岸部隊70余人封鎖樂清縣九房村,強迫村民打“預防針”,實為注射鼠疫細菌,致使該村鼠疫病患者達100多人,死亡20人。日軍在浙江的細菌戰共造成平民死亡約6萬人。
三
日軍侵略浙江八年,造成直接人口傷亡313788人,其中死亡190287人,受傷73360人,失蹤14120人﹔間接人口傷亡43287人,其中死亡26795人,受傷14372人,失蹤2120人﹔國民政府正規軍在浙江省傷亡42223人,其中死亡30642人,受傷6772人,失蹤3676人,另死傷不分的1133人。因日軍的入侵,在浙江省這塊土地上共造成傷亡人口405125人﹔造成的難民超過500萬。社會財產直接損失相當於1937年7月法幣價值1165735561元,社會財產間接損失為1002098610元,居民財產損失813282739元,總計財產損失為2981116910元。損失公私房屋176萬間以上﹔損失船隻7.5萬艘(隻)以上﹔損失樹木1000萬根以上,損失禽畜187萬頭以上﹔損失砩礦石54萬噸以上。枯燥的數字裡,浸透著浙江人民的斑斑血跡。 (執筆:包曉峰 孫 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