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爭——訪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

2015年05月11日08:0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爭

開欄的話

每一處抗戰遺跡,都鐫刻著一段光榮的歷史,每一件抗戰遺物,都訴說著先烈的熱血與忠魂。本報今起開設“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聽抗戰遺跡的訴說”專欄,尋訪浸透著血與火的歷史現場,回顧抗日戰爭的重要節點和重大事件,講述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英勇故事。

在東北的白山黑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東北抗日聯軍,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為贏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記者來到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靜靜聆聽歷史遺跡講述英雄們的抗戰事跡……

陳列館坐落於本溪滿族自治縣縣城小市濱河東路,佔地面積6.9公頃,建筑面積5040平方米,是國內抗聯史實陳列題材中規模最大、史料最全,集參觀、學習、教育、研討、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陳列館。

進入陳列館,一幅幅生動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飽經滄桑的文物,將人們帶回到那個烽火年代。

“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日本侵略軍便侵佔了本溪市。本溪人民奮起反抗,揭開了民眾抗日武裝斗爭的序幕。1932年,中共奉天特委派遣共產黨員李兆麟、侯薪、孫已泰來到本溪湖,以礦工身份在本溪湖煤礦開展工人運動,向煤鐵工人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反抗日本警察和封建把頭們的欺凌,為日后黨創建和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挺進本溪地區,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提出“在農民中組織游擊隊”。1936年2月20日,東北人民革命軍宣布改建為東北抗日聯軍,聯軍陸續建成11個軍。抗日戰爭中,東北抗日聯軍的抗日斗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環境和斗爭最艱苦。他們前赴后繼、浴血奮戰,成為我黨領導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裝力量。

多年來,陳列館通過媒體征集、民間收集、社會捐贈等辦法,征集到楊靖宇、周保中、宋鐵岩、李相山、鄧鐵梅、任福祥等重要抗日將領使用過的珍貴文物20余件,其他抗聯文物、實物、照片、資料等3000余件,豐富地展現了東北抗聯的歷史風貌。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館長張鵬一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人銘記抗日歷史,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在網上設立了全景電子展館,制作抗聯史實流動展廳,組織“抗聯史實展覽到鄉村、進學校、下社區、赴軍營、入景區”宣教活動,使宣傳教育面成倍增長﹔成立了“東北抗聯史研究中心”,聘請國內權威抗聯史研究專家學者20余人,先后舉辦多項學術會議﹔挖掘、整理和編輯出版《浴血的歲月》《不朽的旋律》《永恆的記憶》等抗聯史書,創刊《東北抗聯史研究》學術刊物,推動了抗聯史學術研討和交流活動的深入開展。

今年,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將繼續廣泛搜集日軍侵略東北罪証史料,組織抗聯史實進京展覽,開展“重走抗聯路”征文、攝影、書畫展覽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提醒人們紀念英雄,銘記歷史。(記者 畢玉才 通訊員 劉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謝磊)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