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抗日救亡運動中的西南聯大敘永分校

顏林

2015年04月16日14:4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抗日救亡運動中的西南聯大敘永分校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爆發后,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北方各大學紛紛南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奉教育部命令遷於湖南長沙合組新校,命名為長沙臨時大學。以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湖南教育廳廳長朱經農、湖南大學校長皮宗石及教育部代表楊振聲等人為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以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為常務委員,楊振聲為秘書主任。1938年4月28日又西遷至昆明,改校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仍由常務委員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主持校務。

1940年11月13日,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敘永分校,楊振聲任分校主任,要求西南聯大的一年級近700名新生於12月10日前在敘永分校報到上課。1941年1月6日,西南聯大敘永分校開始上課。從昆明來敘永之前,中共雲南省委書記楊天華、委員袁永熙和西南聯大總支書記李振穆分別找學生徐樹仁(徐干)談話,宣布由徐樹仁、徐京華、黃伯申、徐欣堂、袁月如(女)等人組成西南聯大敘永分校臨時黨支部,任命徐樹仁為支部書記。

中共西南聯大敘永分校臨時支部通過公開合法的進步社團“社會科學研究會”(進步組織,在分校活動時是一個小組,徐樹仁任組長),團結進步學生,大力宣傳“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革命主張。在校園走廊開辟“民主牆專欄”,出版《流火》、《布谷》、《山泉》、《野草》等牆報,大力宣傳抗日救亡運動。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皖南事變”后,臨時黨支部收到上級關於揭露“皖南事變”真相的材料,立即開會研究揭露“皖南事變”真相的工作。隨即在罐罐街一間民房裡繕寫,秘密在街上張貼一期題為《介紹》的牆報,專題揭露新四軍皖南部隊被圍殲真相。當這期牆報被國民黨軍政當局撕毀后,又馬上繕寫了四份專題揭露“皖南事變”真相的《介紹與批評》,由四名黨員分頭秘密張貼在校本部(文廟)、文法學院男生宿舍(春秋祠)、工學院男生宿舍(南華宮)和女生宿舍(帝王宮)的牆壁上。同學們競相觀看,紛紛斥責國民黨反動派的罪惡行徑,在敘永群眾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貼在女生宿舍(帝王宮)牆壁上的《介紹與批評》被駐軍發現后,荷槍實彈包圍女生宿舍(帝王宮),把牆報整個撕下來拿走,欲強行進入女生宿舍搜查。學生們與分校教務處向當地駐軍提出交涉,才使其未能得逞。國民黨軍政當局因此驚恐不安。4月12日,國民黨四川當局向敘永縣政府發出查禁密令,徐樹仁、袁月如、徐欣堂被迫撤離。

中共西南聯大敘永分校臨時支部,團結進步師生,積極宣傳抗日救亡運動,先后進行了幾次影響較大的革命活動。西南聯大敘永分校的革命活動,對敘、藺、宋三縣乃至雲貴川三省均產生了重大的政治影響,給敘永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年,西南聯合大學敘永分校得知馮玉祥將軍號召社會各界募捐以助抗日前線將士,校方決定開展為時三天的義演義賣活動。這次活動共籌集銀元1000多元,校方派人送交馮玉祥將軍。馮玉祥將軍接款后,揮毫題贈“抗戰到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12個大字。后來校方將此幅題字懸挂於縣城南華宮劇院。10月,西南聯大教授朱自清從成都返回昆明任教,於10月19日晚來到敘永縣城。在寓居敘永期間,朱自清曾先后應敘永縣立初級中學、私立培根小學的邀請,給學生作學術演講和抗日演講。朱自清當年在敘永縣立初級中學的一次抗日演講,至今都是敘永人激勵后生的最好教材。朱自清在演講中說:“日本人侵略我國,佔去很多地方。國家已到危急存亡關頭。青少年應有愛國家、愛民族、愛自由的偉大志氣。不要辜負大好時光,刻苦學習,將來擔負起挽救國家民族的偉大使命,打敗敵人,收復失地,誓雪國恥。”朱自清還鼓勵學生,“要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就如同拿起槍炮上前線殺日本鬼子一樣”。朱自清的抗日演講更加激發了有志青年,許多學生受其進步思想的熏陶和影響,初中畢業就奔赴抗日前線保家衛國。

1941年8月中旬,西南聯大校務會議決定撤銷西南聯大敘永分校,學生遷返昆明上學,仍在敘永辦先修班。10月下旬,又決定將先修班遷返昆明。西南聯大敘永分校在敘永的時間雖短,但對敘永的教育和文化的發展及抗日救亡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共西南聯大敘永分校臨時支部組織學生參加敘永縣的抗日救亡運動,宣傳“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革命主張,激發了敘永民眾的抗日熱情。這些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的學生,被譽為“抗戰的敘永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