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典范

——深切懷念祖父包爾漢

伊力都斯·木拉提

2015年01月16日14: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新疆黨史》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2014年10月3日,是我祖父包爾漢120周年誕辰日。作為新疆送別舊時代的最后一個省主席,也是迎來新中國的第一個省主席,祖父畢生追求進步,熱愛祖國,熱愛新疆。他的一生,是為新疆各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不懈奮斗的一生。在祖父誕辰120周年的日子,他畢生堅定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的光輝歷程,如同歷史紀錄片,一幕一幕地浮現在我眼前……

祖父包爾漢祖籍新疆溫宿。1894年10月3日出生在俄羅斯西部喀山省的一個小村庄。1912年回到祖國新疆。早年在迪化(烏魯木齊)當過學徒、店員、關稅稽查員和迪化第一任汽車局局長。20世紀30年代以后曾任中國駐蘇聯齋桑領事、新疆省民政廳副廳長、迪化專區專員、新疆省聯合政府副主席、國民政府委員、新疆省主席。祖父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親身感受到舊社會給各族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他從青年時代就產生了對舊制度的反抗思想。此后的幾十年中,祖父堅定不移地支持並參加新疆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畢生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企圖分裂祖國的活動。

1933年,祖父包爾漢在蘇聯參加革命組織,不久即回到新疆從事地下革命斗爭。1935年,他結識了在新疆工作的中共黨員俞秀鬆。在俞秀鬆的教育和影響下,祖父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路線、政策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1946年7月,經和平談判,國民黨中央政府同新疆“三區”簽署和平協議,新疆省聯合政府宣告成立,祖父包爾漢出任新疆省聯合政府副主席。一年多后,在著名愛國將領張治中將軍的舉薦下,祖父赴南京出任國民政府委員、總統府顧問等職。

1947年,祖父包爾漢率領新疆青年歌舞訪問團到台灣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演出。在離開台灣之前,他特別發表廣播講話,表示“新疆地處西北,台灣雄踞東南,祖國邊疆的兩個省份遙遙相望。兩省人民應該團結一致,親如手足,維護統一,保衛祖國”。1948年6月,祖父包爾漢從南京回到新疆,擔任新疆學院(新疆大學)院長,他在批判泛突厥主義者散布的謬論時指出:“新疆兩千多年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新疆不是一個民族的新疆,而是各民族的新疆,正如中國不是一個民族的中國,而是各個民族的中國一樣。”1948年年底,祖父包爾漢被國民黨政府任命為新疆省主席。當時,雖然全國解放在望,新疆的局勢仍極為復雜。在新疆,騎兵第五軍軍長馬呈祥、七十八師師長葉成和一七九旅旅長羅恕人,妄圖發動暴亂,反對人民解放軍進駐新疆。祖父包爾漢與陶峙岳將軍等擁護和平解放的國民黨新疆軍政要員,與頑固勢力進行巧妙斗爭,為新疆的和平解放道路掃除了障礙。1949年9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祖父包爾漢與陶峙岳將軍一起,於1949年9月25日和26日先后通電宣布起義,新疆宣告和平解放。1949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書記、西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王震抵達迪化(烏魯木齊)。王震傳達中央指示,對新疆少數民族中經過斗爭考驗的優秀分子,可以直接吸收入黨。1949年12月,祖父包爾漢光榮入黨,終於實現了多年的夙願!

新中國成立后,祖父包爾漢在擔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新疆省人民政府主席時,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為建設新疆、開發新疆,促進新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不辭勞苦,辛勤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以后,他又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直到晚年,他依然十分關心新疆的建設事業和民族團結。

我小時候在北京生活,祖父包爾漢總講起自己小時候由於家境貧寒,沒有機會受到正規的教育,但他堅持刻苦自學,在派駐德國期間,考入柏林大學政治經濟系學習,並自學了馬列主義理論﹔在求學期間,熟練掌握了維、漢、俄、德等多種語言文字,后來在盛世才的監獄裡,還編纂《維漢俄辭典》,並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一書譯成維吾爾文等往事。在我的印象中,祖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維吾爾族學者,畢生都在研究新疆與中亞的歷史。1952年,他針對學術界和社會上流傳的一些錯誤觀點,發表《論阿古柏政權》等論文,對新疆的歷史和維吾爾族歷史正本清源。論文發表后,毛澤東同志給予充分肯定。從小祖父就教育我們:“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新疆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隻有團結在祖國大家庭裡,才能避免任人宰割和奴役的命運,才能維護自己民族的尊嚴。”

1979年,我在北京上中學,祖父已是85歲高齡。這年他在《民族研究》第一期上發表《關於新疆歷史的若干問題》一文。這篇文章用大量歷史事實和文獻資料,証明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駁斥了歪曲新疆歷史的種種謬論。他的這篇文章對於人們正確理解新疆歷史和維吾爾族歷史,發揮了積極作用。

參加工作后,1989年我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干訓部學習兩年,期間也常到祖父家去。祖父常常跟我說起自己一生中致力於新疆民族團結發展的一些往事。最常說的話依舊是:“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1989年6月間,祖父在北京醫院住院,他催促家人打來電話讓我去醫院,囑咐我要冷靜處之,不為所惑,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事不做,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以維護民族團結為第一要事。這些都深深地影響著我。

我的父母在祖父的影響下,對民族團結教育也非常重視,常跟我講這方面的事情。我父母在北京石油學院是同學,是新中國第一批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學校裡少數民族同學就他們兩人,學校很照顧他們,委托學習優秀的漢族同學幫助他們學習,使他們很感動。畢業時,兩人本來是分配在北京工作,但祖父堅持讓父親回新疆為自己的家鄉盡一分力量。於是,我父親回到新疆工作,母親則到大慶油田工作。母親開始分在指揮部研究室工作,但她堅決要求到崗位最需要的地方。在她的再三堅持下,最后到鑽井隊當了一名地質員。在鑽井隊隻有她一個少數民族職工,工作生活條件很艱苦,隊裡的漢族領導和師傅們都非常照顧她,在各方面都幫助她,伙房有點好吃的也給她留著,使她深深感受到了井隊大家庭的溫暖。后來,母親也回到新疆工作。父母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言傳身教,使我耳濡目染,受益匪淺。因此,我的漢族朋友也很多。

祖父包爾漢一生主張民族團結,心中從沒有任何民族隔閡。直到今天,祖父的名言“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我們的祖國”仍被各族人民牢記。這一點也體現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祖父晚年時,我們全家上下五代直系親屬近60人,有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等多個民族,民族語言不同,生活習慣也有差別。家庭成員沒有因為民族、語言的差異而產生隔閡,全家人和睦相處,互相尊重,相親相愛生活在這個團結的大家庭中。

祖父包爾漢去世前,在《留給孩子們的話》中曾特別告誡我們:“我終生都在為祖國的統一和各族人民的團結而奮斗。無論人們對我一生的奮斗毀譽如何,你們都要堅定不移地繼續為祖國的統一和各民族人民的團結而奮斗。沒有祖國的統一和各民族人民的大團結,既不會有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也不會有我們個人和家庭的幸福。”他臨終前的教誨一直銘刻在我們心裡。

回顧祖父一生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新疆的穩定和發展所付出的艱苦努力,我感到無比自豪。為了我們工作、生活的這片土地繼續繁榮發展,我們后輩一定要肩負起自身的責任,與各族兄弟姐妹攜手共進,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大美新疆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包爾漢之孫)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