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遵義會議: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唐正芒

2015年04月11日15:1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遵義會議: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於貴州遵義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從失敗走向勝利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當時,“左”傾錯誤領導給紅軍、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帶來極大損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和紅軍被迫實施戰略轉移。長征初期的錯誤指揮給紅軍造成極大犧牲,在危急情況下,“左”傾領導人堅持按原定計劃同紅二、紅六軍團會合。在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遵義會議得以成功召開,毛澤東成為黨的實際領導人和紅軍的最高指揮者。自此紅軍迅速甩開圍追堵截、擺脫被動局面,翻越雪山、走過草地,戰勝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勝利到達陝北,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歷史表明,正是遵義會議的召開,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才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重大轉折。細析史料可見,遵義會議作為歷史性的轉折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體現。

遵義會議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從而使黨的思想路線發生重大轉折。中共成立后領導人民開展了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第一次大革命。但那時黨還不善於將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特別是由於遠離中國的共產國際及駐中國但並不深入了解中國國情的共產國際代表的錯誤指導等原因,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敗。此后又未能正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導致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對共產國際的指導反而更加言聽計從,特別是出現對共產國際決議和外國經驗照抄照搬的“左”傾教條主義的領導,把中國革命引向了失敗的道路。事實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進行革命有著許多馬列著作中沒有現成答案的復雜矛盾和特殊問題。正如毛澤東在1930年5月的《反對本本主義》中所說:“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因此必須實際地調查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而反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教條主義。正因為這樣,毛澤東在斗爭實踐中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並制定了正確的土地革命路線和軍事斗爭策略,引導中國革命日漸走向發展和勝利。但是,這些正確的路線策略並未被全黨認識和接受,反而受到排斥。隻有到遵義會議開始確立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后,才實現了從照抄照搬的教條主義到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轉變。因此,遵義會議是決定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思想路線實現轉變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戰爭由失敗走向勝利的轉折點。遵義會議批評了李德、博古造成重大損失的錯誤軍事指揮,並剝奪了他們的軍事指揮權,宣告了“左”傾冒險主義軍事路線的終結。同時充分肯定了毛澤東從戰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系列作戰原則和軍事指揮,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戰爭中的領導地位。從此,紅軍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行軍作戰,不斷走上勝利發展的道路。遵義會議后,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澤東成功指揮紅軍進行大規模的機動靈活的運動戰——四渡赤水之戰。接著南渡烏江,佯攻貴陽,越過湘黔公路,急進雲南,巧渡金沙江,實現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從此紅軍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種大踏步前進,大范圍迂回,機動靈活,聲東擊西,變被動為主動,爭取有利時機殲敵有生力量的戰法,充分體現了毛澤東運動戰戰略思想的正確性,也更鞏固了毛澤東的軍事指揮地位。而正是遵義會議后,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軍事指揮下,盡管也難免還有小的失誤和失利,但總體上看,中國革命戰爭實現了由失敗到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

遵義會議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從未形成成熟的領導集體到開始形成成熟的領導集體的偉大轉折。遵義會議上,毛澤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得了在黨中央的核心領導地位。雖然名義上還不是黨的總負責人,但正如他自己所說,遵義會議后他“說話就算數了”。后來雖有張國燾、王明的挑戰,但毛澤東在全黨的核心領導地位始終沒有動搖。而經過長時間的身處逆境和被孤立的磨煉,毛澤東深切地領悟到團結大多數的極端重要性。據賀子珍說,毛澤東在遵義會議后“更加沉著、練達,思想更加縝密、周到,特別是更善於團結人。”正是經過他的艱苦努力,特別是經過革命勝利和失敗的反復的實踐檢驗,在他周圍開始形成一個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正如鄧小平指出的:“遵義會議前,我們的黨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黨中央,從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李立三到王明,都沒有形成過有能力的中央,我們黨的領導集體,是從遵義會議開始逐漸形成的。”他還說:“從陳獨秀起,一直到遵義會議,沒有一屆是真正成熟的。”而遵義會議后,“從毛劉周朱開始,中國共產黨才真正形成一個穩定的成熟的領導集體。”所以,從組織上看,遵義會議正是黨中央領導核心由“左”傾錯誤的領導轉變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的領導的歷史轉折點。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在為婁山關戰斗勝利所寫的著名詞作中吟嘆道:“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實際上也是他本人當時對任重道遠的中國革命的轉折認識和擔當精神的自然流露。

遵義會議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重大問題,從而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歷史轉折點。遵義會議之前,中國共產黨未能正確處理與共產國際的關系,對於中國革命重大問題的解決,幾乎都要聽命於共產國際,給中國革命帶來了極大損害,乃至幾乎使中國革命陷入絕境。而在遵義會議上,中國共產黨得以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的路線、方針、政策問題,並為后來徹底清算“左”傾教條主義奠定了基礎,開辟了道路。自遵義會議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對共產國際的指示,一律從中國實際出發,正確的就執行、錯誤的就抵制,獨立自主地領導中國革命,這正是中國共產黨由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重要轉折點。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崔小粟、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