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雲1949年於臨汾
段雲(1912年-1997年),山西蒲縣人。自幼學習勤奮,行俠仗義,人品為儕輩所重。1933年大學畢業,以深厚的國學功底,優異的各科成績,考取官費留學,入日本明治大學經濟系,並與山西早期革命家武新宇、甄華等同赴東洋。在刻苦攻讀接受新知識的同時,積極組織參與愛國救亡運動,曾是“中華留日學聯”常務之一。1937年4月畢業回國,奔赴晉西北抗日前線,在血與火的考驗中,他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1938年2月,段雲與續范亭將軍在吉縣相會,倆人心有靈犀,段雲敬重續的骨氣,續范亭欣賞段的才華,就這樣,段雲留在了續范亭身邊,從第二戰區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山西新軍到晉西北行署,沒再離開。1939年3月,閻錫山在陝西宜川縣秋林鎮召開軍政高級干部會議(秋林會議),段雲受中共南漢宸同志指派,以民革通訊社晉西北分社負責人名義,隨續范亭將軍赴會。閻錫山在秋林會議上公開反共賣國,續范亭從會場脫身直奔延安,向毛主席報告了山西的危急局勢。1939年底“晉西事變”爆發,毛主席急電在冀中的賀龍、關向應部揮師晉西北,段雲也隨120師回到嵐縣,受黨委派到新軍總指揮部任續范亭將軍秘書。
段雲寫的《憶偉大的革命戰士續范亭》一文,發表在1987年第2期《山西革命英烈》上,后收錄於《續范亭紀念冊》。文章中說:“他談話總是誠懇坦率,談笑風生,有時又很幽默。那時指揮部以行署和新軍名義下發各部隊和其他方面的電文信件,都由我起草代筆。我喜歡寫字,續看到我寫的東西,常嘖嘖稱贊。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像這樣寫作俱佳的,可以說絕無僅有。續看到我寫的大字,也曾稱譽我為‘蔡家崖(晉綏黨政軍機關駐地)的一支筆’。續愛抽煙斗,我叫愛人張枚給他縫了個煙包,包上特地用絲線繡了斯大林口含煙斗的圖像,續很喜歡。一次到暫1師36團3營巡視,返途忽然發現煙包不見了。他即興在馬背上詠出一絕:‘丟掉煙包愧段雲,煙包丟在第三營,煙包煙斗事還小,不該丟掉斯大林。’那時的續范亭已從一個愛國將領、民族主義者,進而成為了一個信仰社會主義、服從黨組織、衷心推崇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革命斗士。從抗戰一開始,他就有過這樣一首詩,在許多場合給大家朗誦過:‘不怕苦、不怕疼、不怕辛苦不怕窮,養成一身大無畏,誓與倭寇決雌雄。’表現了他的抗戰決心和大無畏氣魄。”
多年后,段雲曾寫過一首詩《憶續范亭主任》:“正氣浩然一巨星,死疼不怕苦和窮﹔中山陵上剖腹士,延水濱頭正義聲。戰地動員抗敵偽,晉綏營建賴干成﹔立地頂天男子漢,無私無畏真英雄。”以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革命戰士。1988年,為紀念續范亭誕辰95周年,段雲重吟當年詩句,潑墨揮毫,寫成六尺中堂。字字鏗鏘,句句凜然,浩浩正氣,殷殷真情。
1938年7月26日,岢嵐縣各界同志歡送戰動總會晉察綏邊區工作團赴內蒙古大青山。前排右起:南漢宸、續范亭、楊集賢、郭任之、XXX、武新宇。二排右起第四人為程子華,紅色圓形標示內:上為段雲,下為閆顧行(胡全),左為郭維真。(雨詩)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