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開國將軍曾美逝世:曾隨中央紅軍長征 親歷遵義會議

2015年02月04日08: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新中國開國將軍、河北省軍區原政治委員曾美,因病醫治無效,於1月31日在石家庄市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逝世,享年101歲。據悉,曾美將軍的送別儀式將於2月6日在石家庄殯儀館舉行。[獻花留言]

曾美,原名曾昭泰,江西興國人,1929年參加革命,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了五次“反圍剿”,參加了二萬五千裡長征,並親歷遵義會議。曾任旅長、師長、軍參謀長,華北軍區司令部作戰處處長兼京津衛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河北省軍區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新中國成立后5次擔任國慶閱兵副總指揮。

隨中央紅軍長征 親歷慘烈的湘江突圍

1930年4月的一天,紅軍在興國縣城召開大會,向群眾宣傳打土豪分田地的道理。一大早就從村裡趕來參加大會的曾美被紅軍戰士威武的軍裝和八角帽上的紅五星吸引住了。紅軍戰士唱的那首“當兵就要當紅軍,處處工農來歡迎﹔官長士兵都一樣,沒有人來壓迫人”的紅軍歌曲,更使他聽得入了神。他當場報名參軍,成為紅四軍特務營的一名戰士。

1934年4月,曾美被派往中央紅軍總司令部作戰科任參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曾美隨中央紅軍長征。老將軍回憶說:“那時,我們的行動不叫長征,叫轉移,誰也沒想到要進行一次跨越11個省的萬裡長征。”

1934年11月下旬,曾美所在的中央縱隊從蘇區出發到渡過湘江這一段路程,都是以“搬家”的方式進行的,包括壇壇罐罐,隻要用得著的東西一古腦兒都帶上了,行進速度大受影響。1934年11月27日,紅軍先頭部隊到達湘江后順利地控制了渡口,但因隊伍攜帶的輜重過多,行動緩慢,大部隊還未過江,就遭受了趕來的敵軍的夾擊。經過幾天浴血奮戰,紅軍折損過半,鮮血染紅了湘江。從此,當地有了“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說法。曾老曾感慨“我們活著的同志,想到血戰湘江就流淚。”

曾美(資料圖)

曾在紅軍總部任參謀 給周恩來整理匯集軍事情報

在長征途中,曾美一直在紅軍總部任參謀,其任務是整理匯集軍事情報給周恩來副主席。

1935年1月,紅軍攻克遵義后,曾美隨中央縱隊駐扎遵義老城。1月10日,周恩來副主席對曾美說,城中有一所大宅院,你去偵察一下。接受任務后,曾美挎上槍,迅速找到那所大宅院。經打聽,這是貴州軍閥柏輝章的公館。此時,柏輝章正奉蔣介石之命在外攔截紅軍,這裡隻有一個看門人。曾美說明身份后,看門人領著他走進宅院查看。他看到左側和南面是住房,右側有好幾個腌菜缸,再進去是大廚房,中間是客廳,沿左側樓梯上去有一個大房間。曾美心想:這正是理想的紅軍總部駐地!

曾美將情況匯報給周副主席后,周恩來隨即命令作戰科搬進這所公寓。樓下設作戰室,作戰參謀就在作戰室工作。這所公館就成了紅軍的總司令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同志陸續都住了進來。接著,著名的遵義會議在這裡召開。曾美曾回憶,遵義會議召開時,軍委一局的作戰參謀有8人,兩個人組成一組輪流值班。遵義會議紀念館至今保留著遵義會議的人員名冊。軍委一局作戰科參謀有曾美、孔石泉、黃鵠顯、王輝、呂黎平、羅舜初等。

2014年,曾美百歲誕辰時的留影

(根據解放軍報、中國新聞網、河北新聞網報道整理)

相關閱讀:

遵義會議親歷者曾美將軍逝世

百歲開國將軍曾美的難忘歲月

>>人民緬懷網紀念專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